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近几年,银行的利润增速断崖式下跌,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今年1季度虽然有所回升,但也不排除季度调节的偶然性因素。从30%多的高增长到接近零增长,银行业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变化。”7月7日,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谈及银行近几年利润增速的变化,用了“断崖式”、“惊心动魄”来形容。
与净利润增速下滑相比,他认为商业银行的不良攀升更为严酷。最新不良数据显示,2016年5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大大超过两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达到2.15%,比年初新增了2800多亿元,提高了0.16个百分点。
“现在要对中国经济触底和不良率见顶的时间做判断,可能还为时尚早。”邵平表示。
在邵平看来,银行腹背受敌,最为严重的是,银行在新增信贷的投向上也面临“资产荒”的问题。“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他称。
然而,央行公布的5月银行信贷数据显示,银行信贷投放出现放量,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855 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较4月多增4299亿元。
从投向上来看,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28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新增3200亿和 1000亿元。在银行业人士看来,住房按揭贷款是风险较低的贷款种类。
而5月份非金融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359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825亿元,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企业整体融资需求疲弱,也可能与银行信贷增长投放结构性调整有关。
对于6月份信贷,各家机构预测依然可能保持放量,预测值均在1万亿以上。
面对银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邵平表示,他最近在思考一个银行业的术语:RAROC,即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
“要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的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同时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我认为这个词对我们当下中国银行业的启示意义是重大且深远的。”邵平称。
邵平认为,前些年,很多银行在繁荣期高歌猛进,追求高额的会计利润,而对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缺乏考量。
“不良资产大量侵蚀利润的现实告诉我们,现在进入到了风险调整的时侯,我们原来创造的报表利润正在被风险无奈地调整着,我们在还历史的账。”因此,他建议,摒弃短期的激进,回归长远的理性,使银行长期保持稳定的RAROC回报,这就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具体而言,银行要稳健经营,加强战略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要有创新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