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追本溯源,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公认的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一书,因此安徽淮南市被视为是“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可别小看这“二十四节气“,它不仅仅是中国人看待时间的方式或指导生产的工具,更是中国人在四季更替、五谷轮回中摸索出的与大自然对话、相处的智慧。
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一)》春季组
该套邮票采用国画小品的形式,笔法轻盈、自由抒情,构图别致,简洁明快,将艺术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邮票以物候、民俗、农事等为对象,表现出季节轮转中各个节气的变化,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传承下来的智慧、文化与思想,兼具了科学性和趣味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邮政自2015年起发行的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系列邮票。邮票总计24枚,分别描绘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里的二十四个节气。根据邮政总局的发行计划,该系列邮票将依据四季分成“春”、“夏”、“秋”、“冬”四组,在5年内完成发行,发行时间分别为2015年、2016年、2018年和2019年。
值得一提是,设计者对全套24枚邮票的整体造型进行了创新。2019年,在完成整套邮票发行的同时,还将发行小全张1枚,24枚邮票组成一个圆形,寓意“地球公转、自转”产生节气。目前,该系列邮票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收藏、投资都是不错的选择。
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二)》夏季组
而于今年5月5日发行的《二十四节气(二)》是系列中的第二组,分别代表夏季里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的邮票,全套邮票票面值同样为7.20元。其中,立夏以牡丹作为节气特征,描绘了一位女子观赏牡丹的场景;小满节气的内容则呼应去年发行的谷雨,描绘小满节气蚕逐渐完成结茧,养蚕人开始用丝车缫丝的劳作场景;芒种节气通过描绘农人在地里插秧的场景来表达;夏至节气描画的是孩童在荷塘边玩耍嬉戏的情景;小暑、大暑则分别通过田间水车灌溉和人们纳凉避暑的图案来展现。
据邮币卡之家了解,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收藏爱好的角度来说,作为一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系列邮票,《二十四节气》很接地气,既具科学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悠长的历史岁月里,“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纷繁多样的民间文化,邮票可谓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小小的邮票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及大自然的生命力诠释彰显的恰到好处,更为“二十四节气”注入了奔流不息的文化生命力。加上5年的发行时间也使得这套邮票拥有较大的炒作空间,收藏难度的增加也对提升其市场价值有益,所以用长远眼光来看待,全系列整套收藏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