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0年2月17日,这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街天,我碰到了一枚1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的永历通宝小平钱,背双星。永历通宝钱在云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历史货币,但指的多是在云南铸造的小壹分钱,而小平钱却难得一见。此钱直径2.63厘米,厚0.13厘米,穿径0.6厘米,重4.28克,永为“二水”永,历为“双禾一日”,通为“凤头”通,背面双星比常见的弘光、崇祯通宝背面的星略大,包浆熟旧。之后,这枚钱就被我珍藏在钱币册中。
2014年暑假,我带女儿到市医院看病,在医院附近发现一家旧书古董店,自然不会放过,进去一看,在柜台里一枚大钱下面躺着一枚被压住一半的永历小平钱,叫店主拿出来一看,背面也是双星,奇怪的是,跟我之前买到的却不一样,心里很高兴,花了原来那枚两倍的钱买了下来。晚上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比较,果然是另一种版式。这种钱直径2.64厘米,厚0.15厘米,穿径0.7厘米,重4.30克,永为“点水”永,历虽然也是“禾日”历,但书法风格不一样,前一枚“厂”字的撇直而长,后一枚“厂”字的撇斜而短;通为“角头”通。背面的双星略小。
这不同版式的永历背双星小平钱是哪里铸造的呢?由于永历时期铸造钱币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只能从遗留下来的钱币实物来分析。众所周知,永历前期以小平钱为主,背面除光背外,多铸有文字,有“户、工、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定、国”等,铸造地在广东、湖南、广西,后期进入贵州、云南,以折银钱为主,有大壹分、小一分、五厘。在云南省钱币学会编的《云南货币简史》中,没有提到这种背双星钱,云贵都只提到折银钱。在《云南历史货币》中,只提到云南铸造过背“工”的小平钱,也没有背双星钱。那这究竟是什么地方铸造的钱币呢?
从两枚钱的整体风格来看,有明显的云贵地区铸造钱币的风格。第一枚“凤头通”永历背双星,其文字的书法风格近似于在贵州铸造的永历通宝大壹分,因此我认为应该是贵州铸造。第二枚“角头通”永历背双星,其文字的书法风格与云南铸造的兴朝小平钱相似,尤其是与云南铸造的永历背工小平钱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因此可以断定为云南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