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文/陈桂湖
家族名片>>>
浙江萧山朱氏,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朱家溍先生即朱熹第二十五世孙。世居烟雨江南的萧山朱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乐于诗书风雅,尤富古籍刻本和碑帖收藏,为近现代中国典型的文化与收藏世家。
2014年9月30日,故宫博物院在延禧宫书画研究中心举办一场“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展”,纪念朱家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故宫博物院所藏“萧山朱氏碑帖”,主要源于朱家溍父亲朱文均先生捐赠,共有一千余件,约占故宫院藏碑帖文物总数的3.6%。其中,一级文物56件,占故宫藏碑帖一级文物的27.6%。
浙江萧山朱氏,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朱家溍先生即朱熹第二十五世孙。世居烟雨江南的萧山朱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乐于诗书风雅,尤富古籍刻本和碑帖收藏,为近现代中国典型的文化与收藏世家。
萧山相国
朱家近代收藏始于道光年间朱家溍高祖朱凤标。朱凤标是清廷一品大员,博学的大学士,道光皇七子、醇亲王奕譞的授业恩师。正是朱凤标开启了朱家的藏书传统,也开启了朱家世代与故宫的深厚缘分。
为避元末战乱,理学家朱熹后裔朱寿,从江西婺源迁居浙江萧山朱家坛村(彼时尚以金姓为主,名“坛里金”),是为萧山朱氏第一代。朱氏在此定居繁衍,直至朱凤标出生,已历四百余年。
朱凤标字桐轩,号建霞,生于1800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殿试一甲榜眼,在朝为官五十余载,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任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五部尚书,拜太子太傅体仁阁大学士。朱凤标位极人臣,德高望重,时称“萧山相国”。
道光与同治皇帝都数度颁旨称颂嘉勉朱凤标,说他“老成端谨,学文优长”、“学有本源,品臻端粹”。朱凤标博学,且廉政严己,通晓治安与军务,擅长筑城建台,故威望极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朱凤标积极请战,上疏咸丰帝曰:“国家根本在民心,英夷所畏者亦即于此”、“能战始能议和”、“津民与夷人势不两立,夷人畏民甚于畏兵,应军民并用”,主张官府联合民众抗击英国侵路者,并提出许多开创性策略。
自朱凤标始,朱家定居北京,开始大量藏书。圆明园外围有座澄怀园,是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大臣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是清廷对汉臣的最高礼遇。朱凤标曾在澄怀园的近光楼中居住十余年,藏有大量图书,可惜后来这些图书和近光楼一道,因英法联军的圆明园之火化为灰烬。朱凤标另有东交民巷住宅,宅邸有御赐匾额“台衡介祉”,故书房名“介祉堂”,其中珍贵藏书,亦因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京而焚毁于一旦。
总之,朱凤标是萧山朱氏中兴的伟人,亦是朱氏走向故宫与收藏的奠基人。
藏书大家朱文均
朱凤标之后,朱家又诞生一位文化大家,即是朱凤标的曾孙、朱家溍的父亲朱文均。
朱家溍曾撰文回忆自己的父亲说:“一生致力于书,无日不亲笔砚。”是一位优雅的读书人。
朱文均,字幼平,别字甄父、甄甫,号翼庵,1882年生,逝世于1937年,笃嗜金石,博学精鉴,是民国著名的藏书家和文物收藏家。朱文均天生一副文雅相,早年涉猎广泛,无论古籍善本、金石碑版、名家书画、珍贵家具,乃至铜、瓷、竹、木、玉、砚、墨、印等古器物等,皆收无不精,俱可成专藏。
朱文均五十岁时,袁中舟先生曾撰联云:“万卷琳琅昨者汲古阁;一船书画今之英光堂。”沈兆奎先生评价民国碑帖书画收藏时亦云:“石墨临川李,书画真定梁。伟志一手兼,振翼相颉颃。”谓朱文均先生碑帖书画并重一时。此外,民国北京以收藏珍贵家具著称者有四,此见王世襄先生《萧山朱氏旧藏珍贵家具纪略》一文:
本世纪(指20世纪)前期,北京以收藏家具著称的有:满洲红豆馆主溥西园(侗),定兴觯斋郭世五(葆昌),苍梧三秋阁关伯衡(冕钧),萧山翼庵朱幼平(文均)等家。而收藏既富且精者,首推萧山朱氏。
翼庵先生家居北京南锣鼓巷炒豆胡同僧格林沁故宅,庭院宽敞,轩堂雅邃。襄幼年趋谒,见到文物陈设,每瞻视摩挲,未忍遽去。有时竟不辞冒昧,求示来历,默记于心,经久不忘,故对所藏,印象颇深。
朱家所藏家具,亦成王世襄写作《明式家具研究》的重要研究材料。
朱文均幼年入县学,后赴英国,于牛津大学研习经济学,回国后任财政部盐务总署。1931年被延聘至故宫博物院,负责鉴定书画碑帖,与陈宝琛、耆龄、张允亮、傅增湘、张元济等交游甚密,藏书之富,仅次于傅增湘(作者注:近现代中国藏书的“一代宗主”),其书多购置于徐坊、盛昱遗藏,收藏的碑帖多精旧拓本。
晚年朱文均把主要精力放在收集和考订碑帖上,他不惜变卖古籍与书画,换得寤寐以求的碑帖。如忍痛割让沈石田《吴江图》和文徵明《云山图》换来《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卖掉元人《静春堂诗双卷》,换来《宋拓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朱文均去世后,朱家溍先生秉承其遗志,分批将其家藏20000余册善本古籍、700余种碑帖以及数十余件明清家具等珍贵文物,分别无偿捐赠给国家。目前,这些文物分别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浙江省博物馆、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朱文均是萧山朱氏继往开来的文化大家,其藏书之丰和碑帖研究以及无私的捐赠,皆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业。
文博大家朱家溍
萧山朱氏人物当中最为大众所熟悉的,便是朱家溍先生——故宫的“标志”,一代文博大家。
1946年,抗日战火甫歇,年仅32岁的朱家溍从重庆回到北京担任故宫古物馆的编纂工作。从此直至2003年9月29日因病逝世,朱家溍先生将其一生时光都留驻在故宫的碧瓦红墙里。
朱家溍在故宫研究的范围包括书法、名画、碑帖、瓷器、戏曲、漆器、建筑、家具、园冶等等,似乎凡是与“古”沾边、与“文”、与“艺”沾边的,他都饶有兴致,孜孜不倦地研究,撰写文章以铭记,可谓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与他的总角之交王世襄一样,为中国文化的保存和再发现,做出了卓越贡献。
家具方面,朱家溍编著过一本故宫博物院所藏家具精品的合集《明清家具》,所著家具文章有《龙柜》《漫谈椅凳及其陈列格式》《雍正年的家具制造考》《太和殿的宝座》《来自避暑山庄的一件画屏》以及数篇为家具新书(包括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和胡德生先生的《中国古代家具》)所作的序文。这些文章,都归集在他的《故宫退食录》一书中。
除了学术研究,朱家溍与家具之间的大故事,就是无偿捐赠朱家所藏家具给承德避暑山庄。1976年,朱家溍将家藏明代紫檀、黄花梨木器和清代乾隆年间大型紫檀木器数十件,以及明代宣德炉等多种古器物无偿捐献承德避暑山庄。朱家溍说:“那都是第一流的明朝清朝国宝级的东西”。
朱家捐赠国家文物向来大方,不愧大家风范。如今,朱家溍的女儿朱传荣,也是一位文博工作者,在谈及朱家捐赠的“传统”时,她说:“家藏的艺术品或者文物,它不是财产,他不应该算作是钱是田地,不是像这种东西,它就是用钱买来之后,它体现的是人欣赏上的东西,它是多少年来文化的精华,它不是你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私有的东西。”
宋明六百年理学,以禅宗精神重新解读儒典,主张“万物一体”与“变化气质”,走出了中国文化的一条新的康庄大道。萧山朱氏是理学宗师朱熹的后裔,又从一座山村中,依靠朱凤标读书考取功名而登上中国政治文化的大舞台,世代诗书传家,这是最典范的中国故事。与此同时,朱氏家族传承正派、正直、无私、爱国的精神,学习则泛滥古今、学以致用,著述则实事求是、述而不作,这些又都是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人身上的气质。
参考资料: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朱家溍《故宫藏美》
王世襄《萧山朱氏旧藏珍贵家具纪略》
王世襄《萧山朱氏捐赠明清家具之厄和承德避暑山庄盗宝大案》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