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朱浩云:永远不缺买家的丁辅之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3/14 4:41:00

  朱浩云

  提起今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人们往往会想到第一任社长吴昌硕,而对创始人之一的丁辅之却很陌生。实际上,他是民国时期印坛、书坛、画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印、书、画、诗四绝的大家。

  根据笔者观察和研究,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丁辅之的作品很受人们的喜爱,尽管他的作品尺幅很小,价位也没有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名家那么耀眼,但是,海内外各大拍卖行都乐意推出丁辅之的画作、印章、书法及信札,每每推出后都会受到海内外藏家甚至大藏家的青睐,如2009年北京保利推出了国际大藏家尤伦斯夫妇的旧藏——丁辅之的1944年作《果品12开册》,此册是丁辅之晚年精心之作,12开分别为:樱桃、梨子、香蕉、杨梅、枇杷、丹荔、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第一至五,七开,画幅上有甲骨文书题诗,楷书释文,余以甲骨文,楷书、篆书写标题,每开均有款印,自题曰:“甲申(1944年)春上元节,大观雅集第一集,予认画果品按月一页,”作者是年66岁,画家以传统没骨技法,运用红、黄、绿紫,赭等色彩,浓淡交错,描绘了不同果品的鲜润姿容,达到了“其香欲泛,其汁欲流”的艺术效果。此册估价20~30万元,上拍后即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不少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结果被一买家以123.2万元收入囊中,不仅价格突破了百万元大关,而且成交价高出估价高端3倍。

  2013年丁1941年作《蔬果图》被嘉德推出,作者在2平尺多的画面上画了梨、紫葡萄、绿葡萄、枇杷、杨梅、苹果,估价8~12万元,上拍后,同样受到各路藏家追逐,以92万元拍出,高出估价高端7倍多;同年,丁辅之《夏日菓品》扇面镜框在苏富比(微博)以56.25万港元成交,小小的扇面能有如此价格实属不易。2016年丁辅之1928年作《夏果图》立轴在北京匡时国际推出,此幅《夏果图》尺幅约4平尺,描绘有莲蓬、西瓜、莲藕、菱角等南方夏季时节常见的果实;创作采用长条形三段式构图,上部绘有密密匝匝的一桶莲蓬,中部绘画西瓜数枚,下部绘有莲藕与菱角;用色有别于丁辅之常见的浓丽用色,以清新淡雅取胜。此作估价40~60万元,成交价高达149.5万元。应该讲,近年来,艺术市场整体疲软,名家字画价格大幅下滑,丁辅之作品能取得如此价格完全是靠自己作品的实力和魅力。

  此外,他的书法、印章、信札也有不错的市场行情,只是作品不多,如2009年《甲骨文十一联》在北京诚轩获价31.36万元。2011年丁辅之1910年刻《青田石龙钮周浩自用对章》在西泠印社以20.7万元拍出;同年,1939年作《鸳湖四山印蜕》成扇在北京诚轩获价16.1万元。2016年西泠印社推出《丁辅之致俞人萃信札》,大小只有1页信纸,最后被拍至4.37万元;同年,丁辅之辑《西泠八家印选》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受到藏家追捧,以82.8万元成交。那么,为何丁辅之的作品能受到海内外藏家的欢迎,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附图1、2、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丁辅之先生(1879~1949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2。前排左边第一位坐者即“荔庵”俞人萃,旁边坐者平湖葛昌楹。葛氏后排左起者为丁辅之、王福庵、高野侯、高络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3。谢之光 《丁辅之像》 中堂

  高风亮节永载史册

  丁辅之(1879~1949年)是一位民国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书画家、收藏家、诗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还与其弟共创方形聚珍仿宋版字模。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从孙。其家以藏书之丰闻名于海内。幼承家学,并从小受父辈督责,耳濡目染刻苦治学,对诗文、书画、篆刻、古文字、鉴藏等有较深的造诣。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印作为多。一度同王福庵供职于沪杭铁路局。公余之暇,探讨金石书画。1904年丁与叶品三、王福庵、吴石潜四人联名组织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广邀海内外篆刻爱好者入社,切磋印艺。由于社址设于丁氏幼年读书处,比邻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更让人敬佩的是,丁与叶品三、王福庵、吴石潜作为“西泠印社”创始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丁率先捐出了比邻西泠的地,吴石潜又2次出钱购买了地,加上盛怀宣、李辅耀捐的地,使得西泠印社占地不断扩大,今天印社的面积已达7千多平方米。按理,丁与叶品三、王福庵、吴石潜作为印社创始人,他们完全有这个资格、有这个实力坐社长的位子,但他们却推举了吴昌硕,当时印社影响巨大,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员,杨宗敬、盛宣怀、康有为为赞助社员。

  从笔者已知的资料看,丁辅之与叶品三、王福庵、吴石潜、吴昌硕、黄宾虹等关系极为密切,情同手足,如西泠印社成立时,丁亲赴上海请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社长;二十年代初丁辅之还经常与吴昌硕、王一亭、童大年、黄葆戉等相聚于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切磋探讨金石书画。丁45岁时,吴昌硕专门为他写了巨幅篆字“寿”。1922年吴石潜殁,临危之托其照顾遗属,并将女儿许配给丁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余印存》时,由王福庵题签,高野侯作序,并合影留念。1949年丁抱病参加西泠印社活动后,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随即赶赴医院,丁拉着王的手说:“龙华已有炮声了,创社四人中,叶、吴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担由你一人承担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将印社交给共产党”。王福庵潸然泪下,唯点头而已。王福庵1960年去世,期间,西泠印社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在历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名单上,从没出现过丁辅之、叶品三、王福庵、吴石潜四位创始人的名字,他们的高风亮节、虚怀若谷与当下艺坛不择手段地争权、争名、争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所以,他们的建社功绩、艺术成就、人品艺德必将为后人敬仰、永载史册。(附图4、5、6、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4。丁辅之 1942年作 果蔬清供 立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5。丁辅之 1944年作 岁朝作供 镜心尺幅25×33厘米(2014年匡时国际34.5万元成交,尤伦斯夫妇旧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6。丁辅之 占尽春光 立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7。丁辅之1932年作 松柏图 立轴

  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丁辅之才华横溢,诗、书、画、印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并在民国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是诗人,常常在画上题诗,曾在罗振玉等人基础上,集自撰联语、诗作,1928年刊印有《商卜文集联(附集诗)》、1938年刊有《商卜文分韵》《唐宋三百首集联》《全韵画梅诗》及以卜文书写成《观水游山集卷》。书法擅长楷书、行书、篆书,尤精于甲骨篆文,结字停匀,虽瘦而有劲力,变恣意天然的古朴卜文书风为整齐工丽且带有装饰效果,颇具整体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绘画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题跋,别具一格,并成为丁氏特有的标志和符号。在篆刻领域,丁辅之的贡献也是不可替代、不可磨灭,他一生嗜印成癖。有专家认为其篆刻用刀劲健,布局安详,宗法秦汉,兼取众长,深得浙派妙谛。在印作中仿玉印、战国官玺、私玺,各具神态,其刀法精细,印风苍郁朴茂。曾将家藏及自藏之印章,先后辑成《西泠八家印谱》《杭郡印辑》《悲盦印剩》以及袖珍本《丁氏秦汉印谱》,一生共辑印谱近二十种。

  丁辅之学画很晚,约46岁开始学画,无师自通,悟性极高,自学成才,尽管从学画到70岁去世只有26年的时间,但绘画成就很高,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学画2年后即颁布润例,可见丁辅之对自己画作的自信。他擅长松树、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树、梅花相当精湛,作品笔意工致,韵味清雅,有书卷气息,吴昌硕、张大千等都曾在丁辅之画上题跋赞誉过。但是,当今画这两类题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树有汤涤、董寿平、黎雄才等;梅花有关山月、高野侯、董寿平、王成喜等,丁与他们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题材古往今来罕有人与之匹敌,其作品有四大特点:一是题材广泛,如樱桃、梨子、香蕉、杨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黄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数十种,其种类之多,令人惊奇;二是注重写生,丁辅之的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平时十分注意观察四季果品的结构、形状、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画得很透明,因而他笔下的蔬果能够如此生动鲜活;三是技法娴熟,创作多重技法并用,常以没骨法绘就,以渲染为主,辅以点、勾、写。

  在丁氏笔下的夏季时令鲜果,既无烟火气,亦无脂粉气,从中可窥见艺术家高洁之品性。四是用色优美,作品画面色彩浓丽、明亮,视觉效果相当好。所以,丁辅之的果类作品显示出匠心独具和超凡功力,并往往让海内外藏家难以抗拒,圈内行家则谓“极璀灿芳菲之妙”。

  此外,丁辅之还与弟费了很大心血创建了方形欧体之仿宋聚珍活体铅字及长体夹注字模,并组建“聚珍仿宋印书局”。后来,他将聚珍仿版全部捐献给中华书局。1921年该书局排印大型丛书《四部备要》。后人评价甚高,认为丁氏兄弟此发明创造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书写形态,成为之后近百年的中国文字印刷经典符码。(附图8、9、10、1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8。丁辅之《墨松》立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9。丁辅之 三桃 立轴,尺幅27×39厘米(2013年嘉德57.8万元成交,为徐邦达三十岁生日而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0。丁辅之《花卉》立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1。丁辅之夏日菓品 扇面 镜框(2013年苏富比56.25万港元成交)

  雅俗共赏藏家青睐

  丁辅之的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约1927年,丁辅之就制订了“鹤庐画松梅果品商卜文润例”开始了以鬻画、鬻书为生。他的润例开场白非常幽默有趣:

  绘事憶从甲子春,年来涂抹耗精神;

  成才结果休相间,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频更笔末停,多蒙识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凉后,辛苦生涯愧老丁。

  营谋海上砚为田,不使人间造孽钱;

  定例都由丁卯时,也如卒业满三年。

  论交话旧乐淘淘,故师敢师郑板桥;

  我写松梅也写竹,都因生计颇飘萧。

  他的润例为:整纸(横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对开照整纸6折,过对开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笔,目光短视,屏联不书;册页4元,过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笔8折,工细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画;润笔先惠,约日取件,墨费1成,劣纸不画,果品整纸及4尺以上对开不应;注意:以上各类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从丁辅之润例看,当时价格并不算高,像刘海粟润例3尺要15元,丁与海上女画家顾青瑶润例相仿,同时,丁的润格限制较多,特别是尺幅较大的不画,导致今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他的大幅作品。尽管如此,喜爱他的书画大有人在,当时不仅海上藏家喜爱他的作品,而且日本人也收藏他的画作,原因主要是丁辅之的画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据悉,丁辅之有八个子女,全家几乎就靠丁辅之手上的一只笔养活了一大家人,由此可见丁辅之画的销路之好。尤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十年苏富比、佳士得开拍中国字画后,丁辅之的作品就时有露面,1988年5平尺的《红梅》在佳士得以1.7万港元成交;1989年3平尺《红梅》在佳士得获价2万港元。同年,《岁朝图》和《红情绿意》在苏富比分别获价4万港元和3.4万港元。1990年《梅花四屏》在苏富比以14万港元成交。1993年2平尺《莲果图》在佳士得获价2.3万港元。应该讲,那时丁辅之作品价格尚可。九十年代国内兴起艺术拍卖后,丁辅之也是各大拍卖会上的常客,国际大藏家比利时尤伦斯夫妇对丁辅之钟爱有加,遇上丁辅之精品往往将其收入囊中,如1944年作《岁朝作供》镜心、1944年作《果品图12开册页》等。其中1944年作《岁朝作供》镜心尺幅只有1平尺不到(25×33厘米),但在2014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会上以34.5万元成交,若以平方尺计,价格相当可观。目前,丁辅之的作品收藏圈不仅局限于国内,在海外也有。

  从上可以看出,丁辅之的作品之所以能被海内外藏家甚至是大藏家看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他的作品个性鲜明、雅俗共赏、人见人爱,即便1平尺作品也能拍出三四十万元的高价。尤值得一提的是:丁辅之还是一位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艺术家,尤其是如何另辟蹊径、画出自己的特色,并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很值得当今画家细细品味。(附图12、13、14、1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2。丁辅之丁丑(1937年)作 鲜果图 立轴 65×31厘米(2013年嘉德43.7万元成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3。丁铺之 书法扇面 镜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4。丁辅之1939年作 鸳湖四山印蜕 成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附图15。丁辅之辑 西泠八家印选(泓字号)2016年嘉德82.8万元成交,2011年西冷印社59.8万元成交)

  朱浩云简介:

  朱浩云是艺术和收藏市场分析人士。1961年5月出生于杭州,浙江绍兴人,居住上海。笔名:好运、水天、一俊、晓波、正年等。现任民革中央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理事,上海综合开发研究院收藏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理事,上海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上海张大千研究会理事,四川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雅昌艺术网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2013年在《收藏》杂志举办收藏20周年庆典上荣获“耕耘力大奖”。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7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