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清华简书法选编 看中国最早的“书”与“诗”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7/18 6:56:00

澎湃新闻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向母校捐赠一批战国竹简。算上少数残断简,这批竹简约2500枚,是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数量较多的一批,学界以“清华简”统一称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是“清华简”中辑选出内容较为完整的十六篇,分为八辑出版。

  古代书法艺术,主要以金石碑刻和墨迹两种形式流传下来。金石上的铭文,经过摹写、铸、刻以及千百年的锈蚀或风雨剥蚀,已难以追寻到古人的笔意;而墨迹则纤毫毕现地保留了古人的用笔,是学习欣赏古代书法艺术最好的范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

  在20 世纪之前,人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墨迹,无非是晋唐时期的片纸数字。喜好书法的乾隆皇帝,得到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的“真迹”,专门置“三希堂”收藏以示珍稀。其实“三稀”中的《快雪时晴帖》,为唐人摹本,《中秋帖》是宋人摹本,只有《伯远帖》是晋代真迹。而简牍帛书为我们展现的,是从战国中晚期、秦汉一直到晋代横跨八百多年的各个时期墨迹真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古文、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的演变过程。所以在近几十年,吸收借鉴简牍帛书的书法,成为众多希望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上有所创新的书法家的选择。由李学勤先生主编、文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第一~八辑),为喜爱简牍书法的朋友又提供了一个学习楚简书法的优秀范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清华简

  李学勤先生作为国内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研究的领军人物,带领由老、中、青三代学者组成的团队,对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简的整理研究,可以称得上是严谨而高效的。从2011 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卷公布,到最近首发的第七卷,以每年一卷的速度整理出版,这在国内简牍文书的整理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已经出版的七卷,无论是分篇、定名、编联缀合、释文各个方面,都代表了学术界一流的研究水平。另外,这批竹简的拍照技术、图版制作和出版质量,也都为学界交口称赞。这次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就精心挑选了清华简中精彩篇章的一部楚简范本。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中有那些精彩的内容呢?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书”——《尚书》,包括《尚书》失传篇章的《尹至》《尹诰》《金滕》《说命》《厚父》等。清华简中“史”类文献、以君臣对话体裁文献也很多,还有《子产》、《管仲》自秦始皇焚书之后失传已久的文献。其中的一些警句名言,可以直接写成一件书法作品。2016 年,总理视察清华大学时,专门考察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先生向总理赠送了“民心惟本,厥作惟叶”的卷轴,这句话就集自本书收入的《厚父》篇。“民心惟本”是说民心是政治的根本,民心的向背决定了政权兴替;“厥作惟叶”,是指民心决定了社会的趋向和发展,所以要重视民情民意。像这样的名言在清华简中还有很多,都可以直接用于书法创作。

  清华简中,还有中国最早的“诗”——《诗经》的佚篇,如记载了周武王宴请重臣晚宴上吟诗的《耆夜》中的《乐乐旨酒》,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周武王流传下来的诗: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纴仁兄弟,庶民和同。

  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如果用白话“翻译”出来,也是一首大气磅礴、充满豪气的祝酒诗:

  端起这醇香的美酒,宴请凯旋的毕公、召公。

  兄弟仁厚表率,庶民和乐心同。

  正当这雄武英壮之年,为定国安邦立业建功。

  快快喝了这嘉爵中的美酒吧,我们也斟满酒相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耆夜》中的《乐乐旨酒》

  除了周武王的诗,清华简中还有周公的诗。其中周公作的《蟋蟀》,与《诗经·唐风》的首篇《蟋蟀》多有相同之处。而《周公之琴舞》,则让我们见到了孔子删诗之前成套的《颂》诗。在本书收入的《子仪》中,也记载了秦穆公与子仪唱和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是研究文学史的重要资料,直接摹写下来,就是一幅非常典雅的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文字和书法角度看,这批清华简中,除了《良臣》等篇有一些三晋文字的特征以外,大部分是用典型的楚文字书写。在战国简发现以前我们见到的“古文”,无非就是《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上的古文。而近几十年在楚地发现的诸多战国简,让我们见到古文丰富多彩的用笔。其中典型的楚简笔法,横画起笔是顺锋顿笔,先仰后俯,这种起笔为后世的行楷书所继承,而与隶书的逆锋顿笔形成“蚕头”,先俯后仰的“波势”截然不同。这种楚简的典型笔法,对于我们认识行楷书用笔的起源、演变,无疑有新的启示。

  《良臣》一篇,除了文本来源、用字方面有三晋因素以外,用笔也与楚简明显不同。笔笔中锋的笔法,在《良臣》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用笔的差异,也让其与楚系文字的方中寓圆、飘逸流畅不同,显现出圆润厚重、柔中带刚的别样风格。对照晋系的《哀成叔鼎》铭文,也可以印证以往对晋系金文“丰中锐末”特点的概括是有简牍墨迹依据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哀成叔鼎铭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的一个特点,就是编写者为了方便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在每一篇之后都有对文字的特点的分析和书法风格的简要概述。这部书分别由李学勤先生和他团队中的李均明、沈建华、赵平安、李守奎、刘国忠、马楠编写,这些老中青三代的古文字学家们,分别以各自的视角对每一篇竹简的文字和书法特征,作出了各自的阐释。这对于临习者理解和认识不同篇章的书法风格,无疑是有一定的帮助。竹简图版的清晰和附加的文字图像,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国内简牍摄影和图像处理的技术上,贾连翔博士属于后来居上的佼佼者,全书的竹简图版全部由他操刀,也保证了这部书高水平的图版质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后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此书的装帧设计。每一页图版都有竹简近原大及放大照片,又附以文字图像和隶定文字,每一篇后再附上释文,特别方便临习阅读;而全书的朱丝栏,起到了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每辑四十几页,采用骑马钉,又适合置于案头阅读和临习。

  (本文转载自“文博中国”公众号“楚简典范——喜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

  附: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选编》是“清华简”中辑选出内容较为完整的十六篇,分为八辑出版。

  八辑分别是:第一辑《尹至 尹诰 金滕 说命中》;第二辑《耆夜 周公之琴舞》;第三辑《楚居 厚父》;第四辑《皇门 子仪》;第五辑《郑文公问太伯(甲) 郑武夫人规孺子》;第六辑《良臣 汤处于汤丘》;第七辑《子产》;第八辑《管仲》。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