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作为国家名片,用精微的艺术手法渗透社会发展、展现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成为各地区对外宣传的独特载体。
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6年作为本文研究的时间段,因为本阶段正处于我国“十二五”发展阶段,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提出打造“海峡两岸集邮文化中心”的构想,集邮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省内各地掀起了邮票申报的新热潮。文章所指的“福建题材”的邮资票品,是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正式发行的,直接表现福建元素的邮资票品,不含后期商业定制开发的邮票和封片(如个性化邮票、企事业单位邮资封片等)。
关键词:福建;邮资票品;发行
近年来,福建省加大本省题材邮资票品的开放和申报工作,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宣传福建风貌、见证福建发展,汇成了一张张展现“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靓丽名片。
回望过去的五年,福建题材的邮资在选题、设计、载体等方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为集邮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发行背景
“十二五”期间,福建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海峡西岸春风拂面。2012年5月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榕签署《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文中简称“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加大海西建设宣传力度,合作期内每年发行一套福建题材的邮票,为加快福建题材邮资票品的发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省内各地邮政部门开展选题推荐的热情。
不可否认,《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之后,福建确实由此“尝到了甜头”,申报多年的“德化瓷器”选题,在当年即顺利发行。但在此期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编制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时,考虑到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经营的需求,将选题重点转向以公共题材、同类题材为主,除去既有的选题外(如生肖、节庆、纪念日等),每年专门留给地方的选题数量呈缩小的态势。这也给福建题材邮资票品的发行加大了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战略合作协议》的实际作用,致使福建在申邮工作中并没有过多的“特殊照顾”。
二、发行概况
回望过去的五年,放眼八闽邮花烂漫。中国邮政发行涉及福建题材的邮票7套,纪念封片1枚,普资封片3枚。其中,全套福建题材的邮票有3套,分别是《中国瓷器——德化窑瓷器》、《清源山》和《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这三套邮票是福建独立开展申报的选题,特别是《中国瓷器——德化窑瓷器》的申报工作历时十余年之久,借助《战略合作协议》利好下得以发行;其余4套邮票中,《中国古镇(一)》、《美丽中国(一)》这两套邮票中,有单枚反映福建元素;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日》两套邮票仅仅是在邮票构图上选用了泉州东西塔和漳州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如果将《水果(一)》中的“金桔”、《鸳鸯》、《水果(二)》中的“荔枝”,仅为福建原产地水果和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等邮票也纳入福建题材邮票,笔者认为比较牵强。《扶贫日》邮票实为我省牵头申报,但是遗憾的是最后的图稿并没有表现福建元素,实属可惜。
除此之外,在邮资封片方面,也有福建题材的影子。JF1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的发行填补了福建在JF类别上的空缺;厦门、泉州两地申报的普资封片,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宣传起到作用。
三、选题分析
区域分布方面:这五年来所涉及的福建题材邮资票品中,区域分布较为平均,福建9地市中(平潭综合实验区纳入福州市),有90%以上的地市有相关题材邮资票品面世,这是较为难得的。这其中,泉州市所占比重最大,3套单独申报的邮票中,泉州占据2套,《海上丝绸之路》邮票能在发行前的最后关头,争取加入泉州元素的,甚为难得,由此可见当地在邮票申报工作上卓有成效,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南平市在邮票申报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这个较为冷门的选题,得以申报成功,也再次印证了闽北在此工作上,确有独到之处。
题材内容方面:在一系列福建题材中,风景类的选题所占比重较大,达46%,其次是文物特产,占30.7%。此外,历史人物、体育赛事、城市风貌等均有涉及。可以看出,福建题材邮资票品虽然在选题上多点开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在今后的申报工作中进一步拓展视野,深挖蕴藏着八闽大地的素材。
载体分类方面:方寸之中的福建,囊括了邮票、纪特封片、普资封片等,从目前各地申报工作上看,重点都放在邮票的申报上,也就使得福建题材的邮票分量所占比重较大。正因为长期“重票轻封片”,我国首枚纪念邮资封发行33年后,才有福建题材的JF发行,而纪念邮资明信片也仅有2002年JP《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为福建选题,错过了一些适合封片题材表现的机会。
另外,在普资封片专用邮资图方面,除了《海峡西岸建设》《海峡旅游》两个全省性的邮资图外,九地市中除了宁德没有城市专用邮资图,其余8个设区市均有专用邮资图,且有6个城市拥有2个以上的专用邮资图。其中,以泉州为最,独揽6个。新形势下,囿于党的“八项规定”,政府、企事业单位对普资封片加印需求量逐年萎缩,致使普资封片的发行速度也随着放缓,五年间仅有3个福建题材的专用邮资图发行,厦门占据2个。
四、建议与展望
福建省集邮协会持续多年以“福建邮票选题”为题,向全省学术委员开展论文征集,营造了浓厚的题材推荐氛围,每年都能收到很多关于此的论文。不过,很多选题仅仅是“有了上文,没了下文”,实际作用在申报工作的论文较少。
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邮资票品申报,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熟悉规则,凸显特色。
我国纪特邮票和邮政封片的发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规范,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熟悉这些“套路”是做好选题推荐的前提。从每年省邮协征集的论文上看,很多选题没有将其放在规则和全国范围内考量,仅凭一厢情愿,可操作性并不高。故而,可行性选题的提出,既要符合《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中,有关选题及图案的相关规范条文,又要敏锐地洞察到当前邮政企业开展邮票选题策划的规律,这样一来才能行之有效地推动本地区邮票申报工作的开展。
不忘初心,形成合力。
邮票申报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仅凭集邮协会、集邮爱好者的呼吁和呐喊是远远不够的。各地区邮政企业要靠集邮协会听取集邮骨干的建议,选取合适的题材请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上升到政府行为的高度。同时,各地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不可半途而废。如此前龙岩、漳州提出的《福建土楼》、宁德提出《太姥山》、闽浙两省四市(南平、宁德、温州、丽水)联合提出的《中国古廊桥》等选题,均已经开展了前期的宣传造势工作,但是后续工作没有跟上。
同时,也可以借助相关的公共选题,巧搭顺风车,如南平和平古镇、宁德的霞浦滩涂等都是借助公共选题推荐申报的;还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寻求突破口,譬如在国家邮政局《关于2017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批复》中就明确指出:“根据专家加强宣传我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见,为了丰富2017年全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题材,拟安排发行一套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题材邮票”,这无疑为《福建土楼》邮票的申报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主管部门也应当将选题申报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之中,定期组织专家、集邮骨干开展探讨,不必纠结于搞区域平衡,力争“成熟一个推荐一个,推荐一个成功一个”。
多点出击,全面开花。
长期以来,业内都陷入重邮票轻封片的误区之中,久而久之忽略了相关邮资封片的挖掘和申报。如泉州作为我省邮票资源大市,在纪念邮资封片的选题上依然处于空白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泉州接连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国际性主题节庆等,当地邮政部门都未能开展相关纪念邮资封片的有效申报,仅有在2015年举办第14届亚洲艺术节时,临近活动才匆忙上马,以至于无功而返。
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对于邮票发行的审批已经愈加规范,一些选题是很难圆梦邮票的,而纪念邮资封片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其承载的信息量大,申报周期短,且条件略低于邮票,发行相对灵活,且也具有一定了配套开发价值,理应当引起地方邮政部门的重视。我国的纪念邮资封片有一定的选题规律,重点放在国际性的会议、展览,洲际、全国的专业性体育赛事、相关文化节庆和较大的纪念事件等。由此可见,在2017年福建有多个纪念封片的申报点,如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办)、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逢整十届国际性展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经国务院批准,海丝国际艺术节已永久落户泉州)等等活动,都为福建题材的纪念邮资封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希望有关方面能抓住契机,促成相关邮资封片的发行。
结语
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的申邮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作为一项长期长效的工作,做好地方申邮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打通关键环节,力争融入到各地市经济文化发展中,提高选题申报的成功率,为邮票上的福建锦上添花。作者:泉州·倪俊峰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福建省邮政公司编.邮票上的福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1
[2] 中国集邮报[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016
[3] 福建邮花[J].福州:福建省集邮协会,20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