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潘天寿”这下是要变网红?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12/23 12:4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917年 潘天寿“浙江一师”时期作文“时势造英雄论”手稿

  因各种复杂元素的综合发力,“潘天寿”俨然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众人皆议,逢事并用。

  此现象一方面确实体现出“潘天寿”研究的不断深化,但另一方面,场面过热、参与者一哄而上、同类话题重复率高等问题同样不可回避。这个大热闹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懂他、真心看他、真诚评他?很难说,至少仅目前而言,并无太多实质性研究结果的推进。

  或许,当代人无缘得见大师英容,也无分亲炙教诲,所以“想象”便构成了试图诠释的基本通道。

  真心希望,“潘天寿”莫变成昙花式网红,对于这位大师,仍有太多空间值得深入。

  身处历史上下文中的潘先生

  潘天寿是位活生生的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被树立的典型。从其一生诸多片段中,可真切感受他的温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潘天寿(摄于20世纪20年代)

  江浙一带,“寿”这个字,单独使用时往往指意独特:不懂人情世故,吃了亏仍自得其乐。“天寿”,则为自成之敦厚,亦自认之内隐。“潘天寿”之名,不知初取时,是否想到了日后这莫名暗合的机缘。

  生于浙江小村庄的潘天寿七岁时,一支反洋教起义队伍经过他家,其父举行宴会款待因此受到牵连,其母也因此在坐月子时受到惊吓而去世。对七岁的潘天寿来说,此事刻骨铭心:“西方侵入”是某种切身体会。后在杭州求学,得到名师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等的熏陶,加上五四运动爆发。至此,他深感中国落后的现状。

  潘天寿寡言独立,生性木讷,喜独处,不善与人周旋,也缺乏从事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加上敬仰的导师李叔同出家,非常要好的同学宣中华也被杀害,他逐渐发现“绘画”在救国这件事上很难有实际作用。

  他有过郁闷和难以纾解的阶段。

  幸好,不久后他到上海,结识了当时海派画坛的领袖吴昌硕。吴昌硕对潘天寿的绘画及才情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又明确指出不足,这不仅使他在艺术上有了方向,也给他指出了人生道路的方向。

  1928 年,潘天寿到刚创办的杭州国立艺术院担任中国画主任教授,至抗战内迁前的十年,是其沉浸于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的最好、最安定的一段时期。是年所作《小庭秋卉图》便透露了此时他内心的欢愉。画上坐下角和右上角分别题曰:1。天风吹落白云端,仙妃环佩声珊珊,玉钗斜插羽衣寒。2。微风庭院晚来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17秋拍 潘天寿 小庭秋卉图 设色纸本?镜片 133×28cm 1928年作 款识:1。天风吹落白云端,仙妃环佩声珊珊,玉钗斜插羽衣寒。戊辰夏,阿寿。钤印:1。阿寿(朱)?天授小玺(白) 2。微风庭院晚来秋,懒头陀。钤印:天授之印(白) 说明:本拍品为潘天寿于1928年所作,此年潘天寿定居杭州,并担任国立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17秋拍 潘天寿 美人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59.5×42cm 款识:寿者。 钤印:潘天寿(白)?止止室(朱) 签条:潘天寿先生美人蕉图。任藏。 说明:由潘天寿家属友情提供。

  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童中焘曾指出,潘先生的绘画与书法有紧密关联。潘先生的书法渊源论者多,谓甲骨、钟鼎、《瘗鹤铭》《石门颂》、“二爨”等汉魏碑刻以及钟繇、颜真卿,以至宋代黄山谷,明季黄道周、倪元璐,以及近人康有为等。“以我管见,还有苏东坡、高凤翰、郑孝胥。”与郑孝胥书法的关系,是他拜访潘先生时得知的,“谈到书法,他特别提到郑孝胥出于苏东坡。”从潘先生1931年所作《行书七言诗》和另一件《行书自作诗》可体会不同的意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17秋拍 潘天寿?行书七言诗 纸本 立轴 135×32.5cm 1931年作 识文:山前山后白云飞,水阁凉生上夹衣。小坐惯谈山外事,秋深彭泽蟹初肥。 款识:楚谦仁兄先生属正,二十年黄梅时节,阿懒翁寿。 钤印:天授小鉨(白)?三门湾人(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17秋拍 潘天寿?行书自作诗 纸本?立轴 175.5×21cm 识文:万里长空,微寒已觉秋。天风黄犬尾,夜雨老离头。越酒乡心酽,燕云戍雪浮。篱花开欲近,归计漫无筹。 款识:楚谦先生两正。阿寿。

  但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潘天寿随学校辗转奔波,把人生与艺术教育紧捆在一起,这样的态度与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儒家道义的忠诚与持守。准确地说,这种生命态度是儒家传统的道义感与西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集合。正是因这种原则与立场,他在1949年决定留下,迎接新社会的到来。

  然而历史大潮的涌动向来与知识分子的希翼相左。自1950年始,潘天寿突然陷入被批判的处境,这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但随后的大跃进中,他却不顾个人安危,竟以辞职抗争,提出中国画分科教学和建立书法专业。

  通过一件1964年作《江南蛙声图》可窥潘天寿的内韧与坚守。此画为潘天寿赠予成都裱画师秦君琦,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四川省文物总店收购,现存于收藏家刘欣处。图中行草书题的部分是先生的自作诗:“江南水满田,蛙阁阁,声连天。歌颂禾黍丰收,岁岁复年年”。朗朗上口,易读易懂,描述了静谧安详的江南水乡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生活。但画中蛙的形象反而有些丑怪,不能接近,要保持距离,却也因此有了某种敬畏感。诗句洋溢着生活的情趣,画中的顽石和鸣蛙又勃发着精神的豪气,用笔强悍,画面清新。这寄托了潘先生身上某种恒定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传承,与在他的血液里根深蒂固的坚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17秋拍  潘天寿 江南蛙声图
水墨纸本 手卷 102.5×25cm 1964年作
款识:江南水满田,蛙阁阁,声连天。歌颂禾黍丰收,岁岁复年年。一九六四年,木樨馨里。寿者。
钤印:潘天寿印(白)?阿寿(朱)
鉴藏印:成都望山堂珍藏书画印(朱)
出版:《丹青铸史 “望山堂书画录》P92-93,中华书局,2011年。
说明:此画为潘天寿赠予成都裱画师秦君琦,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四川省文物总店收购。

  1969 年,潘天寿被押往家乡游斗,内心悲愤至极,返杭途中在一张香烟纸壳背面写下平生最后一首诗:“莫嫌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1971年9月5日,终因心力衰竭和肾脏出血,带着巨大的冤屈凄然离世。

  这是中国历史上儒士的典型性悲剧命运。

  儒士+现代知识分子

  生于1897 年,逝于1971 年,潘天寿74 年的人生经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在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争频发、文化冲突中承受着剧烈冲突。这样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人生道路,决定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复杂性及作品所关涉的精神深度。除却精心巧妙的布局,他对诗词书法、金石篆刻研究均有一定的坚守和创新。吴昌硕曾评价潘天寿的画“天惊地怪见落笔,街谈巷语总入诗。”若结合他经历的坎坷,便可体悟刚毅忠直的他在乱世中既有躲避尘世纷乱的意愿,又有对艺术追求突破的执着。谦和木讷和内心坚强有力的自信在他身上表现得特别统一。这背后既是自省,更是自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手稿

  但需知,“潘天寿”绝非一日而成。如后人大力推崇的中西高峰拉开距离之认知,潘天寿就有过思想上的深度转变,这在其《中国绘画史》初版与二版的变化中有所反映:从热情主张中西艺术的融合到清醒看到中西绘画有着体系性的深刻差异,最终他把中西绘画体系比喻为两座高峰,尊重、保持两个山头,才成为最好的景观。以当今的认识论反观,潘天寿实际上是看到了艺术多元化的合理性及价值所在。

  童中焘也曾客观地提出,潘先生一直在进步:“他的作品早年外张多,内敛少,方笔多有肆气的成分,后逐渐转为方中含圆,张而不肆。止止,即‘为道日损’,艺事必须围绕自己的真性情,应自主,非他主。”20 世纪20年代时,吴昌硕就曾对潘天寿的画提出过告诫:“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寿乎寿乎愁尔独!”(《读潘阿寿山水障子》)“荆棘丛中行太速”指“行不由径”,甚至是走投无路。大道何在?虽“自以为天分不差”,但潘天寿深知自己可能的缺失,并一直牢记吴昌硕的劝勉,直到60年代,还对八大的花鸟、黄宾虹的山水临写不辍。道古循今,极力锻炼,这种志趣和功夫,使他用笔最终由率性恣肆转变为沉凝老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

  本质而言,纵然后人对潘天寿的认识大多先通过“画”,但需提醒:潘天寿不是职业画家。他从未教自己的儿子画画,也从不以卖艺为生,偶有应酬也不计较润格,多为馈赠,加上自认“作画只是副业”,因此画作传世量甚少。

  20世纪前后,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最痛苦、最复杂也最深刻的巨变,这给知识分子带来深深的无奈与无助。但一批以儒家道德立身的知识分子穿透悲观情绪,笃性个体力量,钟情于艺。潘天寿便是此般有着超出局部实践之外宏观把握能力的人。

  作为儒士和现代知识分子的他对世俗琐事没兴趣,对生活享受也没兴趣,律己甚严,清心寡欲。但对诗画自然又有极敏锐细腻的感受。阔大、坚毅和细腻、敏锐矛盾性的兼备令人惊讶。他以对完整人格的要求,在动荡时代作出自己的艰难推进。

  童中焘曾有幸聆听潘先生教诲,并十余年目睹他的处世为人:“每一回忆,一位最有原则的谦谦君子,刚正敦厚,儒家的高尚风范,学者的宏大谨严气象,就清晰地浮现出来。”品格高,落墨自超。

  此乃天授,不可强成。

  来源:雅昌艺术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