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老蔡
刚刚过去的2017年,多位《中国集邮报》的老朋友步入“90后”行列:90岁的长春老报人刘彤先生仍每日阅读集邮报刊,撰写邮文,编组邮集,他“免于衰老”之秘诀便是对集邮的强烈爱好;北京集邮家陈克宽先生在九秩寿辰之年,又推出两本集邮专著;家人为黎泽重先生举办了九十寿宴,一周后,这位长沙“邮坛常青树”拄杖亮相江苏高邮,参加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开馆仪式,成为到场年龄最大的全国集邮联会士;还有辽宁辽阳的于占元、山东烟台的刘方明、北京的丁里……
江苏泰兴的田德仁先生把订阅2018年全年《中国集邮报》的发票复印件寄至编辑部,98岁的他成为本报新一期“读者之家”会员。
不久前,阎松如先生迎来自己的第8个本命年。在京城一家敬老院安享晚年的他尽管耳背,依然身板硬朗。阅读《中国集邮报》以活动大脑,被他称为自己长寿的“秘密武器”之一。
喜迎米寿的孙少颖先生为25岁的《中国集邮报》写来贺词。这位著名邮学家曾经是我报的特聘业余编辑。
关景波先生则是“00后”,他唯一的嗜好便是集邮。去年酷暑时节,上海市集邮协会领导专程拜访了104岁的他,发现这位当年甲戌、新光邮会的老会员仍然订阅《中国集邮报》并仔细阅读。
这些邮坛寿星们诠释着百岁翁郭润康“集邮者长寿,长寿者集邮”之名言。
陪伴他们慢慢变老,给我们带来最浪漫与最温暖的感受。
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曾经的全球第一大爱好——集邮,已经难以赢得社会大众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广泛喝彩。
真正的“80后”“90后”“00后”们,绝缘于传统通信方式,陌生于方寸邮花,受条条框框束缚的集邮方式难以引发他们的兴趣。
将集邮融入新时代,融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融入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青少年群体,应当成为我们新的一年的新作为。
杨利民会长送来了新年致辞,鼓励我们坚定集邮文化自信,创新发展集邮事业。
诸多业界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付出新作为。相信这样的付出,将铸就邮坛新气象,铸就梦想不老、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