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他是嗜赌成性的“富三代”,却是中国“首席鉴定专家”!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1/2 16:52:00

唐代周昉《戏婴图》(局部) 张葱玉旧藏

欲望具有无法满足的特性,

佛家将其定义为“贪、嗔、痴”。

一旦过份地追求或放纵欲望,

将会超越事物的限度,

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

著名的书画鉴藏大家张葱玉就是一个在欲海中身不由己、跌宕起伏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半生藏,半生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 (1915~1963) 名珩,字葱玉,又字希逸。浙江吴兴人。现代著名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以收藏和鉴定唐宋名画名扬天下,也是解放后新中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曾任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

从小泡在古董堆里,练就火眼金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能够成为泰斗级的书画收藏、鉴定大师,和他所拥有的旁人无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分不开的。

浙江湖州的南浔小镇,是一个神奇的宝地。这里先是云集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出现了富可敌国的“南浔四象”。后来这些商贾家族由“大富”渐而“大贵”,读书藏书、收藏古玩字画的风气盛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萱《唐后行从图》(局部) 张葱玉旧藏

南浔当地有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曾是中国首富的张家,为世代收藏之家。张家的发迹,可追溯到张葱玉的高祖张颂贤。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后,南浔产的“辑里丝”畅销外洋。张颂贤看准时机,做起了辑里丝的出口业务,成为巨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家旧宅

你要问有多么富?这么跟你说吧!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须向英国政府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而当时张家的资产约值一千多万银元,可谓富可敌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祖张颂贤与子孙们的合影(左起张宝善,张鉴,张颂贤,张弁群,张静江,1855年)

张颂贤长孙是张石铭,张石铭第四个儿子就是张葱玉的父亲张乃骅,张乃骅不仅继承了祖父嗜古如命的特性,工诗文书画,又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可是很不幸,1918年张乃骅在从上海乘船去杭州的途中不慎失足溺水而逝,年仅26岁,这时他的独子张葱玉才4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石铭

张乃骅去世后,祖父张石铭对张葱玉这个孙子就格外疼爱,整天把他带在身边。当时张家来往的朋友不是来欣赏张乃骅新得手的字画和古籍版本,就是怀揣着珍籍秘宝前来共同鉴赏。张葱玉就这样整天泡在古董堆里,日夕熏陶,加上祖父在旁亲自指点,其练字、读书、品画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20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棋画,无所不能。在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下,张葱玉“欣赏书画,天资独厚,颖悟过人,已练就敏锐目光”。

分得巨额遗产,玩收藏交了不少“学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钟爱自己的祖父去世后,张葱玉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落寞。而家底之殷实与家蕴之深厚,也养成了他骨子里的清高与骄纵。三年守孝期满后,张家开始分配财产。五房分家,各得二百万元。此外,长辈们念及四房张乃骅早逝,身后只有张葱玉一个儿子,特意把上海大世界那块地这块“大肥肉”分给了他,让他坐收租金,准保一生无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0年代的大世界

阔绰的公子哥儿张葱玉,花钱如瀑布,他的花费主要有两大途径:一个是收藏,成就了他;一个是赌博,榨干了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明 丁云鹏 《少陵秋兴图》张葱玉旧藏并题签

张葱玉最初的藏品是祖父传给他的一批字画。祖父去世后,就全靠自己“掌眼”了。他开始买画时常上人家当,付了不少“学费”。上海广东路上的古董鬼子见他如此年轻,手里又有的是钱,就拿赝品骗他。他明白真相后从不怨天尤人,当然也从不认输,所谓“输了钱也不能输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八花图》卷,元代,钱选作,纸本,设色,纵29.4cm,横333.9cm

于是他发奋钻研,刻苦磨练,买进卖出,广交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葱玉当时收藏圈的朋友可谓星光熠熠:有吴湖帆、张大千、韩慎先、陈定山、孙邦瑞、王伯元、黄宝玺、徐思源、徐伯韬、徐俊卿等人,同时也各式各色,鱼龙混杂,官员、商贾、买办、古董商和帮闲的应有尽有,这些人组成了文物书画鉴藏、交易的顶级圈子。

除此之外,张葱玉不怕也有底气交“学费”,真货假货都拿来比较,“全部的心思”加上“海量的钞票”,终于练就了目光如炬的真功夫。

少年得志,跨入一流藏家之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34年,张葱玉刚20岁,弱冠之年就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委员,真是前无古人,很可能也后无来者。吴湖帆对同时代的诸多鉴藏家颇有微词,但对张葱玉青睐有加。他曾在《丑簃日记》中写道:“葱玉年才廿六,所藏法书为海内私家甲观,而自书仿元人亦至佳,洵少年中英俊才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 书法 立轴

的确,凭借过人天赋、雄厚财力、精深造诣和丰富阅历,青春无敌的葱玉少爷昂首跨入一流藏家之列。1938年他24岁,其时庞莱臣已74岁,吴湖帆44岁, 张大千39岁,王己千31岁。在海派五大收藏家中,他实在太“嫩”。但当时他在上海寓所的“韫辉斋”,和庞莱臣的“虚斋”、吴湖帆的“梅景书屋”、张大千的“大风堂”形成了海派收藏的“四大名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吴湖帆 张葱玉 竹石图 行书 成扇

张葱玉的夫人顾湄记得,1940年她和张葱玉去北京,在戏院看戏时,后排两位长者在议论,“听说上海的张葱玉来北京了。”又说,“张先生对古画如此精通,必五十出头了。”顾湄听后不禁暗暗好笑,张葱玉就坐在他们前面,时年才26岁。

嗜赌如命,赔完房产赔书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与顾湄结婚照(1938年上海)

不幸的是张葱玉有一个坏的嗜好,他爱赌。

在张葱玉的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赌博的记录。甚至爱妻顾湄住院剖腹产生孩子时,他去医院探望之后,即去赌上一把,简直是赌瘾大过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及其夫人

赌博先是让他一个一个输掉名下的房产。房产卖完了,赌瘾依然戒不掉,这就要殃及他的字画了。他是一个“爱书画入骨髓”的人,出售自己的珍藏,他常会黯然神伤:“虽云烟过眼,殊不能自已。余每售一物,或与亲知相别辄然,亦性之多感耳。”真是可怜又可恨!但即使这么难舍难分,他还是抵不过嗜赌心魔的勾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 猛虎回头

张葱玉既嗜赌如命,又性格倔强,永不服输,几乎每日必赌上一场。他在赌场上的传奇故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某次一口气输掉了淮海路的半条街,眼皮也没眨一下。有些人串通一气,暗地里作弊和出老千。短短的几年里,年轻气盛的张葱玉便输得倾家荡产、一贫如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 行书七言诗 扇面

据说,做手脚的主角是谭敬,广东人,胖乎的圆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给人诚恳老实的印象。自幼与张葱玉来往甚密,是所谓的“刎颈之交”。祖上是广州十三行之一,曾在汉口路开设谭同兴营造厂,成为上海滩上的富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谭敬 (右)

俗话说“当面称朋友,背后下毒手”,谭敬就是这样一个唯财是图、见利忘义、两面三刀、心狠手辣的人。每当张葱玉输了,他总是主动及时地出现,带来大笔的现银,让张葱玉感激不尽,事后却强索他的藏画来抵帐。张葱玉收藏的唐代张萱《唐后行从图》、元代倪瓒《虞山林壑图》、元代赵原《晴川送客图》等珍贵书画,就这样地被谭敬据为已有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旧藏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逐渐地,张葱玉手中书画和物业均已输光,仅剩下上海大世界的地皮和武康路119号住宅。此刻,谭敬策划了给他的最后一击。1947年极冷的除夕之夜,谭敬串通个几个人,与张葱玉赌了一个通宵。最终,大世界的地契被他收入囊中,扬长而去。张葱玉独自在黄浦江边清晨的寒风中,痛不欲生,徘徊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有勇气跳下去。

第二天,又有人上门索债,张葱玉只好将武康路的住宅抵押出去,全家人搬到石门路逼仄潮湿的弄堂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日记

1949年解放前夕,昔日的富翁张葱玉,已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仅依靠告贷和亲戚接济度日。这时,他手头仅剩下几件东西: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欧阳修的《灼艾帖》、元初钱舜举的《八花图》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旧藏 宋 欧阳修《灼艾帖》行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49年解放前夕,张家的大部分人和昔日的土豪朋友们纷纷准备移居海外或香港等地,张葱玉却连一张船票也买不起。

收藏,成就了他,赌博,榨干了他。

幸遇贵人,拯救“迷途”富家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郑振铎

正当张葱玉坐困愁城、焦头烂额的之际,北京传来一个好消息。好友郑振铎(著名的艺术史家和收藏家,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曾经长期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工作,后任国家文物局长)打电话请他出山,任新组建的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副处长。两人相识于1938年。当时郑振铎是好几所大学的教授,有机会就向张葱玉请教古书和字画。后来郑振铎抢救沦陷区的古籍善本,张葱玉出钱出力还调动自己的人脉,积极相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郑振铎亲笔作序张葱玉著《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

此次的邀请,使张葱玉看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曙光,他毅然脱离上海那帮酒肉朋友,不顾北京胡同居住条件差,欣然来京上任。他真正的内在能量终于得以爆发,精神上格外充实。他上任后的首要工作是恢复、充实故宫绘画馆,从民间征集、鉴定藏品。张葱玉干这个太得心应手了,他一生都泡在字画中,过眼的东西实在太多,中国最重要的书画藏品,很多他都亲眼见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 1934年作 行书屏

张葱玉1950年到北京国家文物局工作时,先吃住在郑振铎家里,1951年全家都搬去之后,局里就把他们安顿在南锣鼓巷胡同的北屋,从此,张葱玉彻底告别了沪上的狐朋狗友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一家在北京南锣鼓巷家中

到了南锣鼓巷后,张家的特点是朋友多,只要是星期天,家中必定是宾客盈门。有时是围绕一两件字画,有时是交流情况,有时就是谈天说地,因为张葱玉见多识广,待人又随和,大家和他在一起觉得很有趣。启功、王世襄、徐邦达、张伯驹、谢稚柳、黄永玉、黄胄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王世襄

启功住在黑芝麻胡同,离张家的南锣鼓巷只有几分钟的路,所以三天两头晚饭后到张家来。王世襄住在芳草园,离张家较远,总是骑自行车来,由于能烧一手上好的菜,因此有了什么美味好菜,就请张葱玉全家去他家品尝。每年过年他总是第一个来拜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都还没起床,他就在门外扯着嗓门叫“过年了”……

痛改前非,终成文物专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怎样鉴定书画》

1962年国家文物局又专门成立了张葱玉、谢稚柳、刘九庵参加的“三人书画鉴定小组”,张葱玉担任组长,先后前往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四个省市鉴定书画达10万余件。张葱玉还总结了书画鉴定的六种辅助方法,它们的着眼点分别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唐)颜真卿《竹山堂连句》张葱玉旧藏

应该说,这些鉴定的方法并非是张葱玉的独门绝技,事实上这些鉴定方法也是古玩商们所熟悉的,只不过,张葱玉能够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了如指掌,而当他把这些林林总总的鉴定方法汇集于一身,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利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晴川送客图》赵原 张葱玉旧藏

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是当代书画鉴定三大体系代表人物,谢稚柳以“望气”为主,主要注重书画的神韵,笔墨水平;启功以“学术”鉴定著称,遵循文献理论及著录;徐邦达以鉴定“技术”闻名,强调书画的材料、装帧、款识、印章。而张葱玉则是集大成者,所谓三大鉴定流派,都是从他的鉴定思想分派而出的。

绝妙书法,获毛主席青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书法作品

在北京工作期间,张葱玉一手绝妙的书法还发挥了一次重要作用。在解放初出版的一部介绍敦煌壁画的书中,有一篇郑振铎先生写的序言,毛笔字是请张葱玉代书的。书出版之后,毛泽东也得到了一本,看到序言的毛笔字写得这么好,就记住了,以为是郑振铎的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葱玉日记》中的手写药方

后来在签订西藏和平解放公约时,毛泽东就提议让郑振铎来抄写正式文本。郑振铎得到通知后才知道是主席误会了,于是让张葱玉进中南海执行任务。张葱玉为此专门准备了笔墨,到中南海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当时他书写时用的毛笔和砚台没有让带出中南海,后来就与书就的《和平公约》原件一起,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有一次,张葱玉陪客人参观该馆,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笔墨也被陈列在玻璃橱里,感到非常高兴,大家也因此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

著书立言,终因肺癌离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张葱玉著

张葱玉曾立志把自己的鉴赏经验和心得进行总结,把传世的历代重要书画作一次全面的整理著录。从1960年开始,他数年夜夜笔耕不辍,先列目录,再逐项介绍,计划要写二三百万字。那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连像样的稿纸都不易觅到,只能用像草纸一样粗糙的纸张,而张葱玉那蝇头小楷却一笔一划毫不马虎。

可惜这个宏大计划未能全部实现,1963年,49岁的张葱玉因患肺癌告别了人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王蒙《惠麓小隐图》张葱玉旧藏

至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张葱玉的盛名和他传授下来的鉴赏中国古代书画的思想和方法,仍然强烈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