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基于同模关系概念的母钱研究》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1/8 20:50:00

  古泉园丁

  这篇文章不是钱币收藏家写的。但是,为了研究中国古代钱币为什么是一门《绝学》该作者潜心研究,博览《泉书》写出了《基于同模关系概念的母钱研究》将近30万字的研究文章。这篇文章,2009年发表在他的博客上。我收藏了历代母钱几千枚,在网络搜索中发现了这篇文章。三年来我反复读过几次,我深深地感到,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钱币研究的一篇“扛鼎之作”;尽管当年他的研究缺少钱币,缺少经验,但是他的辩证思考、逻辑思维能力,博览群书,研究总结概括分析的能力都是超群的。他充分的运用金属工艺学的相关知识,解读了母钱币铸造的工艺问题。澄清了很多“前人”没有解决的,不能说清的问题,为我们揭开母钱铸造的一些迷局”打开了一条通道。

  《基于同模关系概念的母钱研究》作者叫“崔同庆”。 他2008年开博,2009年发布这篇作品,2016年4月,博客就停止了。由于他的博客学术性太强,看他博客的人不多。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潜心研究古钱铸造工艺的朋友们。

  博文_cuitongqing37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74992122_0_1.html

  这篇文章提出了关于基于同模关系概念的母钱研究二十个问题。作者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解答。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作者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大多数问题结论是正确的,还有一部分问题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有若干问题他的基础知识欠缺,研究思路很好但是结果不正确。我先后写了八篇文章在自己的博客中进行了评点。我认为,此人敢于质疑“权威”,叫板历代泉学书籍的某些观点,确实有极大的理论勇气。我们不会看,看不懂就不会很好的理解。研究古代钱币的朋友必须能看出他正确的方面,也能看到他研究不足的方面,我们才会进入古代钱币铸造工艺研究的新境界。他提出并系统研究的二十个问题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作者是以宋朝以来的铸钱工艺,或者说,以《天工开物》描述的工艺模式为基础,讨论母钱工艺特征和母、子钱币的关系和锡母和铜母的关系。

  作者原文:

  笔者阅读了能够找到的有关母钱问题的文献资料。阅读的初始阶段,一个基本感觉是古钱学神秘莫测,高深莫测。曾读过一篇关于河北省的一位钱币学家的人物通讯,文章作者称古钱学是“绝学”。由此笔者才知晓在汉学中除古代汉语音韵学这门“绝学”之外还有一种“绝学”——古钱学。音韵学之为“绝学”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尚未產生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人体解剖学和缺少科学的语音描写工具。而古钱学成为“绝学”原因何在?不得而知。随着阅读向深广发展,“莫测”之感不仅未减弱,反而困惑重重,疑难种种,如堕五里雾中。笔者曾就上述感觉询问、请教泉友同好,但他们也多称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感觉。由于难以找到释疑者,笔者便将那些疑难问题陆续记在阅读笔记之中,以便在后续的阅读中加以思考,加以研究。于此,不妨择其要者抄录于后,以便讨论。

  1.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创刋、出版的《泉币》杂志共刋发关于母钱问题的文章近30篇,其中2篇讨论铜钱的母钱问题,1篇讨论锡母问题,其余各篇均讨论铁母问题。为什么会產生这种现象和倾向?

  2。丁福保等编著的《历代古钱图说》中为什么只有宋代的铁母而无宋代铜钱的母钱?

  3。《泉币》杂志报道了许多宋代铁母而无一枚宋代铜钱的母钱?为什么只有宋代的锡母而无宋代铜钱的铜母钱?

  4。孙仲汇、胡薇等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为什么将他们先前出版的《古钱币图解》已经收录的三枚宋代铜钱的母钱(熙宁重宝折二、宣和通宝白铜小平、圣宋元宝美制各一)删而不录?是前后两个时期鉴断母钱的标准改变还是先前的鉴断匆忙而无把握?

  注:前边四个问题指出。近代钱币书籍文章没有研究铜母钱的。只展示了铁母和研究了锡母这是为什么?

  5。半个世纪以前,当时的绝大多数学者、古钱收藏家对前人所谓“试范钱”即今称之为“铁范铜”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系印模铸造铁钱的母钱(即铁母),但从未有人给出证明。今人也有持此观点者,也未给出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献表明,今人大多既承认有试范的铁范铜又承认有铁母,其依据何在?也没有给出证明。没有经过证明的结论如何说服人?如何使人信而不疑?

  6。有学者认为铁母和相应的铁钱二者“直径轮廓及字形笔划完全一致”是鉴定铁母的前提和要领,并认为铁范铜的鉴定要领与此基本相同。[1]  根据金属和合金的铸造收缩率,铁母、铁范铜和相应的铁钱三者的直径不可能“完全一致”,试问这个“完全一致”的鉴别“前提”和“要领’如何证明?

  7。为什么会产生下述的分歧:一枚铜钱有人认为是铁母有人认为是铁范铜? [2]  二者的根本区别何在?

  注:5、6、7,三个问题提出有没有铁范铜的问题,铁范铜和铁母是什么关系?

  8。一些学者仅仅根据南宋章如愚的《山堂考索》等文献的记载就断定宋代有锡质母钱,而且某些自然科学史学者也持此种见解。[3]《山堂考索》和《宋史》均有锡母的记载,同时这两种文献也同样有关于“锡钱”的记载。[4]  为什么锡母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而锡钱从未有人讨论?承认存在锡母〔或锡质或镴质〕有何科学依据?金属物理学告诉我们,锡质或臘质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仅为一般青铜的十分之一。既然宋代铁钱都用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青铜母钱印模铸制钱币,那么,为什么铸制铜钱时非用模样寿命极短的锡质或镴质母钱印模不可呢?

  9。铅质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比锡更差一些,但是为什么有学者还找到了铅质母钱呢?若真的是母钱,那么其硬度和耐磨性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其硬度和耐磨性数值不及青铜或黄铜的十分之一,印模寿命极短。人们难以理解以铅为母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呢?[5]  

  注:8、9两个问题,作者专题研究锡母和铜母的关系问题。作者质疑锡母钱不适合做母钱是对的。但是作者不知道锡母是铜母之母,这是我研究的结果。当代收藏家聂冲老师认为铅母钱是存在的。铅母,古人一般也称之为“锡母”

  10。古钱学者和收藏家晋遍认为,母钱的共同特征之一是钱文笔划细瘦高挺〔有的称“深峻挺拔”等等〕。与何钱相比“细瘦高挺”?笔者手中藏有符合重量定制的,流通时间甚短的乾隆通宝小平多枚,其内外郭,字文高度用游标卡尺检测的结果为0.1毫米。 其母钱字文应为多高?要高出流通的乾隆小平多少才能目测出来?字文笔划“细瘦”如何比较?母钱笔划的粗细度与由之印模铸出的子钱笔划的粗细度之间的差值是多少?二者相差多少毫米才能目测出来?

  11。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母钱直径大于其子钱〔也有学者称母钱直径大于常品或流通钱的直径〕。但是,母子直径差值率是多少?

  12。有些学者认为母子直径的差值是由流通钱铸出后加工打磨所致。[6]  母钱產出的子钱钱坯的直径被加工掉多少?如何证明?除加工打磨外的其他使子钱直径小于母钱直径的收缩因素为主还是打磨加工因素为主?

  13。有学者断言母钱所产生的子钱要打磨加工,会使子钱直径变小,同时又断言铁质钱铸出后只锉平铸口毛茬其他不再加工。[7]  由此可得出结论:铁母与其子钱直径相等。这符合金属收缩规律吗?

  14。在谈及母、子钱直径比较时,有些学者认为必须在同版别的钱之间进行比较,并指出只有同版别的钱才有可比性。[8]  那么,同版别钱的概念的定义是什么?其本质属性和特征是什么?确定同版别钱币的标准是什么?马定祥所给出的定义用于母子钱直径比较是恰当的吗?[9]

  15。迄今为止,笔者见到一些母子钱直径比较研究的文献,[10]作者们称他们的比较和被比较对象为“同版别”或“同版同式”钱。但是,稍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所给出的母子钱拓片表明各组母子钱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不符合铸造工艺学规律,因而它们不具有可比性。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与同版别概念不清无关吗?

  16。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母钱重于其同版别子钱。但是母、子钱重量的差值率是多少?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同版别子钱若重3—4克,其母钱重约5克。[11]  这个数据提出的根据是什么?根据铸造工艺学原理计算,其火耗率为25.93—69.16%,而宋代朝廷的火耗率规定为8.33%—11.1%,那么,超量耗损的钱料由谁来承担?是政府?是铸工?是官员?也有藏家在比较两枚“同版同式”的母子钱时为母钱大于其子钱10克多而津津乐道。[12]  其母钱42.1克,而对比的子钱少10克余。通过计算得知,仅其加工损失率即为22%,而清代火耗率定制为9%,那么,多耗损的钱料又由谁来承担?

  17。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母钱厚于同版别的子钱。但是母、子钱厚度的差值率是多少?“中国钱币”总55期38页刋载两枚母、子钱拓片(即咸丰当十铁母与其子钱),作者称母钱厚3毫米,子钱厚2.5毫米。依铸造收缩率计算,子钱的坯钱厚度约为2.973毫米,将之加工到2.5毫米时要加工掉0.473毫米。笔者所请教的金属切削行家估计,由于件小固定困难等,用现代仪表车床加工掉此量平均需30秒,人日切削960枚。而宋代铸造铁钱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天3300枚,[13] 即使各工种的僱工均用于切削,清代的钱炉工匠也只能完成宋代工匠的三分之一弱的工作量。这种现象如何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呢?

  注:第17个问题。一般人都不理解的。一是。很多人认为,母子钱应该是等大的。二是现实情况就是,母钱比子钱厚。作者指出的子钱切削工序是不存在的。我研究的结果是,母钱只是用正面压印正版,只能压到地章的深度。母钱背有文字,则另压印副版,否则就使用等大的轮廓父版,父版几乎是平面。子钱是母版和父版压合成模的,所以很薄。

  18。许多学者断言,雕母的文字笔划细于其母钱,母钱的笔划细于其子钱。这一结论如何证明?有何铸造工艺学理论根据?钱文笔划的概念内涵是什么?是钱面上文字笔划的金属平面还是拓片上黑白关系中的墨色笔划?当钱文笔划尚无明确而清晰的界说时讨论钱文笔划的粗细是否恰当?

  19。母钱是直接用以印模铸造流通钱币的工艺装备——模样。这是母钱的本质属性。既然是一种铸造工艺装备,它就要完成它的工艺装备职能,即用以印模制作型腔的职能。因此,它便不是由雕母铸制出来之后被束之高阁,或供人把玩,或供后代人集藏研究之用。换言之,母钱在铸造工艺流程中要不断地被用之于印模,而不做它用。既然如此,母钱便有一个印模寿命问题,时间或长或短,终有一日它要寿终正寝。[14]  从母钱印模开始直到寿命终结,其间母钱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哪些变化使之不能再作为印模工具而被使用了(即寿命终止)?母钱早期的外表特征是什么?中期的外表特征是怎样的?晚期又是怎样的?寿终正寝的母钱是用来回炉熔炼还是作为一般钱币投入流通?

  20。查阅一切可能找到的古钱图谱类图书和广录拓片的古钱专著,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没有—本书同时刋录出一枚雕母和一枚由之印模铸出的母钱的拓片。《宝苏局钱币》共录雕母19枚拓片,母钱拓片10枚,其中找不到任何一枚母钱的雕母。[15]  据一位香港学者统计,《咸丰泉汇》中载雕母182枚,[16] 笔者统计了该书所录的母钱,计281枚。认真而仔细地审阅所有的雕母和母钱的拓片(有几枚拓片文字笔划不清而无法细审),也竟然找不到任何一枚母钱所赖以铸出的雕母,换言之,找不到任何一枚雕母有其所产生的母钱载录其中。由于母钱的稀见和它的科学、文物价值,各种著述的作者绝不会将之弃而不录。于是,人们心中就必然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偶然的吗?众所周知,世界上纯粹的偶然性和纯粹的必然性都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那么上述的偶然现象中的必然性因素是什么呢?难道我们不该对母钱再认识吗?难道我们不该设法找到由那些母钱印模所产生的子钱以对之进行证明吗?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注:最后一个问题是作者产生疑问的综合因素。就是,所有的钱币学著作,没有见到雕母和母钱对应母子关系的拓片,也没有看到雕母和母钱对应钱币实物。还有,甚至历代母钱和子钱对应的钱币实物和拓片。--所以,以往的研究是猜度,空穴来风。

  这里有一个常识大家要了解。1、就是古钱铸造的母钱都是批量的。这些钱币用过之后都要熔毁另铸新钱。所以中原很少能见到母钱币。2、东北古泉大发现,见到很多雕母和大量的母钱,大量的宫廷用钱。只有游牧民族的掠夺才会被他们带出关外。成为宝贵的钱币遗存。3、当代,我们今天能够利用网络,实现大量钱币的同类集合,对比分析,才可能有条件解决作者提出的问题。

  按:我们很多人研究古钱币都是以前人的著述为基础,这当然不错。但是。前人的书和今天的书一样,都是存在缺陷或问题的。“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在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取得科学的,令人信服的成果。我关于古代钱币铸造工艺流程和母钱的“八辈”继承关系;制作锡母钱是为了精铸铜母钱过渡工艺;母子钱币为什么只有正面遗传、铸钱模板的父版和母版问题;母钱有星月为什么子钱没有等等都写了一些博文。这些文章联系这篇文章作者的研究,可以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位作者是在科学研究。而不是猜测和听之任之。

  作者指出

  我们深信,只要在母钱研究中正确应用一般科学方法论和钱币学研究中已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具体研究方法,定会将母钱研究引向深入,从而使那些人云亦云、主观臆断的东西为之一扫,为建立起科学的母钱理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附:作者的参考文献

  〔1〕    董大勇:“珍稀钱币鉴赏举要”,“收藏”总62期,29页。

  〔2〕  同〔1〕

  〔3〕  华觉明、张宏礼:“宋代铸钱工艺研究”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41页。

  〔4〕  章如愚:《山堂考索》,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837页,848页;《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4392页,396页。

  〔5〕  邹志谅、殷国清,《宝苏局钱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3页。

  〔6〕  钱卓《清代母钱》,《中国钱币》1990年第二期,20页和《试谈雕母,母钱的鉴别》。1993年第1期,77页;李梁、晓石:《宋钱大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32页。

  〔7〕  同文献〔6〕中第1种,20页。

  〔8〕  同文献〔6〕中第2种,77页和第3种,33页。

  〔9〕  马定祥:《咸丰泉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页。

  〔10〕 同文献〔6〕中的第1种,18页和22页的咸丰当百雕母与母钱的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中国钱币》1996年第4期38页的咸丰当十铁母与铁钱;《收藏》总61期34页的戴书咸丰小平大样铁母与铁钱;《收藏》总62期29页的宣和通宝折三铁母与铁钱,等等。

  〔11〕 同文献〔6〕的第3种,76页。

  〔12〕 朱怀津:《咸丰宝源星月当五十母钱》,《收藏》1999年第4期21页。

  〔13〕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16页。

  〔14〕 张东亮、张震林、李学峰:《简明实用铸造手册》,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0年,276页;丁根宝《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50页。

  〔15〕 同文献〔5〕,44—55页。

  〔16〕 关汉亨:《清代雕母钱收藏小记》,《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58—59页。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01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