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根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始于秦朝,但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人,则是汉文帝。自古以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都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人们以此庆祝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古时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汉唐以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用一支妙笔描绘着他们那个时代的元宵节。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诗词之一便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蛾儿雪柳黄金缕”,这是怎样的热闹景象。那天,甚至久不出门的女士们也会去赏灯,于是就有了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惆怅与哀伤。因为元宵节承载了太多才子佳人的韵事,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幽默地称元宵节为“中国的情人节”,并盛赞“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以上所写的,都发生在赏花灯之时。我国现当代散文名家沈从文曾经专门写过一篇《灯节的灯》,将过节观灯的历史娓娓道来。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对于观灯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根据详尽的史料记载,沈从文在文中提及了多种古代花灯的样式,如“琉璃灯”“金鱼注水灯”等。这篇文章,可谓是一部简略而不简单的“元宵节观灯史”。
元宵节各地风俗并不完全一样
元宵节时,各地的风俗并不完全一样。作家汪曾祺的故乡在江苏省,据他说,他们那里的元宵节并不热闹,却有一个外地并没有的风俗:看围屏。
“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汪曾祺在《故乡的元宵》一文中写道。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于元宵节整体状况的描述,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描写过很多的重要节日,但对元宵节着墨最多,如第一回就是从元宵节写起,第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又再次写起,足见元宵节在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心目中的位置。
除了赏花灯,元宵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吃元宵。岳麓书社出版过一本《我们的元宵》。这本书中指出,中国人的节日往往以“吃”为外部特征,元宵节也是这样,人们集中精力吃元宵。
作为中国的传统食物,元宵又甜又黏,“甜”代表着对生活的企盼,“黏”则代表着骨血亲缘的凝聚力和团圆,再加上一碗热腾腾的元宵汤,这一天,童叟皆乐,只盼人长久,共婵娟。
来源: 城市快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