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收藏快报
“芝为华彩玉为肌,火气全无古气披,恰是白描吴道子,观音妙相手中持。”这是清代好古天子乾隆帝夸奖哥窑的一首诗。在他赞美瓷器的近200首诗中,描写哥窑的就近20首。清代丁观鹏所绘《弘历鉴古图》中摆满古物的案台上,就摆着传世哥窑的瓶、炉、盘等器皿。被列为“宋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在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命风雅的乾隆,对哥窑瓷器自然也是倾心不已,将其视为珍品。
2017年秋,一件元代哥窑倭角方洗出现在北京保利“佞宋”专场中。该方洗估价300万—350万元,以260万元起拍,在多位买家的多轮竞价之后,加佣金以2645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10倍之多。回顾上一次在2003年伦敦苏富比(微博)217万元的成交价,可谓一次价格的飞跃。
高古瓷收藏家、研究者崔凯则认为这一价格还是偏低,“远远不够!直观来看,此器的釉质特征、工艺、造型的开门度非常高,而且经海外重要藏家收藏过,其来源可靠、流传有序,可靠性就比较高。十几年前的200多万元,如果买明清官窑,比如洋彩、粉彩,可能现在出手的市值一件就是两三千万元,加在一起,过亿或者两三亿都很正常。”他说,“所以如果单纯按投资来说的话,这是个稍许失败的投资,时间成本很高,并不是很理想。”
宋五大名窑中,哥窑市场价格最低,这样的行情又是何因?
哥窑目前受关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的“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及相关研讨会,该展将大众对于哥窑瓷的热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览基本上把故宫藏的百余件传世哥窑全部展出,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也是首次举办这样的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介绍,其中不乏灰青釉胆式瓶、灰青釉凸弦纹瓶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哥窑”一名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其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认定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将“官、哥、汝、定、钧”列为宋代五大名窑。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记录也只是一鳞半爪,文献之间还互相矛盾,因此直到今天,哥窑的身世仍旧是个不解之谜。到目前,考古实物及文献仍旧无法一一对应,哥窑身世迷雾重重。崔凯表示,在“金丝铁线——2017年故宫博物院哥窑学术研讨会”后,与会者对产地有了大致统一的意见:传世哥窑的窑口应该是杭州,而不是龙泉。如果这一共识成立的话,直到明代的文献才把哥窑当作单独的瓷器窑口出现,那么哥窑这个窑口就不存在?业内还有另一种观点:传世哥窑可能是南宋官窑生产出来的一种品种,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窑口,哥窑是官窑瓷器里的一个品种。“这样一来,哥窑的身份就很尴尬了,这是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
“哥窑问题,千古悬案,各家观点,五花八门。”业内人士表示,关于窑址之争,有杭州凤凰山说,有龙泉说,有河南说,有景德镇说。“立场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结论千奇百怪。”不过,在他看来,哥窑研究的根基在于“传世哥窑”即清宫旧藏的这批哥窑,“传世哥窑”或是宫廷传承,或是清代帝王搜集,以及所有从清宫流入天津、山东、扬州、上海乃至海外的器物,它们流传有序,具有相同特征、自成体系。
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将自己上过手、源于清宫旧藏的60多件“传世哥窑”的研究,总结出其特征:黑胎或深色胎,器型仿青铜器,紫口铁足,乳浊釉,釉面失透、如“粥皮”,釉面油腻,器物口沿常有一道较厚的釉层,俗称“釉环”。他还表示:别具特色的“传世哥窑”瓷器是宋代产品。
哥窑以其独特的“金丝铁线”卓立于几大名窑之中。“金丝铁线”即器身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形成的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墨纹梅花片”“叶脉纹”。崔凯将哥窑的这种特质称为“残缺美”。
按照可靠的标准来看,“传世哥窑”现主要藏于北京、上海、台湾及海外各大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共有63件传世哥窑,其中57件是一级品(国宝级),珍品比例非常高。大维德收藏的30多件官、哥窑,也是清宫旧藏。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已知有记载的,总数也不过二三百件。因此,能在市场得到藏家公认、市场流通的哥窑瓷器少之又少。
传世哥窑研究虽然迷雾重重,但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却为世所公认,珍贵性毋庸置疑。在拍卖市场,只要有哥窑现世,必定是国宝级的,但它的价格却与其艺术价值严重不符。缺乏统一的认知,是导致哥窑的整个市场价位呈现一种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蒋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