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韩滉传世孤本《五牛图》颠沛流离终归来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3/16 5:54:00

  原标题:《五牛图》颠沛流离终归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韩滉(723—787),唐德宗贞元初年任右丞相,后封晋国公。他任苏州刺史和浙江东西都团练使时,一面抚慰百姓“均其税贷”,一面组织百姓治水养鱼,而且深入山乡,与老农“共商癯田肥料”,有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

  在绘画方面,韩滉擅长画人物、畜兽、田家风俗等,《宣和画谱》中记载了他的36件作品,其中农村题材作品就有24件,这与他一贯提倡农桑、关心农民疾苦的施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后人评论他的画作以“牛羊最佳”。据说,他画牧童牵牛饮水,可以在牛眼里画出牧童的身影,真是妙不可言。

  《五牛图》是韩滉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质绘画真迹之一,还是中国美术史上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据说韩滉坐镇江南时,看到耕牛一天劳作以后,卸去犁具,漫步在夕阳下,便绘制了这幅《五牛图》。此图在一个平面上描绘了独立成章的五头牛,或缓步而行,或低头吃草,或翘首远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

  前人在研究《五牛图》后认为,此作品并不是单纯的畜兽画,而是有深刻的内涵寓于其中。画家以牛的朴实雄健,来传达一种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高尚品格,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画上唯一一头带着缰络的牛,神情忧郁,目光深邃,又仿佛暗示着画家在感叹命运的无奈。当时唐代上层社会风气崇尚穷奢极欲,而韩滉在青年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社会动乱和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他继承了父亲的风范,关心民瘼,崇尚简德。于是,他将讽喻之意寄托在《五牛图》中,一方面哀生民之艰,倡导农耕积粟,另一方面慨叹个人力量的有限。

  《五牛图》作为旷世名画,得到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的珍爱,入宋以后,它一直被珍藏在皇宫内苑之中。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时,也没有忘记带走这幅名画。

  临安被攻破后,《五牛图》仍在赵宋皇室后裔手中收藏,后转至书画家赵孟頫手里。赵孟頫得到《五牛图》后,欣喜异常,请良工装裱,并作题跋将自己如何求得《五牛图》的过程记录下来。

  清兵入关后,《五牛图》一度下落不明。后乾隆大肆搜集天下至宝,《五牛图》随着一大批宝贝一起入住清宫,并被载入大型书画典籍《石渠宝笈》中。乾隆三题《五牛图》,并为珍藏《五牛图》而设立春藕斋。

  一百多年后,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北京城,宫中国宝也在劫难逃。《五牛图》被劫出国,漂泊海外长达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香港汇丰银行的吴蘅孙买到。后来,吴氏濒临破产,要把这件珍宝拍卖。香港的一位爱国人士将此消息写信告诉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深知《五牛图》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还是给文化部下达了批示:首先,火速派专家赴港鉴定真伪,如系真品,立即购买;其次,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国宝安然无恙。文化部接到总理的批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币买下,并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历经离乱的《五牛图》重归故宫时,画面上污垢遍布,大小破洞数百处,有的地方已模糊难辨。在上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五牛图》被送到文物修复厂,由专家孙承枝主持修复,修复厂的技师们以他们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艺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化腐朽为神奇,使这幅珍贵的艺术品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

  (《国宝档案》曾惠娟 胡蔓妮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来源:文摘图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20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