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新浪书画服务名家陆衡 诗书翰墨写春秋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4/2 14:21:00

  桌上放着几册《陆衡诗文书法集》、《江苏省国画院专业创作与研究系列。陆衡卷》和《亚洲美术》杂志“名家艺苑”介绍陆衡书法艺术的专辑。作为他的发小和挚友,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之余,也兴之所至,敲动键盘,码几行文字 ,算作对陆衡书法艺术的欣赏与心得。

  书法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悠远、深奥,妙不可言的一门艺术。虽然我是书法艺术的门外汉,但有幸与书家文友为伴,时常聆听和目睹书家论艺和创作,多多少少也受了些艺术的熏陶,使我也算得半个“票友”,理解到书法应是书家心灵情趣的自然表现。“书者,散也。”抒发情感,首先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积累,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陆衡的书法正是在他对生活的感受与他对文化的解读以及他的天赋才情之间的互融互动中完成的。

  我的办公室和书房,悬挂和存放着陆衡十余年间为我书写的各种条幅。书架上也存放着陆衡的几本书法集。信手翻阅,时常为他在宣纸上或笔走龙蛇,天马行空,恣肆淋漓,尽情渲泄;或率意洒脱,凝重典雅,古朴苍浑,刚柔相济的笔墨所折服。

  陆衡的书法得益于他扎实的文学功底。1980年夏天,他从姑苏城外寒山寺旁的乡村跨进了六朝古都南京,这个曾经辉煌,又被称作“金陵”和“石头城”的都市。而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四年功底,也让他终身受益。

  天赋、爱好和勤奋,使他在入学第二年就入选文化部、全国学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优秀奖。毕业后,他选择了在江苏新闻出版学校教授中文、书法。1992年加入江苏省书法协会,在江苏书坛初露头角。

  这期间,他在金陵,我在姑苏,我们交往不算多。尤其是我那时在基层政府和集体企业打拼,别说“弄墨”,“舞文”也被边缘化了。只是断断续续从他撰写的有关书法的论文和偶尔的回乡相聚时了解他的一些情况。1993年,陆衡调入古吴轩出版社,回到了姑苏,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我们又恢复了交流。回姑苏的9年可以说是他积聚能量和不断爆发的9年。1994年~1997年,他策划并编辑出版《林散之书法集》(古吴轩出版社,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收集、整理和出版《林散之笔谈书法》(古吴轩出版社)、校订和出版毛启俊《中国书艺六论》(古吴轩出版社),编著《书法入门》、《钢笔字帖》(河海大学出版社)。其书法作品入录《江苏书法选》。他的才华与成就赢得了省内外书坛的好评,还担任了江苏省书法艺术研究会的理事。

  2000年,陆衡加入中国书法协会,其书法艺术走上了更高的平台。他的作品先后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和中国文联等主办的“中国近现代书法展”以及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众多的荣誉面前,陆衡没有迷失自己,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向更高的境界追求。

  2003年,他又离开姑苏重返金陵,受聘担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助理。策划和组织各类大型活动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却挤出一切可能的时间孜孜于学术和创作,常常通宵达旦。他完成了大部头的《傅抱石大典》,草书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还受聘担任了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我虽在仕途,常常身不由己,但多年的友情与对艺术的爱好,使我们两个步入中年的男人常常在一起或品茶论道,或小酌畅饮。

  陆衡的书法多写自己诗文,还有许多是咏写家乡姑苏的。他常与我说:“用前人的笔法写前人的诗文,不是抄书匠是什么?”。他说,写自己的诗文,“虽不完美,却很心安”。他尤其不能苟同有些书家书必唐诗宋词,更有甚者,不分场合,出手必“月落乌啼霜满天”,还有些所谓的“书家”,参加笔会和活动竟带着诗词手册现场抄写,令人惨不忍睹。而这正反映了当今书坛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文化内涵的缺失。

  姑苏书画曾经辉煌,特别是明代,产生了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明四家”和祝枝山、董其昌等。至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四王”被钦定为中国山水画的正统而影响巨大、光环耀人。而以摹古为旨趣,回避自我与生活,缺乏真情实感,成了致命的病症。直至近现代,苏州书画的继承者在笔墨功夫上已很难逾越“四王”,但跌落在技术层面上,沦为“画匠”,向案头讨生活的作风却变本加厉。由此,当有的苏州书画家在书房里沾沾自喜于自己正统地位时,窗外已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金陵八家(龚贤等),“四僧”(渐江、髡残、朱耷、石涛),“扬州八怪”(郑板桥等),“海上画派”(任伯年等)相继崛起……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回眸这段历史时,我们遗憾地发现,在近代书画艺术的伟大变革中,没有了苏州书画家的影子。

  更有甚者,当今不少的“书家”,走捷径,求怪异,以丑为美。作品工厂化生产,商品化炒作,楷书都没写好,就敢胡乱涂鸿,招摇过市,还美其名曰“创新”,着实让人寒心。

  每每与陆衡谈及这些,他都会一反平时的沉默寡言,变得激动而滔滔不绝。

  艺术来源于生活,需植根于生活,最终需师造化、师心源,向内心发掘,方能写出自我,超越自我。陆衡明白,艺术家的境界、学识、功力,全化在你作品的一点一画中了。

  高速公路帮助他往来于金陵与姑苏两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之间,让他有了跨越时空的感觉和思考。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他在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用书法来表现世界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驾就熟的选择,合乎情境的风格、样式与笔墨语言,在宣纸上舞动的诗境 和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他的隶书《自作诗。车回山塘》(2005年,江苏省国画院收藏)、楷书《自撰文。芥舟园记》(2006年)疏朗秀逸的布局,顿挫有序的线条,欹则而不失平衡的间架中,让我感受到了内敛的审美趋向和特有的艺术情怀。

  他书写的“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横幅,那行云流水的狂草,气势磅礴,如大江东去,如交响乐,如天马行空,神采飞扬。让我的心在抑扬的节奏中与之一起癫狂,一起鸣唱。

  他的行草,自作诗《秋入花山》:“为听落叶到花山,一路清風透玉关。品得野蔬曲鹿酒,神仙其实在人间。”是我们在2008的秋天相约登临家乡的花山时而作,不仅诗文唯美扑实,书法也儒雅宽恃,自在闲适,让我有“双鹄并翔,青天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的美妙,与之神游交心。

  因了同乡、同学,又算得上半个舞文弄墨的同道,我与陆衡见面时不仅叙友情、谈书法,也谈人生观、世界观。我们合作(我撰文,他书法)为家乡姑苏城西的兰风寺撰文、书写刻碑,记下重修的历史。在他的鼓励下,我也开始忙里偷闲,偶尔磨墨挥毫,虽显生疏和稚嫩,却也不失为怡情养性的好方法。

  令人庆幸的是,陆衡坚守自我,与当今书坛的浮跨之风格格不入。他没有走捷径,也没有追求形态上所谓的特色,他的书法以文学和生活为功底,把握着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含蓄与空灵,得意之处可“忘形”,意到之处笔不到,淋漓之处率性挥洒,细微之处精微传神,章法自然、和谐、呼应。他植根生活,研究传统,从中获得养份,使他的书法艺术能够更丰满、更鲜活。

  我不仅能先睹为快,欣赏到陆衡各个时期创作的诗文书法作品,还有幸浏览了倾注他十多年心血的600万字宏篇巨著《正汉字》手稿。对于陆衡来说,不仅他的诗文和书法艺术正渐入佳境,他对汉文字的研究也正登峰造极。愿他孜孜追求,艺术与心灵不断得到超越和升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陆衡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陆衡自作诗《车回山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陆衡自撰文《芥舟园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陆衡自作诗《秋入花山》

  释文:为听落叶到花山,一路清风透玉关,

  品得野蔬曲鹿酒,神仙其实在人间。

  来源:微信公众号(宝典艺术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6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