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德州新闻网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学为官方统治哲学,在以孝治天下的思维模式下,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这就导致有汉一代,厚葬习俗成风。汉代墓葬不仅陪葬品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制作精美,成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界备受瞩目的一类文化遗存。
西汉早期的陶器陪葬品多以鼎、钫、盒等仿铜礼器为主,客观反映出等级观念这一时期深入人心。随着汉代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不断壮大,社会重心逐渐由上层贵族向中下层士大夫地主阶层转移,这一变化迅速反映在随葬物品的种类上。西汉中后期,仿铜陶礼器逐渐减少,东汉时期,出土的陶器以充满世俗气质与生活气息的模型明器为主,如:楼、灶、壶、勺、厕、耳杯、猪圈等,这些成比例缩小的陶制模型,成为研究汉代历史重要的资料。本文中为大家介绍的陶井,便是汉代模型明器中的一件精品。
水井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生产设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水井,可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原始农业,这就要求人类的居所相对固定,为满足这样的生产、生活条件,水井便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汉代的庄园主很有可能挖掘建造仅供自家使用的私人水井,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对于“事死如事生”的汉代先民,没有理由不将水井陪葬在墓葬中,这就是陶井形成的原因。
造型精美与神仙有关
德州市博物馆馆藏的东汉绿釉红陶井,井身为上小下大的罐状,竖切面呈梯形,井身中部和下部饰有两组玄纹,两组玄纹之间印有水波纹,从井身形状来看,应为汉代典型的罐形陶井。井口平折沿,上接拱形井架,井架顶部塑有二鸟,回眸相望,神态生动;井架上部装有轱辘,与井口放置的水斗共同组成完整的汲水工具,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汉代先民的取水方式。另外,除顶部的陶鸟外,井架两边装饰有四片叶形陶饰,此种装饰风格在东汉较为普遍,多见于连枝灯的灯盏旁,有学者推测叶形装饰物可能代表汉代通天树的神仙观念,而这件陶井顶部的陶鸟,似乎更能证明其与树有关。
汉代陶井出土数量较多,但如此精美的陶井并不多见。结合墓葬中所出土的其它文物,我们可以推测,距今约2000年前的东汉早期,在德州生活着一位较为富有的庄园地主,离世后子孙将其埋葬,并将一件制作精美的绿釉红陶井放入墓中,如今,这件陶井静静地摆放在市博物馆的展柜中,供游客研究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