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出来往西走,就能看到一片错落有致的楼盘。这就是人们心目中那个“神秘村落”——奥运村。
奥运会赛时,这里将是北京奥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成为1.6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以及7000多名注册媒体记者的赛时之家。他们将在这个村落中找到回家的感觉。
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包括运动员村、绿色家园媒体村、汇源公寓媒体村、超编官员驻地、青岛的运动员分村以及超编官员驻地和香港的运动员分村。
在残奥会期间,奥运村将转换为残奥村,承担残奥会代表团的接待任务。
北京奥运村位于北京南北中心轴北端,是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66万平方米,北部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接壤,南部至奥运主场馆。
特色
中国风吹进“奥运之家”
奥运村的公寓都是6至9层的板楼。走近每座公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楼前贴着的具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福”字和剪纸,公寓墙体上还雕刻着龙的图案,两侧种植着绿色的植物。
公寓楼的主墙面是仿北京民居常用的灰砖错缝贴,楼层阳台则以白墙、木塑条板来间隔开,营造出一种“黑、白、灰”的中国水墨画效果。
运动员的房间里,南北通透,空间宽敞,视野十分开阔。整体采用浅色调风格,白色墙壁配浅色家具和米色地砖,淡雅温馨。
房间里还有许多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小摆件,卧室与客厅均挂有篆刻与书法装饰画,凸显中国特色。
服务
贴心服务营造家的温暖 为了给运动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运动员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5平方米。奥运村还为运动员提供1米宽、2米长的床,可以满足大多数运动员的需求。针对个别项目和运动员身高、体重的特殊需求,床下方还准备了可以加长床位的脚凳。“姚明(我来编辑姚明的资料)睡的床加长后,可以达到2.4米,如有特殊需求还可以加得更长。”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和残奥村建设团队副主任于德斌说。
于德斌说,为了让运动员在村内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奥运村里每天都安排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同时根据往届奥运会的经验,村内设置了多处健身场所,村民可以参与排球、网球、台球、沙狐球等等多项休闲活动。
同时,当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时奥运村还将为他们送去贺卡,媒体记者在生日当天也会收到村里送来的生日贺卡。
于德斌表示,为了方便运动员和媒体人员上网,北京奥运村的每一个房间都设有宽带,“北京奥运会时,在村内上网是没有问题的,会非常方便。”此外,奥运村内还设有三个大网吧,网吧和房间的网络流量都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人文
处处设施设计均无障碍
考虑到转变为残奥村时的特殊要求,奥运村在室外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人行道也设置盲道,公寓楼出入口与室外道路采用平接方式,可使残疾人车从楼外能直达楼内。
奥运村内的电梯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需求,开启门宽90厘米,保证轮椅的进入并直达每层每户,电梯内还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了横式操作盘。1至3层的每套公寓均设有一个无障碍卫生间,淋浴处颇为宽敞,方便轮椅进出,同时采用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卫生洁具,还备有扶手和坐凳等。
变身残奥村只用26小时 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将于2008年8月27日闭村,残奥村将于8月28日“预开村”,8月30日正式开村。也就是说,奥运村到残奥村的转换期其实只有26个小时。
在短短26个小时的转换期内,奥运村将动用数百人的物流团队完成此项工作。转换期内如会徽等奥运会的标识也将全部更换为残奥会的标识。因此,为了减少工作量,奥运村采用了以奥运会标识覆盖残奥会标识的做法,转换期内,只要将上层的奥运会标识揭掉,露出残奥会标识即可。
环保
向世界递交“绿色名片” 奥运会时,奥运村在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居住、休闲环境的同时,还向世界递交了一张绿色、节能、环保的名片。因为它工作时需要的能源是从太阳和再生水中获取的,实现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而奥运会后,奥运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系统,每年可从太阳和再生水中获取6700万千瓦时的能量,按燃煤发电计算,可节约2.6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7万吨。
奥运村运动员样板间内的窗户玻璃看上去似乎和普通高档住宅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这是一种叫做“Low-E玻璃”的环保节能玻璃。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节约空调制冷费用。冬天,它也能有效地保证室内温度,节约取暖费用。除了玻璃外,地板和外墙采用的都是节能的保温材料,全面超过了中国现行的装修标准。
而在奥运村的屋顶花园,一排排的太阳能集热管成为了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这个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将在奥运会期间为1.6万多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奥运会后,将供应全区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据测算,太阳能热水系统年节电可达500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