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唐寅《松溪访隐图》轴欣赏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5/24 5:35:00

  来源:收藏快报  文:李笙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唐寅《松溪访隐图》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京解元等。吴县(今苏州)人。擅画能书,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赋风流,才华横溢,一生放荡不羁,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合称“江南四才子”。

  唐寅的《松溪访隐图》(见图),纸本,浅设色,纵41、横29.8厘米。画面上方款识为一首自题五绝:“松溪访隐君,直过桥南去。日暮携杖归,群鸦噪高树。”落款:“晋昌唐寅”。作者在题诗时漏掉一个“南”字,补在最后。款识后钤朱文“唐伯虎”、白文“唐寅之印”二印。

  这幅《松溪访隐图》,描绘的是一片山水之间策杖访隐而归的深秋黄昏情景。只见深秋的山野暮云四合,雾气弥漫,使远山显得空蒙迷离;近处山势逶迤,仅露一角,溪水淙淙潺缓流淌。在一片平坡之上,小溪之畔,一位前来山中访隐者返途的长须白袍老人正策杖沿溪而行。数株松树、杂树绕溪挺立,由于季节的变换,杂树已掉光了叶子,松树则枝繁叶茂,四季常青。一大群黑色的乌鸦飞过来,有的绕林翱翔,有的栖在枝头,群鸦聒噪相应,引得老人扶杖回头,驻足仰望。山林荒寒之地,秋深霜重,眼看夜幕降临,鸦鸣戚戚,云海茫茫,看到这样的画面,顿时令人联想到唐代诗僧贾岛于山中访隐者未遇到而写下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上中,云深不知处?”不禁为老者因与隐者长久的交流于日暮时才踏上归途而隐隐有些担心。画面意境荒疏,构图饱满,布局萧疏紧凑,疏密有致,与唐寅山水画尚“密”之风格有所不同。远景苍茫,近景物象密集,设色浅淡而凝重,清寒满纸,与深秋松溪之黄昏实景深相契合。作者营造一应景物均紧扣“访隐”这个主题,以松树的挺拔向上和铮铮铁骨,暗喻山间隐者的超然卓立,以潺潺溪流映衬隐者生活的纵逸旷达,以白云显示隐者的高洁品行,以老者的驻足回首体现对隐者的敬仰及流连与不舍之情。正是画中未出现的隐者令人高山仰止的洁行风范,才使得访隐者愿意为之跋涉往还于途,纵使暮云茫茫夜幕降临,很好地突出了锲而不舍寻访隐者及对隐者深相钦慕的画意精神。根据画面下方左右分别钤盖的朱文“南通吴氏收藏书画印”、朱文“思学斋”二枚鉴藏印来看,此画曾为现代收藏大家吴普心的藏品。吴氏为江苏南通人,所藏历代书画多钤“南通吴氏收藏书画印”“思学斋”“吴氏珍藏”等鉴藏印。

  唐寅曾于弘治十一年(1498)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正是志得意满时,却因会试时无辜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功名,此后放浪山水,以卖画终其一生,过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不愿鞠躬车马前”的闲适生活。这幅画林木稀少,却蔚然成林,双钩画树身,浓墨淡墨交替使用晕染点苔,分出明暗,树干苍劲,根须劲张,显得遒劲有力。山石墨线勾勒山体,轮廓分明,淡墨皴擦晕染,嵯峨立现。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尤其生动,人物着笔不多,比例虽小却形神兼具,衣饰线条自然舒展,笔墨工整,近乎吴伟的白描手法;面部虽然模糊,那回首仰望高树鸦鸣的轮廓神情却刻画得细腻传神,一股对隐者的敬仰之情跃然纸上。唐寅爱写诗,在他的很多画作上都留下自己创作的题画诗,切合画意,为作品平添出几许亮色。唐寅的山水画,大多是高人雅士山林隐遁的主题,这与他年轻时不幸的科场遭遇是有关的。在这幅画上,作者的题画诗紧扣画面,诗画融通,相辅相成,既共同传达了画旨,又是自己内心深处无求功名、闲适乡居、任逸不羁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作者对隐士优游林泉、飘逸旷达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为文人中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我国古代有很多隐士选择了远离名利、鲜问世事、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修身洁行,自得其乐。唐寅的这幅《松溪访隐图》,可以称得上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6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