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1973年
1、《汉宫春晓图(仇英)》
1973年6月20日及7月18日发行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94)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古画邮票一组。该邮票全套十四枚,分上下两辑发行,每辑包括联刷图一组及特写图二枚。其中联刷图二组为原图长卷,每组风格独立,二组相连更能尽览原图全貌。另取原图中较为突出的浇花、弹琴、弈棋及扑蝶等四种动态作特写介绍。上辑七枚,除伍圆及捌圆两枚为浇花及弹琴两幅特写外,其中壹圆五枚则是描绘原图右半卷的联刷图。下辑七枚则为奕棋及扑蝶两幅特写与描写左半卷原图的联刷图。
该画原作为绢本设色,手卷。纵37.2厘米,横2,038.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有两处出现琴。第一次出现时在轩内的女乐一组中,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乐器者,有持笙登级者。其中一红衣女子正从琴囊中取出一张古琴。第二次出现就在不远处的阶下六入围观地下一摊花草,同作斗草的戏,其余两人正匆匆赶来。上方门内两人却罢琴卧塌读谱,旁边有一谱架,琴为黑色仲尼式,画面精美之极。
2、《携琴听松图(仇英)》
1973年8月15日台湾*** 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95)《明人扇面--折扇》古画邮票,一组四枚。选用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朝四位画家项德新、孙克弘、仇英及沈周所绘的墨竹、花卉及人物折扇扇面为图案,全张上端加印“扇面古画邮票”六字楣题。
其中第三张为面值5元的明代仇英人物《携琴听松图》。
该画原作为泥金设色纸本,扇画。纵17.1厘米,横51.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右侧绘两株挺立的长松,当面一枝,转辗直下,自左反折向右,取凤舞蛇惊之态,此仇唐二家树法妙处。下覆石坡,一高士倚坐石间,人物衣衫线条柔畅,表现出文人隐士的乐观和闲雅。高士虽坐床间石岩凹处,姿属隽秀,石后间以苦竹,以绿点杂树以为陪衬。一童携琴而立,半隐松后,使人物得隐现的变化。面对高士又作一太湖石,块面相承,得突兀之姿。石后槐树岐分左右,低桠若与垂松相承,如此则使全图意趣,在树的承合与人的视线间交互流动。以白粉染高士衣,得画龙点睛之妙。
3、《蕉阴琴思图(沈周)》
1973年8月15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95)《明人扇面--折扇》古画邮票,一组四枚。选用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朝四位画家项德新、孙克弘、仇英及沈周所绘的墨竹、花卉及人物折扇扇面为图案,全张上端加印“扇面古画邮票”六字楣题。
其中第四张为面值8元的明代沈周人物《蕉阴琴思图》
该画原作为纸本、设色,扇面。纵16.6厘米,横50.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左上题诗曰:“蕉下不生暑,坐坐千古心。抱琴未须鼓,天地自知音。长洲沈周。”
画中一玲珑的太湖石假山,老硬厚重,一株芭蕉葳蕤而倚,舒展自如,反叶为浅绿,正叶转青,或正或反,虽不繁复,却变化万千。芭蕉叶下坐一长衫高士,独坐叶下,合手拥琴凝坐,表情若有所思。平台侧以深赭染,台上则略入石绿,已生夏意。笔简意骇,细细品之,回味无穷。
(二)1975年
4、《春市图(丁观鹏)》
1975年2月25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清代丁观鹏的《春市图》古画邮票,全套八枚,包括联刷图一组五枚及特写图三枚。
其中联刷图为原图长卷,面值均为壹圆;另撷取图中较为突出的人物,分别表现新春亲友晤面,互相揖拜;孩童购买花炮玩乐及江湖人耍猴玩艺等三种动态,作特写介绍。
原图又名《太平春市图》,绢本手卷,纵30.5 厘米,横235.5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卷描绘新春时节乡间欢乐的景象,游人熙攘喜气洋溢,画工精细,色彩雅丽。乡人互相打躬作揖,摊贩卖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货郎,跑旱船,瞎眼看相人,戏棚上演掌中班傀儡戏,货郎担,鸟鱼挑摊市贩,竹篱人家,松树桃竹,画得非长生动而逼真。
松树下文士席坐品茶闲聊,朱漆托盘内置有紫砂大壶与青花碗,盛装泉水则用绿地花卉大壶、茶铫。挑夫担子盛放糕点使用的是青花与描红龙纹碗、盘,均是乾隆时期宫廷用器,可知街上买卖艺人都是由宫中侍仆所装扮。
卷首即绘有一童子抱琴,粉红色的琴囊极其鲜艳亮眼。
(三)1976年
5、《音乐邮票(琴)》
1976年2月11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122)音乐邮票(65年版) 一组四枚。
为发扬国乐,由中华国乐会推荐之琴、瑟、竖箜篌及卧箜篌4种乐器为题材。
其中第一枚为面值2元的琴:琴为中国最古弦乐器,传为公元前29世纪伏羲氏所创,初仅5弦,周时增为7弦,古书记载尚有9弦之中琴与27弦之大琴,但传世之琴均为7弦者。今人多称之为古琴,与古筝并称。
其实台湾这一整套音乐邮票共发行了三组。
除了上述这第二组外,还先后于1969年发行了(专57)音乐邮票,包含笛、笙、琵琶及筝四种乐器;以及1977年发行了(专132)音乐邮票,包含三弦、洞箫、扬琴及排箫四种乐器。
(四)1981年
6、《宋人百子图》
1981年11月12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174)《宋人百子图》古画邮票,以五枚横连联刷分印二行,全套共十枚,每枚面值均为2元。
原图又名《长春百子图》,绢本设色,长卷。纵30.6厘米,横521.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描绘春、夏、秋、冬四时百童嬉戏情景,有荡秋千、骑木马、下棋、捉鸟、钓鱼、划船采荷、绘画、弹琴、观画、扑蝶、赏鱼、斗蟋蟀、戴面具、捉迷藏、踢球等游戏。户外庭院,四季景色分明,孩童尽兴玩耍,个个天真活泼。旧传为北宋苏汉臣所作。
其中第六枚邮票中画有两棵梧桐树下,一着浅色衣裳的童子端坐于石桌之前,琴前置一香炉。净手焚香后,童子正在神情专注地操缦抚琴,面容愉悦,按音的指法清晰可见。旁边栏杆前一着褐色衣裳的另一童子坐于红凳之上,正在认真地侧耳倾听,仿佛陶醉于琴音之中。笔者认为这也许是中国书画史上描写知音体裁最早具有卡哇依风格的传统作品。
(五)1984年
7、《宋人十八学士图·琴》
1984年8月20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专210)宋人十八学士图古画邮票,全套4枚。
《宋人十八学士图》原画共四幅,绢本、设色,均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三幅为一个画风,系同一人所绘,最后一幅后人仿作,补齐十八学士之数,分别描绘士大夫行乐于琴棋书画的神情。笔力苍劲,古趣盎然,均无款。一说是“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所绘,另一说是明人风格,当属明代画作无疑。今按旧说仍为宋人(佚名)作品。
唐太宗起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旋收卒,复召刘孝孙补之,命阎立本图象,褚亮为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时人倾慕,谓之登瀛洲。
其中面值2元图案之琴。原作纵173.5厘米,横102.9厘米。此幅系宋人仿作,画学士四人围几而坐,另一学士抚须而立,温文儒雅,神情泰然。一童子正在凳上解开琴囊,意欲为主人取琴而奏,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园中松树挺立,芍药盛开,尚有两只孔雀闲立。全图设色雅正,用笔精工,堪称佳作。
(六)1993年
8、《玩古图(杜堇)》
1993年8月14日台湾***交通部邮政总局发行(纪241)《玩古图》古画小全张,以纪念在外贸协会松山机场展览馆联合举办的1993亚洲国际邮票邀请展。全套共四枚,每枚面值均为5元。
原图绢本设色,纵126.1厘米,横18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中描绘滨水庭园一角,两名士人在硕大屏风前赏鉴长案上的鼎彝古物,前方女童持扇扑蝶。右上方的桌上一仕女正在朝斜后方解开琴囊,另一仕女在准备香具。桌角迭放两函书,一行册页和三卷画,左下角的童子手提棋枰,肩扛画轴正向她们走来。
(七)2004年
9、《听阮图(李嵩)》
2004年8月6日台湾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为纪念“中华 2004年全国邮展暨国际邀请展”在台湾大学举行,发行《故宫听阮图古画》邮票小全张1枚。
《听阮图》绢本设色,横104.5厘米,纵177.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传为宋代李嵩(浙江钱塘人)所绘。本图园中高木奇石,枝叶掩映翁郁,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石桌上瓶、尊、爵、如意……应有尽有。书函旁置放有一张古琴,外套有素雅的琴衣,深色绳带所系。其实笔者认为此图最为准确的名字应该是《停琴听阮图》。旁有仪态娇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随侍。人物线条流畅,绘法近似明代画家杜蓳、唐寅。床面为藤编软屉,透气适合炎夏使用;床榻上置有直搭脑交椅式躺椅,没有腿足,供坐时后背依靠的调节式活动支架,一般适合在床上或席上使用。榻前方形香几有束腰、直腿、下为如意足、托泥。此方几造型与床榻成组用以承放香炉。
(八)2007年
10、《十八学士图(宋徽宗)》
2007年9月21日台湾邮政发行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古画邮票,一组十枚,面值均为五元。是项邮票系以上下各五枚二行联刷方式精印,构成全幅画卷,邮票全张由一组十枚邮票组成,为求邮票构图之美观及完整,共有四种大小不等的票幅。
该长卷、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550.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绘典型的文人酬应,内容包括游园、赋诗、奏乐、宴饮、戏马、观鹤,气氛热闹欢愉。画面人物、亭台、器物,笔致细腻,树石、溪山典丽妍雅。
其中第六张邮票中乐队右下角有一人正在弹琴。
来源:集邮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