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敦煌研究院解读古老“童趣”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6/2 10:13:00

中国新闻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麦积山133窟北魏小沙弥。麦积山石窟供图

  麦积山石窟里微笑的“北魏小沙弥”,莫高窟第217窟的壁画“童子叠罗汉”、第329窟壁画“汉装童子”……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敦煌研究院当日披露了壁画中保留的丰富儿童游戏图像,解读石窟中的儿童趣态,还原了中古时期儿童游戏的生动场景。

  放假时,约上三五好友,古时儿童步入林间或田园,共同开启探索之旅。莫高窟第9窟的童子骑竹马图中,童子双手持绿竹,调皮耍闹。莫高窟第217窟则描绘的是盛唐时期,4位童子正在和伙伴跃跃欲试“挑战”叠罗汉这一高难度动作的嬉戏场面。击球童子的画面则出现在榆林窟15窟的壁画中,左手持球,右手拿杆,乘坐莲花宝座的童子正与同伴打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麦积山142窟北魏母子供养人。麦积山石窟供图

  当然,“希望早点放学放假,是古今学童的共同心理”。这在敦煌文献P.2622《吉凶书仪》提及的词句“竹林清郁郁,伯(百)鸟取(趋)天飞,今照(朝)是我日,且放学生郎归”中得到印证。

  除了耍闹,识字、习字是古往今来学童的“每日必修课”,他们都靠着这样的方法练就了基本功。唐代学童习字,基本日日不间断。不少敦煌文献的背面,都有学生习字,习字的底本有《千字文》《百家姓》“上大夫”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学堂。莫高窟第468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与此同时,麦积山石窟也披露了古时萌娃的“童趣”。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时期规模最宏大的泥塑和壁画艺术宝库,在一幅幅凝固的历史画卷中也保存有许多关于儿童的内容,再现了当时世俗信众与佛教弘化之间的故事。

  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莫过于第133窟9号龛的北魏小沙弥,他面容清秀稚嫩、憨态可掬,嘴角边一抹会心的微笑让所有观瞻者遐想万千,仿佛是感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亦或是想到了与伙伴们嘻戏时的开心之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聚沙为戏。莫高窟第23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除以身许佛外,麦积山石窟还保留有许多反映世俗佛教信徒携子礼佛的场景。如北魏第142窟正壁主尊坐佛右壁坛台上尚存一组影塑造像,一位头戴笼冠、褒衣博带,面带微笑的母亲一手持法器,一手拖着自已的儿子,向佛虔恭而立。孩子上穿窄袖袍,下着裤褶,外套裲裆衫,左臂贴膝下垂,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相衬的成熟,应为常年受佛法教诲熏陶的结果。从装束上看,母亲为汉装,儿子为胡服,体现出当时秦州地区胡汉交融的历史风貌,亦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影响。

  麦积山石窟中的西魏第123窟的童男、童女反映出另一种生活:窟内正壁为释迦佛,其两侧为二胁侍菩萨及阿难、迦叶,左壁为维摩诘,右壁为文殊菩萨,门壁两侧分别为胡装童男、童女立像,顶部彩绘圆莲及飞天,以三维空间形式展现出《佛说维摩诘经》的意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击球童子。榆林窟15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麦积山石窟解读称,从古至今,父爱的厚重和母爱的慈祥都会给孩子留下最深的记忆,这些凝固在古窟壁面上的形象仿佛在述说着每个孩子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风雨和阳光,快乐与悲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进,地球上不同肤色的孩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当我们漫步在历史长廊中回顾这一历程时,祝愿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

  时光飞逝,童心未泯。“成年人在今天,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唤醒内心深处的童真。只要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你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的你,一定会拥有快乐无憾的一生。”敦煌研究院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7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