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洁 来源:CPI
6月7日,李云中老师做客中国集邮总公司,介绍了他设计的《屈原》邮票的过程并回答了有关邮票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坐在面前的李云中老师帅气、爽朗、随性,谈笑中不难看出李老师除了热爱绘画,还是个爱书之人,每次作画前他都要大量阅读相关的历史典籍,再用自己的理解去描绘人物。
此次李老师与《屈原》邮票结缘,也是一种必然。李老师有过设计《玄奘》邮票的经验,再加之这次时间紧,任务重,从开始约稿到定稿差不多整2个月的时间里,李老师重新作画就有3次,最终将《屈原》邮票呈现给大家。据李老师自己说,两个月内他瘦了将近10斤,经常在半夜有灵感时作画,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屈原》邮票是中国邮政继《关公》《包公》《诸葛亮》《玄奘》之后发行的第五套传奇人物邮票,两枚邮票分别借屈原的两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离骚》和《天问》表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设计这套邮票的难度非常大,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解的屈原形象。在设计最初期,李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主要想表现屈原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那种洒脱的精神和气质,并不想让屈原看上去愁眉苦脸,所以据他介绍,《屈原》邮票第一稿中屈原比较像个神仙,特别的潇洒。但是他的这种理解可能与百姓心中理解的屈原不太一样,大众心中的屈原可能永远都是一脸正气、严肃的样子,邮票创作中要充分考虑大众的审美,所以李老师在后面的创作中结合了多方面的意见,又画了第二稿和第三稿,并做了很多次小的改动。
第1枚邮票“忧歌离骚”描绘了屈原案边执笔,若有所思,案上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案边是菊花、兰花等古代象征君子的花卉,借喻屈原高尚的人格。背景是屈原在《离骚》中描写的驾龙车出游的场景,凤凰开道,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
第2枚邮票“求索问天”描绘了屈原投江前的悲愤忧郁,乃至绝望、仍不愿与卖国求荣者同流合污、绝不屈服的形象。邮票画面上,屈原披头散发,一手指天发问,一手抚剑,行走在江水之上,花白的须发,展现了他因怀才不遇而无力挽救祖国的沧桑和悲愤之情,背景是日月星辰。
小型张“屈原像”以屈原站像表现了其上书言国是的形象,屈原修长的身躯,腰佩宝剑,穿戴整齐,须髯飘拂,表情凝重地双手捧着竹简,小步向前准备上书君王。小型张背景是古代典型的海水纹饰,体现了屈原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李老师透露在这套邮票设计中细节很重要,包括屈原的服饰、配饰、器物、案几,这些东西都比较考究,因为邮票本身要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创作前,包括李老师在内的设计团队要翻阅很多资料、做很多功课,对屈原本人要做深入研究。有些记载非常难找,但他们还是要尽最大努力原因历史资料中的样子。李老师风趣地说,他们找的资料都可以写一篇毕业论文了。邮票中多次出现“水”元素,并不是简单地表示屈原最终以投江结束自己的生命,水在楚国人心中很神圣,有家乡之意,屈原是爱水之人,他把水当做自己的家,最后选择投江自尽也是表达“回家”的含义。邮票创作中这样的细节之处很多,而李老师又非常喜欢推敲细节的工作,创作中他与李可心老师反复讨论屈原所戴的冠的样子、发型的样子、甚至袖口的样子,甚至在颜色的确定上都要反复推敲。就如前年李老师创作的《玄奘》邮票时一样,当时一个执笔的方法他都要反复推敲。李老师表示虽不知道屈原长什么样子,但是可以负责任地说屈原的服装、配饰等一些画面中的细节,在本套邮票中还原程度达90%以上。这也是李老师在创作邮票时的一个宗旨:“我在创作邮票时必须要尊重历史,对未来负责。虽然创作过程辛苦,但是这样做事情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