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上海观察
“上海要打造文化品牌,那么海派文化最好的财富,我觉得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上海市文明办、普陀区文明委联合举办的“海纳百川 文化之申——上海城市符号与城市精神”系列讲座第三讲日前在苏宁艺术馆举行。讲座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研究中心主任朱刚向听众讲述了“刘海粟的海上艺术情愫”。
刘海粟是海派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是一位驰名中外的画家,也是一位毕生奉献给艺术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为现当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人才,朱屺瞻、程十发、潘玉良等都是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抗战期间,他在东南亚举办各种义赈活动,用来支持国内抗战斗争。
朱刚说:“刘海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是上海是刘海粟艺术的策源地,上海哺育和造就了刘海粟,而刘海粟也用自己的才华和作品回馈了这座城市。刘海粟先生身上体现的这些品格,他绘画的艺术作风,表现的风格,都和上海城市精神非常契合,他是海派精神的一面旗帜。”
17岁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专科学校
1896年,刘海粟生于江苏常州,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从小母亲便对他严格管教。朱刚在现场展示了一张刘海粟儿时的课程表:“他6岁时就开始学三字经、千字文、杂字、四书,还写毛笔字,刚开始只是描红,描着描着,调皮的刘海粟就不愿意照着上面写了,胡乱自己放开写了。”十岁时,刘海粟已经开始学经史、西学、民乐论、天演论等知识,即便是在上海求学绘画的时候,他也常去外滩找这类书籍阅读。“刘海粟14岁来到上海,跟随一个名叫周湘的人临摹绘画。在学画的同时,他还会跑到外滩去看一些外文书、画册,也会买一些画册回来自己临摹。现在有许多人觉得刘海粟早期的画和印象派差不多,其实就是从这些画册上面学到的。” 半年后,刘海粟觉得一味临摹画作,始终难以有长足的进步。于是,他回到常州自己办学,但当时鲜有男孩子报名绘画。“封建社会将绘画当做末流技艺,只有一批女孩子,他的表姐表妹们陪着他玩,有点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的那种感觉。”朱刚幽默地打了个比方。
1912年,刘海粟和画友在上海正式创校办学,创建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正是因为年少时阅读了大量西方启蒙思想的书籍,受此影响,他希望开通过办学让国家强盛,希望通过艺术力量的传播对社会进行改良,启蒙民众的心智。”他们在乍浦路8号办起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学校迁到了南京,改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开办的时候,刘海粟便拟定了宣言:他并不否定东方固有的艺术,而是将东西方结合起来。“他要通过艺术来惊觉一般人的睡梦!”朱刚说,“尽管当时人们对他的抨击十分猛烈,觉得一个17岁的小毛孩办学简直是天方夜谭,且美术之学根本不登大雅之堂,甚至连刘海粟的老师周湘也出面攻击他们,说他们都是讲习所不合格、被淘汰的学生。种种争议和压力从四方袭来,但刘海粟最终还是坚持下去了。”
据朱刚介绍,刘海粟创办的美术专科学校,其意义重大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男女同校观念的创举,时间稍早于北京大学;其次,美术学校引进了裸体女模特。“裸体模特在现代美术学院是很正常的教学课程,尽管当时有五四新运动的背景,但却不可能通过一场疾风骤雨,就席卷了中国人根深蒂固了上千年的封建残余,所以让一个女子当众给人做裸体模特,还是很困难的。”再次,学校首创写生课程,改进了中国画以临摹为开始的学习方法。最后,刘海粟还创办了国内第一本专门的美术杂志。“刘海粟先生的思想,是教育必须和社会紧密相连,这也是极具开创性的。他主张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培养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教学生绘画、美术,还要教育学生做人之道。”朱刚总结。
“我就是艺术的叛徒!”
上海美专开画人体模特之先河,使得刘海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一开始,学校招不到模特,经常是来的时候说得好好的,签约,有合同,还有不少报酬。但一进教室让女孩子脱衣服,她们就逃跑了。”因为找不到人,学校最后只找了一个小孩,但因为小孩没有肌肉,无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只能作罢。“后来,刘海粟便给这些模特做思想工作,我们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为什么到了教室临阵脱逃呢?哪怕赔款也要跑。真没有必要!最后,总算有一个青壮年男子登上了模特台了。”1915年,在美专的作品展览会上,由于陈列了人体习作,刘海粟受到某女校校长点名的谩骂,称刘海粟实为“艺术的叛徒”。可没想到,刘海粟听后哈哈大笑,他说:“我就是艺术叛徒啊!在北京办展览的时候,我办的是油画展,因为当时中国都是画国画的,有人骂我是艺术的叛徒,但我觉得这挺好的,艺术就要有叛徒。”
刘海粟的绘画作品中,既有油画也有国画,但朱刚认为,油画作品更能代表刘海粟的艺术成就。“他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国最早的油画是欧洲传教士到清宫里画的,但让中国油画真正走向世界的,应该说就是刘海粟这批中国人。刘海粟去欧洲游学的时候,学习了印象派、写实主义等各种风格。他和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也有接触,所以他的作品吸收了各方面的特征和长处。”朱刚还将梵高与刘海粟画的向日葵拿来比对,尽管在颜色运用上有些许区别,但基本的造型、用笔、方法都是一致的。
抗战时期,上海沦为孤岛,当时的刘海粟在教育界、艺术界、美术界都具有相当影响力,汪伪政府专门派特使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海粟自然不愿意,便决意下南洋。离开之前,他留下了一幅主题画——《四行仓库》。“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苏州河边上,800勇士孤军奋战。日本人没有想到,本来以为很快可以攻破的地方,却遇到了楼内800壮士,当时有一个女孩子从苏州河南岸拿了一面旗帜游到北岸,守卫的士兵们把这面旗帜插在楼顶上,市民都觉得很振奋。刘海粟正是在四行仓库对面的楼上完成这幅作品的。”从这部画作有力的线条和色彩搭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刘海粟当时的心情,作品后来在《申报》发表,有人评论:“全部颜色的悲壮,手法的严肃和沉着尤其常人所能及。”
下南洋期间,刘海粟办展览,办讲座,组织募捐,支持前线的抗战。“先生的人生故事和家国情怀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缩影,以上海美专和刘海粟为代表的海派文化也是上海文化品牌中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朱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