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孟繁聪:一门翰墨香、父子两画家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6/30 15:59:00

孟繁聪:《岳飞》邮票及《近代民族英雄》邮票设计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门翰墨香、父子两画家,温籍著名画家孟庆江是如何让儿子用画笔来绘人生梦想?

小不点,白纸上期待色彩

1971年,孟庆江的儿子孟繁聪出生。由于工作关系,聪儿刚满100天就被爸爸送到温州老家农村;直到5岁,才接到北京在孟庆江身边生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100天到5岁,正是孩子启蒙的关键时期。自己不能伴随孩子身边,孟庆江坚持“遥控”没有缺席儿子的教育,坚持孩子成长的环境有斑斓的色彩。

每年,他都寄来几十张年画,叮嘱温州的阿姨让孩子一抬头就能看到;他要求收音机一直放着音乐。“希望他在悦耳的声音中长大。”孟庆江说,儿童早期教育不要传授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家风环境。

等孩子来到北京,孟庆江欣喜地和儿子一起寻找生活的美:傍晚,父子俩从幼儿园回家,一路欣赏夕阳红晕;路过菜市场,选个漂亮的西红柿作绘画的素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孟庆江给儿子唯一的功课是听睡前故事。为此,他重读各种章回小说,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章回。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聪儿听得不过瘾,不知不觉开始画出来:孙悟空、神笔马良、解放军……儿子渐渐开始用画笔,记录父亲向他描绘的世界。

两地书,记录孩子成长

5岁的儿子,开始像父亲一样喜欢涂涂画画。不管画得如何,父亲都悄悄地保存了起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那时,孟庆江夫妻两地分居,他每天写日记,保存孩子的作品,每过一两个月都拍生活照……两夫妻在书信往来中,分享聪儿成长的快乐。这些文字和图像的记录,不仅保存了孩子成长的轨迹,也让这个家温情地联系在一起。

孟庆江回忆,关于孩子的教育夫妻曾经有过讨论,最终统一了家教方法。6岁发表作品、8岁参加画展、小学当上班长、初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儿子绘画天分很早崭露头角,但家长很少当面表扬;当电视台、报纸要来报道神童时,他更一概拒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他绘画的时候,我不表扬,但是把他的画和自己的画一起裱起来挂在墙上,他就很开心。”希望儿子青出于蓝的父亲,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儿子不止步于幼年小小的天分,而是能对绘画产生真正的兴趣。

孩子,

让父母获得成长

“家教、家教,听起来教育对象肯定是孩子,其实不应这么片面理解。”孟庆江在“家风记忆”里总结,孩子有不少地方值得父母学习,要想教育有效,父母首先要成长为榜样和旗帜。

孟庆江的聪儿,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央美院、在东京中央美院深造,并受聘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艺术总监。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孟繁聪用“很轻松”来点评父亲的教育,他是在父亲自发的引导下成长的:“父亲很严厉,不怒自威,如果犯错他的威严也已经在慈祥的话语里面。”

事实上,孟庆江对为人品格、社会责任的理解也是从小受家庭的感染。而他对理想、对事业、对社会的态度,自己为人处世的条理,则又潜移默化影响了儿子。他尤其反对那种围着父母围着子女转的现象,“父母越是失去自我,孩子也不独立。”所以,他坚持聪儿从小就自己上下学,自己骑车去少年宫,他对儿子强调最多的是“放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家风家训,孟庆江说,这是祖辈、父辈、我辈、儿辈代代传承的实践中体味出的经验,他正是在对儿子的“跟踪培养”里,成功历练了自己,成为社会中更有价值的一员。

来源:集邮本子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