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 杭州日报 文:胡慧媚 陈友望
“金石书画”第三期,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展览共分碑帖、书法、绘画、篆刻四个单元,其中碑帖单元展品,为海日楼旧藏专题。
不可忽视的海日楼碑帖收藏
海日楼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家沈曾植(1850—1922)的斋号。与沈曾植近世以来声名日隆的学问、书法相比,海日楼的收藏却鲜为人所知。而其南宋拓《姑孰残帖》、初拓隋《宁贙碑》、明拓唐《圭峰定慧禅师碑》等,从版本角度看,均可列入善本之列。
这些拓本上多有沈曾植批校题跋,内容或评其书法优劣,或考其版本源流,或校其笔画差异,有的还是借来善本校勘后所记。作为晚清书坛碑帖融合实践最为成功的代表性书家之一,沈氏“专用方笔,翻覆盘旋”(沙孟海语)的创作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比较而言,碑帖题跋带有明显日常书写性质,往往别具风味,向我们展现了沈氏书风的另一侧面。
“海日楼旧藏碑帖”专题,选刊了浙江省博物馆藏拓本五十二种,上海图书馆藏拓本五种,嘉兴博物馆藏拓本一种,共计五十八种。
沈曾植的“金石朋友圈”
当然,沈曾植本人获赠的拓本也不在少数,本卷收录的海日楼藏拓中,即有多种出自友人所赠,借此也可窥当年海日楼“金石朋友圈”之一斑。
同光年间的北京金石藏家,公认以潘祖荫为翘楚。大盂鼎铭文拓本轴,即为光绪十六年在潘祖荫滂喜斋中宴毕后获赠之物。大盂鼎是潘氏青铜器收藏中的第一重器,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同治十二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后转赠潘祖荫。据叶昌炽所述,此鼎归潘后,拓本颇不易得。海日楼藏此本的获赠时间是在光绪十六年。
此外,还有罗振玉所赠拓本二种:曹魏皇女墓记残石、北魏张安姬墓志,均有罗氏题跋;东汉孔彪碑、北魏刁遵墓志拓本册,前后有陶濬宣题签及观款;宋黄庭坚、欧阳修三游洞题名拓本横幅,系黄绍箕赠本,有黄氏长跋;晋桓仪长子墓砖拓片轴,此砖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昌出土,由时任江西巡抚的吴重熹(吴式芬之子)手拓见赠,有沈曾植题跋二行,皆可谓当时海日楼金石交谊之见证。
作为沈曾植早年的金石至交,袁昶对沈氏的学识与鉴赏眼力,颇为服膺,视之为“今之杨南仲(北宋金石名家)”,又戏谓之为金石、古书中之“包打探”,从中也可见沈曾植的收藏鉴赏之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