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明代的活化石:贵州屯堡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7/30 9:3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贵州屯堡照片 谢赤缨 黄芳/摄

  导读

  贵州屯堡,从族群到文化,本是明初出于军事和政治原因,从中原移来的一枝一叶,然而由于到贵州后便遗世独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到了中原已经不舍昼夜地流逝600多年后,相对封闭独立的贵州屯堡及其文化,反倒成了明朝的活化石。书写这600多年独特的一脉历史,我们从中会得到独特的领会和感悟: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变革,关于保守,关于大浪淘沙,关于遗世独立……这些主题都会乱麻一般在脑海纠缠,给人无尽的人世况味。

  ------------------------------------------------

  一、屯堡的缘起

  开疆拓土,守土有责,是历代帝王的军魂。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北伐中原,结束蒙元统治,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然而,朱明王朝的疆域并不辽阔,无法与称雄一时的元朝相比,较之汉唐也见绌。明朝鼎盛的永乐时期,国土面积约710万平方公里,汉朝盛时1050万平方公里,唐朝盛时1240万平方公里。

  明初,元帝北狩,占据北方;东北是女真族的地盘;西北是东察合台汗国;盘踞西南的是效忠元朝的梁王以及众多部落。贵州安顺,元末曾属占据四川和重庆的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国。

  朱元璋开疆拓土,除了北伐之外还想西征,把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版图。

  元朝时,中央政府在全国设立行中书省,这是我国设省的初始。那时贵州并没有建省,贵州的地盘分属邻近的四川行省、云南行省、广西行省和湖广行省。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修建了一条从东到西的驿道,成为中原通往贵州和云南的大动脉。

  洪武十四年(1382年),为除掉心腹之患——据守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把匝纳瓦尔密(这里是走向末路的元帝国的一块飞地)。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统率步兵、骑兵30万讨伐云南。抵湖广后,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胡海率5万人,经由四川永宁向乌撒(今贵州威宁县)前进;一路由傅友德带领,从湖南沅州、辰州直驱贵州,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黔中普定,即今日安顺。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安顺“襟带楚粤,控制滇蜀,地踞省城上游,为滇南孔道,真腹地中之雄郡也”。安顺处于联接中原与云贵的交通线上,乃进出云南门户之咽喉。当梁王失去作为屏藩的安顺,驻守在云南东大门曲靖的元军已然无险可守。

  明军11月下普定,12月进入云南曲靖。在南盘江的一条支流白石江畔,决定云南前途的关键一战,明军完胜。绝望的梁王和部分臣属跳入滇池,自杀身亡。

  为防止梁王残部反抗,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决定设置贵州卫所,开始设立屯堡,以百户为屯,千户为堡。以军屯为主,控扼交通要道,保证驿路畅通,永保西南太平。洪武十五年正月初七,命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组建贵州都指挥使司。在贵州境内建普安卫(今盘县)、尾洒卫(今晴隆)、普定卫(今安顺)、黄平卫、乌撒卫(今威宁)、水西卫。

  何谓“卫所”?据《明史·兵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率5600人为卫,1200人为千户所。所设总旗2,小旗10,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

  屯兵戍守,令士兵开垦田地,就地屯种,军粮自给。移民之屯田、屯商,免三年租税。这种屯兵制度,不仅巩固中央军事布防,还能缓解中原地区人口密集、耕地不足,边远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之困。

  密集的卫所设置,迅速改变了贵州的政治形势。

  高峰时期,贵州“寓兵于农”的卫所设置到二十九卫,为西南各省之冠(四川地域辽阔,只设十七卫;云南为边陲重地,辖地亦广,也只设二十卫)。大大小小的军事据点分布贵州,明朝在贵州的布兵可谓用到极处。

  以卫所、屯耕为先导,局面稳步打开。贵州《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永乐十一年(1413)设贵州布政使司,至此贵州建省,成为全国十三个布政使司之一,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的军人及家眷,在贵州安顺、平坝、镇宁,聚族而居,垦田为生,形成大小屯堡。

  贵州1413年建省时,面积小,人口少,贵州北部播州(今遵义)地区受辖四川。到弘治十五年(1502),贵州民户4万余户,人口为25万人。朱元璋把16万至20万大军改为屯兵,常驻留戍贵州,可见屯兵之重。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大浪淘沙,疾风化石。贵州安顺地区300多个石头屯堡村寨,大都保存下来,成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见证600年大明帝国军魂,见证贵州建省的历史因缘。

  二、遗世独立

  悠悠600年,数不清的朝朝暮暮,看不尽的大江东去,明朝征南大军及家眷带来的中原和江南文化,与贵州当地文化融合、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就此成形,是历史、地理、军事的特异遗存和瑰宝。

  语言:经数百年变迁,屯堡居民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和江南语音的一些特点。

  服饰: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

  食品:屯堡人惯用易于储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当年便于征战给养的特性。

  信仰:屯堡人与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

  民居:屯堡人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安顺地区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婚姻: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子。

  戏曲: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富于汉族征战特色。

  ……

  贵州屯堡文化浓厚的明代遗风的成因大抵是:

  安顺地区地处贵州中部,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中原、江南相近,适宜民居。

  安顺地区海拔1100米左右,延绵不绝的峰林峡谷间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坦盆地。平坝,这个县的得名,就是它得天独厚地拥有4块面积超过万亩的坝子。安顺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这种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植被多样,土壤肥沃,与中原、江南相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生长较快,尤其是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主要作物大面积种植。有的一年两熟,土地的复垦率较高,因而这里一直都是农业主产区。山地鞍部有泉水出露,便于生活和灌溉使用;房屋建在山腰地带,离田坝较近,劳作方便。加之安顺地理位置带来交通方便,适合移民生活居住。由于常绿植物多,全年葱郁,能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便于军队驻扎防卫。在安顺这片土地上,密集的屯堡群落,成为西南一带屯堡最集中的地方。徐霞客游至普定卫(今安顺市)对所见颇为赞叹,在其《游黔日记》中写道:“城垣峻整,街街宏阔……市集甚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今,中原、江南卫所,乃至天津卫、广州卫的特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安顺平坝还维持、保留着中原的风俗习惯。集团移民、风俗传承,有超稳定性。

  其次,明朝执行的是世袭军户制。一个家庭一旦被编为军户,其子子孙孙就只能有一个职业——从军。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建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赴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正规军队需要换防。一份对大明的效忠,换来固定的土地和家园。整体性的同在异乡为异客,导致一种大异客即大老乡的文化认同,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乡亲”紧密联系在一起,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生活形态。《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里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第三,民国《安平县志》卷五称:“屯堡(人),即明洪武时之屯军。”故“屯堡”之名似为“屯军”与“堡兵”各取一字的简称。推行屯田制呢,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个大姓来设屯建堡。朱元璋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是最佳选择。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延绵的历史与光荣,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发挥了固化作用。

  同时,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婚姻观讲究“门当户对”。屯堡人不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这种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自为一脉,自成一体,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凝聚起来,保存下来。

  屯堡人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功臣。对土著民族,他们是征服者、占领者;在填南移民中,他们是先驱者、开拓者。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居高临下,歧视当地民族及后来的商屯汉人。这就有点像上个世纪中国独特的各种“大院文化”,乃至后来的“三线工厂”。

  三、石头城

  屯堡建筑依山傍水,就地取材,注重防御功能——屯堡村寨与其他村寨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军事防御作用,以军事防御为目的,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分布在山野林间。屯堡人就地取材,以石为主的建筑材料,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致,构成安顺屯堡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在村寨四周砌有围墙,整个民居坐落在石头砌成的坚固高耸的围墙内。屯堡民居的建筑主次分明,其构架均为穿斗式木结构,靠木屋架承重,石墙起维护作用,内部间隔和门窗为木板,窗棂上有装饰,用薄石块盖屋顶。四周墙壁均有枪眼和观察孔。道路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易守难攻的防御建筑群,整个村寨也成为石头的世界。

  安顺盛产天然石材,各种板材、大理石、花岗岩,广泛应用于城堡、民宅、道路。在安顺,一个屯堡就是一座全然的石头城,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纯粹石头的房屋。

  屯堡建筑,放眼望去,石头的房,石头的路,石头的墙,高的、矮的、远的、近的,全是石头的灰白色连缀成,错落而有致。走进屯堡人家,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子,石头的碓窝,石头的水缸……屯堡民居生活于一个石头世界。

  这大约是远道而来的屯堡人与贵州最“亲密的接触”,最接贵州地气,与贵州地域最具象征性的相融。

  从历史上看,屯堡是为御敌所建。现在屯堡村寨中,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无数屯堡连缀成一个防御体系,屯堡民居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细胞。若有征战,既可各自为阵,又可互相支援。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邃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就和平时期而言,既可确保私密性,又增加安全感,同时又维系民居之间的日常联络。

  当地民众对陌生的外来文化和官府强权政治,抱有恐惧和反感,各种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从洪武二十六年到成化十四年,普定卫西堡长官司多次联合邻近“蛮贼”杀人掠财,烧劫屯堡,聚众作乱。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水西彝族土司安邦彦叛乱,贵阳遭受重创,安顺地区也未能幸免。平坝卫城两次被围攻多日,最后虽力御保全,但民众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我们从现存屯堡民居特有的厚重石墙及冷峻的箭孔枪眼之中,不难想见当年战争呐喊及硝烟密布的惨烈场景。

  屯堡民居的建筑,高蹈的有四合院,与华东、江南四合院布局相似,全封闭格局。四合院有朝门、正房、厢房。朝门形似“八”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一类装饰品。正房则高大雄伟,木制的窗棂上、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接而成,四周有水漏。

  沈万三是天龙屯堡旅游一个以讹传讹的推介“名片”。据当代著名明代史专家顾诚考,明朝没有沈万三。这自然不属本文考据重点。我在今天的龙屯堡看到沈万三故居纪念馆和“中华财神沈万三祠”。故居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但整体装修更接近江南青砖白瓦的风格,四周墙壁均用白灰粉刷而成。故居大门也比一般人家的装饰精美、高大。依次按大门、副门、厢房建造,形成三进三出的大格局。除了四面墙壁为石材建筑而成,其他多为上好的木材雕刻而成,在木质的窗棂和门梁上,雕有寓意吉祥如意、富贵发财的图案,不乏高雅。吾国国民自古以来惊人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巨富的崇尚膜拜心理可见一斑。

  一些屯堡四周有小河,有的小河穿寨而过。很有小桥流水风韵。也有缺水的屯堡,全靠凿井。据记载,为抗日捐躯的陈蕴瑜将军,曾于1936年奔丧返乡,在平坝县天龙家乡逗留了半个月,得悉家乡人终年劳作,口粮不够,因为缺水,田地全靠天上落雨。陈蕴瑜亲自带头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一个地名叫大坡脚的地方挖出了一口水井,至今屯堡内群众仍在受益。

  四、小桥流水天龙屯

  我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龙屯堡,这里几股泉水汇集成为小溪流,有的绕行于村寨,有的穿过田地,成为洗衣做饭、浇灌农田的主要水源。

  走进天龙屯,最抢眼的是屯堡妇女的服饰。服装颜色多为蓝、绿、藏青、藕荷色,各种色调皆异常纯正,可见其染织水准。他们一律的宽袖镶边大襟衣,色泽清朗,以宝蓝色为主调,大襟镶有带花纹的花边,具有不可掩抑的独特魅力。领口、袖口、前襟边缘,均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织锦丝带系扎,两端垂于膝部。她们头上全都包着白色或青色的头帕,头帕上,常常覆着一张色彩迥然的头巾。

  天龙屯堡,有的妇女两鬓梳了两绺鬓发在耳畔,成凤头状,向额前微展发绺,重心则向后倾斜,头顶分两路,中间又再梳独立的一绺,有人称其为“三把头”或“凤阳头”,历史上曾经以此发式把她们误认为“凤头苗”。

  1902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受派遣前往苗族聚居地贵州作田野考察。他一路向西,抵达处于黔中地区的平坝县饭笼驿(今天龙镇)。

  在这里,鸟居龙藏看到一群装束奇特的妇女:她们身着青蓝色服装,宽袍大袖,衣长过膝,腰间系着黑色的丝绸腰带。更奇特的是她们绾起的发髻上,一撮头发突起,插着凤凰状的头簪。向导告诉他,这些人是苗族的一支,叫作“凤头苗”“凤头鸡”。

  然而,鸟居龙藏的学识提醒他,向导的说法不可信。经过研究,鸟居龙藏在他的著作里断言,“凤头苗”不属于苗族,而属汉族。鸟居龙藏认为,凤头苗的祖先们,是“为了国家而落户在偏僻之地”,“在贵州中部所形成的汉族地方集团,成为凤头鸡由来的起因。那些变成了土著的屯兵的子孙,也就是今日的凤头鸡部落”。

  鸟居龙藏的判断,并未形成定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深入云贵高原考察,他也注意到了凤头苗这个族群。经他考证,鸟居龙藏的意见是正确的。凤头苗的打扮看似怪异,其实是受到兄弟民族影响的明朝汉服。凤头苗就是汉族,因为他们多居住在屯堡里,故被命名为“屯堡人”。

  由此可见,移民的汉人,随着漫漫时日,在公众视野里,已经淡出,渐行渐远。

  在天龙镇,我在一位老年妇女身边坐下,她异常干净,笑容可掬,宝蓝色衣襟很宽大,头的两鬓梳了发绺,似成凤头状。她左手腕上戴了玉镯,中指带了金戒指,袖口隐隐露出手表。她正在小摊前穿针引线。我好奇地问:“你还能穿针?今年高寿?”她说,今年88岁了,还看得见呢。她说她是南京人,祖上来的天龙,也弄不清几十代人了。她的发音,与贵州人发音平翘不分不同,她带有卷舌音,阳、上、去三声与安顺话趋同,第四声显高,语速偏快。这种语音被称为“堡子音”。她小摊上全是出自她手的针线活,菱角、香包、小麒麟、绣花手绢……全放置于一个圆型的大竹盘里,五颜六色,清清爽爽。

  后来,我来到一个“驿茶”前歇脚,这驿茶也挺讲究。纯木结构,飞檐翘角,“驿茶”木牌为一位名人题写,两边立柱上挂有楹联。上联“吴侬软语似春风”,下联“驿茶飘香暖心田”。江南后裔,一目了然。我刚在驿茶前的木椅子上坐下,驿茶的女主人就端来一杯苦丁茶。女主人身着藕荷色大襟,头包白色头帕,头帕后面挽着发髻,并用银色细练簪绕髻一圈。她黑色的长裙特别引人注目。质地厚重,类似丝绒,带有亮色。她的丝绸腰带很宽,腰带缀着精致图案,有动态的蝴蝶、飞鸟,从后面打着结。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

  《安顺府志》中对当地的服饰有如下描述:“屯军堡子,家属虽之志黔,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依此可见当地的服饰是以当时中原地区服饰为主流。

  当我离开“茶驿”准备付钱时,女主人笑道:来我这里歇脚,茶是不收费的。

  屯堡妇女这种讲究、精致的穿着打扮,是日常生活便装。听说婚丧嫁娶装、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魅力。

  眼前是整洁的石巷、石桥,耳边有潺潺流水声,悠悠的清风,山雀在枝头一传一递地啁啾,居民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在平坝的天龙,让我想起朱德荣作曲的《山里江南》:山青翠/水碧蓝/平坝有个小江南/小桥杨柳/石栏杆/依稀又见秦淮岸……

  五、缅怀祖先的地戏

  从安顺辐射到周边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普遍出现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地戏。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故称之为“地戏”。它属于中国傩文化的范畴,具有傩俗崇拜、傩坛特技部分特征。

  地戏是军傩演变而成,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粗犷自然、憨直拙朴。有唱、念、做、打表演,抑、扬、开、合、挡、架、翻、窜种种形式,有专门的戏服、面具和道具,剧目以古代战争题材为主,如《封神》《楚汉相争》《精忠传》《薛刚反唐》《三国》等,主题多为宣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仁义忠孝,教化功能十分明显,在戏剧史上被称为“活化石”。

  地戏演出所戴面具,屯堡人称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核心部分,是屯堡地戏的象征。

  在整个跳神活动中,除服饰是自己准备外,脸子、野鸡毛、锣鼓,包括跳神期间的生活费用都是民间集资。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恪守迁移地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安顺当地先民们爽直、勇敢、热情的文化个性融入其中,同时又将中原地区的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是在长期文化、习俗交流融合中,创造出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屯堡地戏体现了屯堡人历来的悲壮生活,屯堡人也以此凝聚自身的力量。在内容上征战是地戏唯一的主题;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戏的特征;英雄崇拜贯穿于地戏演出的始终。从演员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是对当年朱元璋孔武有力、驰骋沙场的怀想、遥望。

  表演中,演员均戴有木雕面具,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征战沙场的将士形象。一场表演,犹如再现一场真实的战争,给观看者的感触更加直观、震撼。军屯文化对安顺当地艺术的渗透、影响自不待言。

  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与安顺地戏抬汪公极为相似,可谓一脉。

  地戏演出时间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约三至七天。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祈求一年的好收成。另一演出时间是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

  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有男女角色之分,无男女声腔之别,剧中角色边说边唱,也就交待了剧情。

  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格斗。演员巧妙地将古代战争的骑兵、步兵的厮打格杀,衍化为具有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还使用真刀真枪搏杀,勇猛逼真,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使惨烈的场面透着阳刚之美。

  一曲地戏就是一部征战史书,将一个个征战故事呈现于观众面前。

  地戏内容比较单一,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赞美诗篇。既没有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清官断案戏。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

  结语

  屯堡文化是外来文化的强力嵌入,构成了有异于当地民族的特殊“亚民族群体”,并形成一个个移民孤岛。

  屯堡人拥有征服者、胜利者姿态,既不愿(也难以)融入当地民族之中,长期沉湎于难以变更的自尊。这种自尊,也让他们更难以进入当地主流,当地民族毕竟地广人多,犹如汪洋大海,孤岛移民的自卑心理油然萌生,他们形成了自尊与自卑兼有的心态,对外封闭、对内融洽,形成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保护和研究屯堡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因为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需求。

  贵州屯堡文化,傲然特立600年,具有道不尽的历史况味。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13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