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互联网时代的国宝文物 如何和年轻人亲密接触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8/3 15:42:00

2018年08月03日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国宝如何和年轻人“亲密接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互联网时代的国宝

  “我们这次带着25件国宝走入了一个时代,战国、秦、汉,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讲充满了创造性和文明的积累,这段历史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汪洋恣肆的创造力和大气磅礴的行动力。”《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在央视纪录频道、科教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和爱奇艺、腾讯、B站同时开播,作为总导演,徐欢还一直沉浸在她和国宝们相处的那些日子里。

  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年轻化的传播方式,给这部纪录片带来了难得一见的烟火气。告别了枯燥乏味的历史背景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文物为主角,或以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二人称对话,配上简短的动画解释一目了然,严谨中透着生动。

  “聚焦文物、传播文物内涵,让文物说话、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的主旨,在第二季中依然延续。多样化叙事、微纪录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没有变。”徐欢说。

  有了想象力,文物从来不会枯燥

  “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这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介绍击鼓说唱俑时的旁白。

  “那个说唱俑现在是博物馆里的‘大明星’,被展在高台上,万人瞩目,但实际上在他所处的东汉时期,可能是找不到女朋友的,以他的社会身份不掌握社会资源,颜值也不高。”《击鼓说唱俑》一集导演崔宇说,了解到说唱俑笑容背后的悲剧内核,用什么方式表现它都没有问题,“最终会回归到严肃,这是第二季我们想要传达给观众的。”

  “超级连接,超越想象”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主题,那个极精彩的大时代,以超越想象的创造力,留给我们超越想象的文物:长信宫灯、曾侯乙编钟、击鼓说唱陶俑、博山炉、人物御龙帛画、木雕双头镇墓兽、长毋相忘银带钩、鹰顶金冠饰……25件战国、秦汉文物,讲述的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传奇。

  今年元旦,带着清新幽默的口吻,25件“萌萌哒”国宝通过《如果国宝会说话》走进公众视野。当传统纪录片争相感慨观众群体老龄化时,《如果国宝会说话》已经借助互联网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以豆瓣9.5分的高分,成了2018年开年纪录片门类的“网红”。《如果国宝会说话》计划用4季共计100集短视频,每集5分钟,展现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8000年中华历史文明脉络。无论是叙事方式、节目篇幅还是文字风格,都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此类纪录片“高冷”的印象。

  “从中华文明探源到大众审美普及,从远古陶器到明清字画,那是我们认知历史的物证,还有对祖先与文明的致敬。”徐欢说,《如果国宝会说话》最大的意义是尝试了一种诠释文物的新手法,从物证和影像两个维度去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有了想象力,文物从来不会枯燥。为了让文物活起来,主创团队别出心裁地让国宝开口“说话”。在徐欢看来,标题中“如果”二字,恰恰是一种有趣的象征手法,“国宝本身不会说话,它需要我们激发观众与之沟通、对话。如果观众能捕捉到国宝的信息和价值,能够觉得它亲切,那也就达到了目的。”

  与第一季相似,第二季《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有很多年轻化的表达——比如,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长信宫灯的“照着你”,熹平石经的“必修刻”,错金铜博山炉“云的计算”,曾侯乙编钟的“Duang”……国宝们依然说着网络时代最亲切时尚的语言,而这正是徐欢团队想“让文物和观众‘平等对话’”的姿势。互联网时代的国宝,需要“放低自己”。

  “这是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它除了有上古的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被形容为“肌肉萌”的陶鹰鼎是一件老鹰造型的陶器,它来自仰韶文化时期,至今已经6000岁了。而这样穿越时空的想象力,在片中随处可见。

  《如果国宝会说话》剧组有过一次和小学生的交流,当时一个小女孩的提问让徐欢很是吃惊,她指着胖乎乎的陶鹰鼎问:“那么正经的古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正经的东西?”徐欢觉得,这是对历史的误解,“古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像‘我们自己’。在创造某件物品的时候,他们的诉求、情趣和现在的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眼界差异,使用的方法不一样而已。或许和文物对话,我们需要更多的好奇心,从详实的考证出发,融入当代人的认知,甚至可以有一些带主观色彩的想象力”。

  5分钟背后是支撑一部系列片的学术积累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只要这句开场白一出现,“已查收”的弹幕充斥整个屏幕。徐欢说:“过去在电视上播,我们只知道收视率,如今在网站上,观众有更具体的表达。他们喜欢什么,吐槽什么,都给了我们全新的体验。”

  “吃碗泡面的时间就能给国宝打call,也是相当省时省力了。”5分钟的长度对于观众来说非常人性化,可对创作者而言却是一次挑战,因为浓缩的都是精华。《如果国宝会说话》整整“孵化”了两年,从搜集到筛选,经过学习、研究、走访、勘察后,团队在30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100件,选择标准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中的坐标,展现大历史的转折与大文化的创造,而不是看它“有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中”。在徐欢看来,每一件文物都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能够留存到几千年后的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博山炉上升起袅袅青烟,像一座微缩的海上仙山;长信宫灯被透明化解构,灯光的走势一览无余;商鞅方升上记载的那段历史被情景再现;铜奔马一脚踏进宇宙,势如疾风灵动飘逸……《如果国宝会说话》对不同文物的呈现都经过“量身定做”,“每一件文物都是坐标式的,每一件文物也都有自己的属性,不能用一个腔调来讲。”但如何在5分钟里讲清一段历经千年的沧桑?徐欢选择了一个全新视角:“这不是一部‘整理国故’的片子,而是解读文物,它的目标是关注人,希望大家能从中看到国宝和人的关联。这里的人既是创造文物的古人,也是面向未来的我们。”

  第一季里《何尊:这里有中国》一集让徐欢印象尤其深刻。这尊青铜器是周朝何姓贵族为了记载父辈们和新王周成王功绩而铸造的,造型凝重雄奇,发散着3000年时光积攒下的气场。尊内底部122字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4个字,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些写给祖先的文字,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14亿中国人的信。何尊放到今天来解读,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认同与共鸣。”徐欢说。

  被形容为“肌肉萌”的陶鹰鼎,是仰韶文化时期陶器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结合的典范;形似“愤怒的小鸟”的鸮尊,引出的是猫头鹰这一形象在古今中外艺术作品中的变化……支撑这份“举重若轻”的是大量的研究论证工作。徐欢说,一集5分钟的内容背后是可以支撑一部系列片的学术积累,如此付出,她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纪录片在趣味中凸显出的国宝对文明演进的意义,以及对全人类的价值。

  徐欢的核心团队20多人,从“60后”到“90后”,包括撰稿人、制片和导演,也包括博物馆界、考古界、美术界和人类学界的专家,尤其是许多活跃在考古一线的中青年学者。许多分集导演带着对文物的敬畏、亲近之心,一集就能打磨上大半年,“小伙伴看文物资料都看入迷了,多数人的知识储备都可以报考文博专业了”。

  没有什么事物必须是现成的样子

  1986年三星堆出土的一棵青铜神树,可以说是这些国宝中的“高颜值明星”。这棵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是夏代晚期青铜器,有3层树枝,每一层上又分3根旁枝,在每一个枝头站立一只太阳神鸟。因为神树被圆形玻璃罩着,无论从哪个角度拍,一打光就反射。为了拍出树的神韵,导演冯雷动用了三维扫描,扫描出了青铜神树的3D影像,通过数字动画来讲述青铜神树的故事。

  第一季里,高清影像便展现出令人刮目的魅力,文物在镜头前纤毫毕现,有些细节甚至比在博物馆展柜中还要清晰。到了第二季里,高科技更是被《如果国宝会说话》团队玩出了新高度:高精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多光影采录技术、表面微痕提取技术、数字拓片、数字线图、多光谱采集等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摄影的视角束缚,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让大家在视效上有种用眼光抚摸文物的感觉。

  第二季里,音频总监王同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借鉴VR的音频技术,把电影的全景声技术和理念引进进来,创造出了“耳机影院”,让习惯在终端看纪录片的网友在零成本的情况下,戴着耳机就可以感受来自上下左右前后的声音环绕和声音的穿越感。

  《如果国宝会说话》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有“90后”,更有“00后”,这在团队的预料之中。纪录片制作时,他们就很用心地注入了年轻人追捧的互联网元素,除了时尚的表达,也有全新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鹰顶金冠饰”是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的文物,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在第一季中做了“萌萌哒”陶鹰鼎的导演祝捷,第二季用黏土动画来表现与草原文明关系匪浅的“鹰顶金冠饰”。《你好,我的对手》启发观众去思考:如何包容大气地看待对手,文明的融合对时代发展有何意义?

  “之前我们了解的汉代与匈奴的故事,都是影视剧中呈现的你死我活的打斗,但实际上草原文明是我们整个中华文明长久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黏土动画来展现特别残酷的战斗,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卖萌,而是更新我们对历史的观念,也跟观众达到一种新的交流和沟通。”

  开播以来,文物随着各类趣味网络文案进一步“融”入当下生活,成为大家热烈转发的网络“爆款”:三星堆青铜人像瞪着大眼睛对你说“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圆形中空的太阳神鸟金箔边写着“这款美瞳,我要了”;表情迷惘的人头壶被做成了“抱抱我”“爱我”“吻我”的“三连”表情包;冬至日,海报上的大克鼎盛着饺子问:“各位老饕,约一碗水饺可好”……央视纪录频道宣传推介组制片人、《如果国宝会说话》宣推总策划李艳峰告诉记者,这是宣传团队、撰稿人以及摄制组共同头脑风暴后进行“二次创作”的产物,5分钟意犹未尽的篇幅,反倒为后期宣发提供了空间,“文物给人沉稳厚重的印象,离年轻人似乎很遥远,但我们却通过年轻人熟悉的事物建立文物与当下的连接感,海报中的文字也特意设计成‘对话体’”。

  接下来,“国宝”依旧很忙:和抖音合作,一起发起“给我五分钟,展现全新国宝,向世界打招呼”活动;携手国家文物局和各大博物馆,在微博发起“给国宝建微博”活动,引发大家与“国宝”对话;与新浪微博共同发起微博纪录片联盟合作,共同推出国宝PICK榜、国宝视频打榜等多种全新的新媒体互动形式,让国宝和年轻人进一步“亲密接触”。

  从《故宫》《故宫100》《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到《我从汉朝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一路走来,在和博物馆、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徐欢早已是“文物视觉化”领域的专家。在徐欢看来,年轻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鉴宝或者平铺直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没有什么事物必须是现成的样子。明星除了娱乐,还能深刻;文化除了严谨厚重,也能好玩生动。”徐欢说,信息化时代,快餐式的媒体内容越来越普及,这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形式所带来的优点,但互联网是严肃或高雅内容的天敌,虽然网友在纷繁的内容环境中更容易被娱乐化、粗浅化的东西吸引,“但如果能以更好玩的方式给他们更优质的文化内容,他们是很乐于接受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8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