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评展:展览文本与设计不足 好作品也会贫乏或空洞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8/4 17:08:00

澎湃新闻

  原标题:评展|展览文本与设计的不足,好的作品也会贫乏或空洞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浙江博物馆的“越地宝藏”以一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上海油画雕塑院的“任丽君作品展”则因展陈的缺陷,使得观众很难理解这位老一代画家的创作历程;布莱尼姆宫(丘吉尔庄园)的“伊夫-克莱因展”试图在古老的庄园中呈现克莱因那前卫的艺术品,却显得不够全面与协调。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伊夫-克莱因展

  展期:2018年7月18日 - 10月7日

  地点:布莱尼姆宫

  点评:展览试图在古老的布莱尼姆宫(丘吉尔庄园)中呈现克莱因那前卫的艺术品,但却过分强调了“克莱因蓝”,使得展览显得不够全面与协调。
评星:两星半

  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是20世纪后半叶对波普艺术贡献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其著名的标志无疑是“克莱因蓝”(IKB)。

  目前,50多件伊夫-克莱因作品在英国的世界遗产——布莱尼姆宫(丘吉尔庄园)的宏伟建筑群中展出,在这栋庄严的建筑内部,观众可以看到极多的蓝色。

  在卫报评论员Adrian Searle看来,展览并非全面的呈现,他评论道:“这似乎是我所见过的对法国艺术家最贫乏的呈现。”

  展厅中有50件作品,但很难算得上是一个全面的呈现。在入口大厅的地板上,有巨大的矩形蓝色颜料,这是对1957年纯颜料装置的再创造。这也是他的标志性颜色,代表着空洞——这场展览的主题也和空洞相关。

  展厅中,克莱因早期的单色画——绿色、红色和玫瑰色——经常被挂在门口,塞在鹿头之间,光线暗淡,或者挂在拿破仑时期士兵的内阁里的柜子上。柜子上方的红色就像是一团用鲜血染成的旗帜。此外,蓝色的球体、世界地球仪、卢浮宫的亚历山大维纳斯等多个小型复制品,都是蓝色的,就像蓝色折叠式房间分隔器。在Adrian看来,观众或许会很厌倦这么多的蓝色。而事实上,观众的反应也的确如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外,展览方已努力将克莱因的戏剧性地融入庄严的家庭环境中,但这种对立的碰撞一直在重复着,使得展厅并不协调。

  而这些例子恰好说明了这场展览无法呈现出克莱因伟大,对其艺术创作的呈现远远不够。这是一个除了装饰空间外,没有目录,没有真正目的的展览。(编译/小鹿)

  薪火相传——任丽君作品展

  展期:2018年7月21日-8月12日

  地点:上海油画雕塑院

  点评:展览展出老一代上海画家任丽君女士自1964年以来的习作与创作。但因展览布局设计的单调,文本与背景故事的缺失,很难让观众读出画家的脉络与创作重点。
评星:三星

  坐落于上海西区的油雕院美术馆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的展示场馆,于我并不太陌生。这几年,从张充仁、哈定,到周碧初,陆陆续续看了好几场老画家的回顾展。印象最深的是两年前一个夏日里的周碧初画展。朋友小犀约我看展,那时我郁郁寡欢、不爱言语,又不愿推辞她的美意,便一同前往。没想到的是,周老碧绿青翠、生命昂扬的画布竟然有神奇的治愈功能,兜兜转转三四十分钟看罢展览,我的心情也舒展起来,重拾言谈,我们又一同在美术馆附近的巷子里发现了美味的面食,便从精神到味蕾享受了美好的半天。

  时隔两年,听闻又一场老画家展在那里举办,小犀便邀我重温展览与美食之旅。这次展出的艺术家任丽君女士,此前从未听闻,作为老一代上海画家,可以说是一名“失踪者”了,展出的是1964年以来,她的习作与创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或许是油雕院美术馆这几年“最简朴”的展览,除了入口处的前言,再没见分区的介绍了。对于这样一位陌生画家,我无从得知她的更多背景,仅仅凭借直觉捕捉画里一切。总感到有一股沉闷压在画布上,无论面对风景还是人物,手持画笔的任丽君都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作画的情绪,永远有一种慢慢经营而非快然布上的洒脱之感,或许是天赋、性格使然,或许也是时代的色彩与气质。

  因为欠缺展览布局的设计,沉闷的画面和略显单调的重复环绕着展厅,内容和色彩相近的作品散落于展厅的一、二层,就更难让我们读出画家的脉络与创作重点。如果说整场展览,有令我们会心一笑的部分,那便是画家早期创作的风景画,它们穿越时代的语言与凝重的背景,轻快的笔触和尺寸极小的画面,打破了整个展览的基调。

  不知是配合展览重新刷漆还是对画面做了上光修复,夏日炎炎的展厅散发出一种呛人的味道,敏感的妈妈小犀看了不多久便感到不适,我们也就匆匆结束了重温之旅,更感遗憾的是,两年前的面食店也不复踪迹。看展览,也是一期一会,也许这不是一场美妙的展览之约,却是由一场场展览勾勒的生活之歌,而任丽君的生活与画布或许与我们当下的心情相隔半个世纪,需要更多的文本解读与讲述吧。(文/小丸子)

  (编注:展览报道可参见《她曾带着巩俐体验“画魂”:看任丽君半个世纪的油画探索》)

  越地宝藏:一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

  展期:2018年6月8日 - 10月8日 

  地点:浙江博物馆

  点评:展览呈现了39家文博单位的100件/组展品,讲述从史前到明清的浙江故事。虽然展陈上合理的运用了图说来阐释文物的用途,但在最后两单元的文物挑选、展示上过于偏重书画、略有缺陷。
评星:四星

  展览位于浙江博物馆的最里侧,呈现了39家文博单位的100件/组展品,分为走出蒙昧、精勤耕战、陶瓷之路、梵音声声、武林旧事、走向自省,讲述从史前到明清的浙江故事。

  重要展品涵盖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浙江省博物馆藏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玉琮、平湖市博物馆藏金书《妙法莲华经》、嘉兴博物馆藏人首陶瓶子等;以及部分鲜有机会展出的文物,如全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出境文物——临安水邱氏墓出土越窑青瓷薰炉。与此同时,观众还可以在展厅内看到元代赵孟頫描写家乡的行书《吴兴赋》、新罗时期韩国制造的宁波天封塔地宫佛像等展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展览名称“一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极其相似于去年在北京和上海展出的“大英百物展”,都试图于挑选用100件/组有代表性的文物,将文物串联起来说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的故事从世界缩小到了浙江。

  尽管展览有借鉴“大英百物展”之嫌,但依旧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展厅中,通过视频或多媒体互动装置的辅助工具相对较少,但在图说阐释文物说做到了一定的特色。例如在“精勤耕战”与“陶瓷之路”两单元中,运用了图说解释了古代石犁的安装及用法;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剑工艺图释;以及人物剪影配搭文物的方式,充分解释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饰佩戴之法及用途……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然而,这样的文物展示或许存有一定缺陷,例如,“武林旧事”与“走向自省”两部分则是展示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从元代大家赵孟頫为起点直至明清的书画家,这反而让观众对于元代以前的吴越书画缺少了解。与之相对的,该部分只展现了书画,却忽略同时期的手工艺物件的展示、不得不怀疑观众会因此缺少对该时期浙江发达的手工艺文明的缺乏认知。

  (文/小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29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