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名窑列传之龙泉青韵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8/9 11:13:00

2018年08月09日   果壳

  二千五百年前,剑神欧冶子采茨山铁英,为越王铸剑,成泰阿、鱼肠、巨阙、龙渊等天下名剑。其中龙渊是史上第一把铁剑,后人便将欧冶子铸剑之地命名为龙渊。一千年后李渊称帝,将龙渊改名龙泉,以避国讳,这就是龙泉地名之由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龙泉现今依然铸剑,如果你到龙泉,能看到满街的刀剑铺,杀气腾腾,其间又穿插着许多青瓷店,文质彬彬。烧造青瓷是龙泉的另一个传统,算起来也有千年历史了。

  龙泉窑的兴起,源自越窑之衰落。那越窑在唐朝盛极一时,因为原料枯竭和税赋加重,到北宋已是强弩之末。在海外发现的越窑器,最晚是北宋的,说明北宋之后越窑就不再出产上品瓷器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大英博物馆中的龙泉青瓷

  为什么引出口瓷为证呢?这里有一个经济学解释,外销的总是好东西,尤其是古代,海运的成本和风险都相当之高,那么商人进货的时候,肯定要选择高档产品去冲淡运输成本。商人不再贩卖越窑瓷器,说明当时越窑已经上不了台面了。

  汤因比说过,新文明总是建立在旧文明的废墟之上。越窑衰落了,但对青瓷的需求还在,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龙泉窑。写汝窑的那篇专栏里,我们说过有一支越窑工匠迁徙到了北方,开创了汝官窑。同时还有另一支队伍向南迁徙,到了龙泉,时间是北宋早期。

  这队越窑工匠初到龙泉时,看到是这样的环境:山区,有充足的木柴;有河,方便水运;有瓷土,质量不错;最重要的是,有窑。许多古代名窑起源于山区,比如建、镇、耀州、德化等窑,并不是因为山区适合烧瓷,而是因为山区耕地不够,农民要搞点副业贴补家用。龙泉先民以前就烧瓷器,一说始于三国,一说五代,他们过着“农忙而耕,农闲而陶,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田园生活,那时的产品没有实物留存,估计是普通的日用器皿,直到越窑专业瓷工加入,助龙泉发展为历史上最大的青瓷产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宋龙泉窑五管瓶,台北故宫

  龙泉窑的发展可以按朝代划分,北宋是上升阶段,还有许多越窑的影子;南宋达到技术巅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代产量最大,几乎卖到全世界;盛极必衰,明朝开始停滞;到了清代就几乎停产了;现在龙泉青瓷处在复兴的阶段,也算风生水起。

  许多窑口都有一个传说中的创始人,被后世窑工奉为神明,比如耀州窑的德应侯、德化窑的林炳、景德镇的赵慨,龙泉窑是兄弟俩,章生一和章生二。按理写这些稗官野史没什么意思,不过章家兄弟代表了龙泉窑的两个分支。

  章氏兄弟的记载最早出自明代的《浙江通志》,说“二人未详何时人”(在哥窑的那篇专栏里说地方志里没有记载,我错了,抱歉)。后来的《龙泉县志》和《处州府志》也说不知二人年代,但都记载了他们是龙泉窑的创始人,章生一创立了烧百圾碎(就是开片)青瓷的哥窑,章生二创立了烧不开片青瓷的弟窑。

  现在龙泉瓷工还非常崇拜章氏兄弟,也把龙泉瓷分为哥窑和弟窑。简单说,有开片的铁胎青瓷是哥窑,没有开片的白胎青瓷是弟窑。铁胎就是在白瓷土掺入一种高含铁量的褐色土,通过加深瓷胎的颜色去衬托釉色。在龙泉窑南宋窑址中,这种开片的铁胎瓷片大概占十分一,是龙泉哥窑的证据,不过产量不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传世哥窑

  关于传世哥窑的特点及产地问题,我在《名窑列传之五大名窑(下)》中讨论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个人认为传世哥窑的产地在杭州,是官窑是一个分支,而龙泉哥窑是同时期的仿品。下面只介绍弟窑,也被称为龙泉窑。

  再回到北宋,那时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盘碗一类的日用器,釉水也类似晚期越窑,不是偏褐就是偏黄,乏善可陈。装饰手法主要是划花、刻花、贴花和印花,也是从越窑继承而来的。我希望在《名窑列传》里介绍基本的陶瓷术语,下面就说一下这四种坯体装饰方法。

  划花是在没有干的坯上,用竹或者金属刀划出花纹,然后再上釉烧制。还可以用梳子一类的工具,一次画出许多平行线,叫篦花。宋代定窑白瓷的划花水平是最高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刻花青瓷,现代

  刻花是用刀在坯上刻出花纹。不同于划花之处是,划花是细线条,而刻花是面,有类似浅浮雕的立体层次效果。刻花技术最强的耀州窑,也是青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贴花又叫堆贴,就是另外做出装饰用的泥片粘在坯上。贴花可以是浅浮雕形式的,比如图片中的鱼。上图是我在龙泉窑遗址找到的南宋瓷片,应该是一个盘底,双鱼是当时很流行的装饰,现在许多人把这种瓷片上的鱼切下来做项链坠。另一种是圆雕贴花,立体效果。

  刻花和划花一次只能画一件瓷器,而且需要娴熟的技术,所以瓷工又发明了印花。印花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绳纹陶,用绳子缠在木棍上,在陶坯上滚,就留下许多细密的花纹。上古陶器还有一种拍印,先在木板或陶板上刻出花纹,然后拍陶坯。瓷器的印花类似于陶器拍印,工具叫印模,图案更精细,像盖图章那样印在瓷坯上。注意以上工具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效率远高于划花和刻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身上的花纹是印坯法成型的,上面的动物是堆贴法

  另一种印花手段叫印坯,效率更高,坯体成型和装饰一次完成。比如我们要做圆形瓷器,那么在拉坯车上轮制成形;要做方形瓷器,就用泥片拼接成形。但是要做椭圆形或者花瓣形的瓷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灵了,就时就要印坯。先用陶或木做出一个花瓣形的整体外模,然后把粗坯放上去按一遍,就得到一个花瓣形的坯了。如果在印坯模具上刻花纹,那么印出来的坯也有花纹。这种方法不但效率高,而且单品大小相同,后来许多圆器也用印坯法,比如元代的青花大罐,明清时的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北京故宫

  回到龙泉窑,南宋时发高档起来,开始烧制礼器,比如许多种祭祀用的香炉,还有佛像。琮式瓶是龙泉的独创,仿商周玉器,此外还有水注、笔筒等文房用器。当时北方窑口已经沦陷了,这时龙泉瓷已经非常出色了,离都城杭州又近,朝廷楞是没看中,非得另建个官窑烧青瓷,莫名其妙。龙泉窑也真的是怀才不遇,青瓷的巅峰,却一直是民窑,清代雍正宁可让景德镇仿龙泉釉,也不选龙泉瓷,莫名其妙。然而龙泉窑并没有自暴自弃,就在南宋时把青釉发展到极致,全面超越了越窑,而且发明了石灰碱釉,实现瓷器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下面又要说枯燥的技术问题了,尝试解释石灰碱釉,您可能觉得无聊,但是我喜欢。以前我们说过,青釉的关键一是控制窑内氧气的浓度,另一个是控制铁的含量,其实还有第三点,控制釉的厚度。比如一杯水是透明的,一池水是蓝的,一潭水就是绿的,釉也这样,厚度影响颜色,还影响质感,越厚越润,越像玉。龙泉之前的瓷工也想把釉层做厚,但是不成,主要是流淌的问题,说来话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粉青和梅子青釉,南宋

  釉的化学成分和坯差不多,之所以呈现玻璃那样的效果,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完全熔融再结晶,形成所谓的玻璃相。那么既然完全熔融了,釉就会向下流淌,越厚流的越远,最后粘到窑板上,就像冰棍化了会流到手上。龙泉瓷工发明了高粘度的石灰碱釉,完全熔融后也不会过分流淌,成就了龙泉粉青和梅子青。

  石灰碱什么意思呢?这要从助熔剂说起。要让釉完全熔融,光靠温度是不行的,因为提高温度坯可能也被烧化了,会塌。那么要给釉里加一些促进熔化东西,就是助熔剂。低温陶器用铅做助熔剂,瓷器用氧化钙,生石灰和草木灰混合配的,就是石灰釉。龙泉窑降低了氧化钙的比例,加入了氧化钾,就是石灰碱釉,粘度高,可以上很厚的釉,许多南宋时的龙泉瓷器,釉比胎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套现代的龙泉水杯,从左到右依次为:哥窑梅子青、弟窑梅子青、哥窑豆青、弟窑豆青、哥窑粉青、弟窑粉青。同一对杯子里,哥窑的颜色深一些,是因为胎土不同,釉是一样的。

  有了石灰碱釉的基础,龙泉窑烧出了两种迷人青色,粉青和梅子青。粉青是一种青中偏蓝的颜色,有一点乳浊效果。梅子青的釉比粉青厚,烧成温度更高,呈现晶莹的绿色。除了粉青和梅子青,龙泉窑还烧豆青,偏黄褐色,没啥意思;月白,淡灰色的无光釉,也没意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汝窑天青釉和镇窑东青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湖田影青,现代

  干脆再把主要的青釉颜色都捋一遍。天青釉,蓝色,乳浊效果,出自汝窑和钧窑。湖田影青又名映青、隐青,出自景德镇,颜色类似粉青,比粉青浅,介于青和白之间,多为薄胎,有刻花。冬青、冻青、东青,都是董青之讹,传说北宋开封有个董窑,烧的铁胎青瓷叫董青,颜色偏绿,后世多有仿品。

  北宋龙泉窑的刻花划花等装饰,到南宋已经很少用了,纯以釉色悦人。清代人说南宋龙泉瓷汁水肥润,这个“肥”字颇为传神。我一度以为南宋瓷工自恃肥润,不屑于刻花划花,便心有戚戚焉。后来读到方李莉老师的文章,说南宋龙泉釉太厚,刻花看不到,所以不刻,唉,啪啪打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龙泉窑盘,北京故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龙泉窑梅瓶,大英博物馆。花纹没有上釉,就是露胎装饰

  韶华易逝,元朝时龙泉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釉变薄,颜色发黄,又开始刻花,还出现了露胎装饰。元代龙泉窑质量虽然不及宋代,但规模很大,现在发现的元代窑址大概有三百处,是当时最大的窑系。元代瓷器的普遍特点的大型化,质地粗糙,龙泉窑也不例外,原因大概是蒙古人喜欢大型器皿,还有一点是元代大量瓷器外销,而当时的波斯人和欧洲人也喜欢大号瓷器。宋元时龙泉青瓷是出口的主力,比如在东海发现一艘元代运瓷器的船,其中龙泉瓷占九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元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褐斑是紫金土点染釉面的效果,也是元代出现的装饰手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宋龙泉窑青釉直颈瓶,以上三件都是日本国宝,日本国宝中有八件中国瓷器,龙泉窑占三件,另外五件都是黑釉茶盏

  日本人称龙泉瓷为天龙寺手,美国人称其为greenware,欧洲人则用一个很好听的名字,celadon,雪拉同。celadon的词源很好玩,国内经常引用的说法是,一个叫Honoré 的法国人,写了部叫L‘Astrée的小说,后来被改成歌剧,一度万人空巷,主角Celadon是一个牧羊人,身穿浅绿色长袍。欧洲人第一次见到龙泉青瓷,觉得颜色很像celadon的长袍,故而命名。问题是小说是1627年出版的,当时已经是晚明了,而龙泉瓷宋代就到欧洲了,时间对不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难得发一张不相干的图片:萨拉丁,埃及哈里发,从十字军手中夺回了耶路撒冷,武功显赫,而且极具骑士精神,释放了所有战俘,赢得基督教世界的尊敬

  西方学者还提出了另外两种解释,一是说celadon出自梵语,绿色石头的意思。中国瓷器好像从未卖到印度,用梵语命名青瓷,而且传到了欧洲,风牛马不相及。第三种说法,celadon是 Saladin 的误写。Saladin就是萨拉丁,阿拉伯战神,《天国王朝》里痛扁精灵王子的就是这哥们。萨拉丁曾送给叙利亚苏丹四十件龙泉瓷,叙利亚人便称青瓷为Saladin ,那是1171年的事,当时正好是南宋,时间对上了。而且宋元时销往欧洲的瓷器多是阿拉伯商队运输的,语境也对上了,所以我觉得这种解释最可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代盘口瓶,北京故宫

  龙泉窑的衰落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的,所有陶瓷史都这么记载。现在能看到的明代龙泉瓷不多,质量也差,甚至不及北宋前期的水准。《大明会典》记载,弘治时出口的龙泉瓷器,每件售价一百五十贯。按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里的记录,明代一贯等于一两白银,十贯等于一两黄金,那么一件龙泉瓷按银价算相当于今天的四万五千人民币,按金价算是二十六万,而且还是离岸价!我读书多,总被书骗——卖那么贵,咋还衰落了呢?

  北京故宫里有件落款康熙五十一年的粉青大瓶,釉色暗淡,是人们知道的最晚的龙泉瓷器,一般认为龙泉窑在清中期就停烧了。私以为这个停烧是指龙泉青瓷淡出上流社会的视野,而龙泉的窑火一直未熄,依然生产低档日用瓷。我认识个龙泉师傅,他家世代烧窑,可以上溯到晚清,而且有实物留存。另一个证据是,民国时龙泉青瓷陪着茅台了参加了著名的巴拿马博览会,好像还得了块银牌。

  下面讲讲龙泉窑的复兴。龙泉市官方的说法是,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指示恢复龙泉青瓷。起初我理解为周总理是浙江人,对浙江瓷器感情深厚,所以特别关怀。后来发现钧窑、德化窑、汝窑的官方介绍里,都说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重建的,而且都是在1957年。查资料才知道,周在1957年主持了个轻工会议,然后签发了份文件叫《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原来如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龙泉国营瓷厂的梅子青笔筒,煤窑烧制,八十年代

  许多荒废的名窑,都是57年开始恢复的。那时都是国营厂,经历了找配方、上电机、上模具、上煤窑、改气窑、改长石釉等许多事,这些旧事现在都没人提了,其实从陶瓷史的角度看,那短短几十年发生的变革,比过去一千年还多,惊心动魄。

  然而恢复名窑的决定有点超前,第二年就是大跃进,国内没有艺术和仿古瓷的需求,国营厂只能生产日用瓷,少量高档产品都拿去换美元了。九十年代国内高端瓷市场开始复苏,好悲伤,这时国营瓷厂已经倒闭了,取而代之的是私营瓷厂。那些逝去的国营厂为私营企业留下了丰厚的技术基础,好像龙泉窑取代越窑的故事重演,新文明再一次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窑口非常成功,比如宜兴窑、德化窑、钧窑、龙泉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哥弟混合三环瓶,作者徐朝兴, 龙泉瓷厂的第一代工匠,1958年入职仿古组时只有15岁

  当年龙泉国营厂的技术员,现在许多成了国家大师,原来的厂房已经改成了旅游景点。现在是百多家私营厂,大厂生产酒瓶餐具,小作坊做仿古瓷,也算民窑吧。传统的釉色器形方面,龙泉恢复的非常棒,说超越也不为过。也有一些创新,不多,比如青瓷彩绘、哥弟结合等。相对于现在的德化、景德镇等窑,龙泉窑工匠是非常尊重传统的,换句话说,他们很保守。比如我有个龙泉朋友,手艺不错,一直纠结于要不要作时下流行的薄胎茶盏,因为南宋时龙泉没有薄胎瓷,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迂腐。最后发两张现在年轻人的作品,比南宋如何,请您自行评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13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