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水榭楼台的历史不只是诗意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8/23 17:51:00

  来源:收藏杂志 

  水榭楼台是指供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1972年,为配合三门峡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者们在河南省灵宝县张湾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4座汉墓出土一批精致的绿釉陶明器,包括楼阁、仓房等建筑模型,其中有两件陶水榭。其中一件绿釉陶水榭,通体施绿釉,造型玲珑剔透,精美异常,是研究东汉时期富商大贾闲逸生活及建筑艺术、铅釉陶器烧制工艺的珍贵资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东汉中晩期 绿釉陶水榭

高53厘米,横长45厘米,纵长45厘米,池径40厘米

1972年发掘于河南省灵宝县张湾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件绿釉水榭分上下两层,可拆卸组装。其中底部为方盘式水池,平底折唇,池内塑有小鱼10尾、蛙4只、龟3只,池垣四角各一四方形攒尖小凉亭,顶光面,无瓦垄;垣上还装饰有水鸭5只,小鱼4尾。盘底中央矗立着一座两层楼阁式水榭,通高0.54米。一层平座四角各有一裸体抚肚掩耳坐俑守卫,平座中的楼阁四角立柱,柱间三面为门,一面为大方格窗。楼阁的下层直接承托上层的平座,其形制与下层的平座相同。平座四隅各有两个持械俑和两个头戴平帻、身着长衣的俑。最上为四角攒尖顶,光面,无瓦垄,据留存痕迹看可能原有饰件,现佚失,仅留有痕迹。此陶水榭制作规整,风格写实,这种形制目前已发掘汉墓中仅出土一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绿釉陶水榭拆卸部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绿釉陏水榭局部图

  ▌“榭”的演进

  榭,是建在高台上的木构建筑物,一般有屋顶、楹柱,没有墙壁。临水而建的榭称水榭,往往是架临水上,悬立水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吴越春秋》说:“吴王阖闾,治宫室,立台榭于安华池。”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贵族已有兴建苑囿池榭的风习,当时的榭是台上筑屋。

  到了汉代,水榭慢慢摆脱了对“台”的依赖,用简炼的木构架将主体建筑高高托起,整体造型凌空欲飞,富于动感。整体通透敞亮,建筑结构明确,技法高超,装饰华丽,又都建造在水中,榭内主人或行六博或听音乐或谈天,为人们游艺、避暑、休憩的绝佳场所。由于年代久远,建筑早已毁灭殆尽,无法看到水榭的建筑原貌,但依然可以从现存的一些画像石和绘画作品中,看到精美的水榭图。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水榭画像石,其结构为在岸边立一倾斜的登梯,梯顶旁立一庑殿顶亭子,亭下有一从登梯中间伸出的弯曲粗大的立柱承托,立柱之上还有三层,出挑斗拱,之下由一立墩支撑,图***有6人位于登梯之上,3人位于亭中,水中亦有若干网鱼、刺鱼的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976年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水榭画像石

  1976年于山东省滕州市城郊马王村出土的水榭画像石,画面中的水榭结构较为简单,只有一座庑殿顶的亭子,其下有两根弯曲且纤细的立柱支撑着,亭中两人正在钓鱼,水榭之下一船驶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976年山东省滕州市城郊马王村出土的水榭画像石

  五代时期,绘画作品中就已出现水榭图。此时的水榭隐藏于山林湖泊中,属于“林中榭”。水榭与山林树丛融为一体,宁静而悠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五代 董源《寒林重汀图》

  宋代的水榭常与房屋相结合,既是房舍用来居住,又可供赏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南宋 刘松年《秋窗读易图》

  元代水榭还有着房舍的形貌,四面都有落地的大窗,并没有完全向外界通透敞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代 黄公望《山水轴》

  到了明代,水榭造型更简单,四周开始通透敞开,没有房屋那样封闭,视角也变得开阔。明代王谔的《溪桥访友图》便是代表,图中清晰可见山川中立有一座水榭,水榭屋顶轻薄如纸,支架纤细如枝,四面无墙,完全通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代 王谔《溪桥访友图》

  清代山水画中的水榭,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造型庞大的水榭,且多为砖瓦或琉璃屋顶,外观更加别致。清代吕焕成的《山水册》,图中水榭在山间小溪上盘旋曲折,近水一侧设有窗帘,赏景时拉开,既保证了水榭内的透光和通风,又可以供水榭中的人观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清代 吕焕成的《山水册》

  ▌汉代庄园政治

  庄园政治是贯穿整个东汉时期的一个社会现象。汉墓中出土的陶望楼和陶水榭,就是庄园政治的一个表现。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急剧发展地主庄园经济,逐渐形成了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整个社会风貌在大一统局面下暗藏着地方割据势力。

  东汉的豪强地主势力具有先天优势,加之中央政府的监管不力,逐渐造成该时期的豪强地主通过依仗宗族,养宾客,收门生、雇俑家兵等方式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甚至在东汉晚期掌握地方都州的实际权力。这一时期,营建楼阁园林、池塘苑囿成了豪强地主互相效仿的时尚。

  在这种背景下,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对社会的破坏十分严重,封建帝王屡下禁止诏书。为了满足豪族们死后仍能将生前的奢侈生活带进墓葬的需求,又不浪费过多社会财富,建筑明器成了一种必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精美的汉代陶制建筑明器,如陶楼、陶仓,陶水榭等,都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替代物,是人们死后希望能够过上某种幸福生活的理想物。

  汉墓中的陶望楼和陶水榭主要发现于灵宝、陕县等地。楼中一般都会有武士俑伴存,有的持瞭望状,有的带武器持戒备状,有的弯弓张努持射击状等,防御色彩很浓,形象地反映了汉代庄园的防御设施。

  东汉时期的的庄园经济是其庄园政治的基础。仲长统《昌言理乱篇》: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婶千群,徒附万计,”这样庞大的地方经济体,必然会造成地方上的政治独立,也就造成了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最终激化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导致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水榭的分类

  目前所见汉墓出土的陶水榭基本可以归纳为:通体施绿釉,平面为方形,一般不超过四层,每层都有门、窗、栏杆,其中栏杆处常有持器械的武士俑,底部有方形或圆形的水池底座。根据建筑造型、制作和装饰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塔式水榭和亭式水榭两类。

  塔式水榭

  1972年,河南灵宝县张湾3号墓葬中出土三层绿釉陶水榭,通高130厘米,池径42厘米。下有方盘式水池,池内有鱼、蟹、龟、鸭等动物模型。池沿正面和左右两侧共有九个陶俑,有的吹奏,有的手持弓箭,有的做迎宾状。池中置方形平座,上立三层四阿顶水榭。第一层正面开长方形门,地袱上坐一吹奏俑。门上方和两侧面均有凸起的菱形镂孔方窗。榭身四角各平出一挑梁,上置一斗三升斗拱,托住二层平座。平座正面有菱形图案,其上有两个吹奏俑,两个武士俑。榭身第二层与第一层形制基本相同,但四角斜出挑梁上承四阿顶,作瓦垄,檐下饰圆形瓦当,四条垂脊下端反翘,置柿蒂形脊饰。第三层建筑形制与第二层相同,仅形体略小,榭内有一高冠长衣俑。顶部正脊两端反翘,中间是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楼身修长,制作精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灵宝县张湾3号墓出土三层绿釉水榭

  1955年陕县刘家渠3号墓出土的三层绿釉陶水榭通高104厘米,池边长30厘米。下有方盘式水池,平口沿外折。榭身立于水池中央,池内有鱼、龟、青娃、蟹等水中动物,池壁三面有成列的水鸭。第一层,开四个拱形门,正门紧闭,上有辅首,其余三门半开半闭,门的旁侧有方格形窗。四隅外挑出梁,罝斗拱承托屋顶,最上部为四阿顶,顶上有一朱雀。此水榭建筑结构较严紧,各层房间较为封闭,整体像碉堡,防御性很强,其上有披坚执锐的武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955年陕县刘家渠3号墓出土的绿釉陶水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水榭正面、水池俯视图

  1954年淮阳县九女冢村采集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水榭,通高144厘米,面阔43厘米,进深47厘米。第一层正面设有前廊,廊后为一房,其正中为双扉大门,门前有一人字形梯道,梯道上部有一裸体俑,上身赤裸,双手上举。梯旁立有四个女俑。二层、三层整体造型完全相同,为敞开的亭式结构。其下部为方体基座,上承平座。平座四周有低平的围栏,每面均附有变形人体斗拱数个,四角立两两并立的裸体人形柱。裸体人具有明显的两性人特征,胸部有突出的乳房,下部有男性生殖器。上置四阿顶,作筒瓦垄,檐下饰圆形瓦当,四条垂脊上各置一鸟雀。第三层正脊两端反翘,中部塑一朱雀。陶水榭整体修长挺拔,制作精巧,设计独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淮阳县九女冢村采集的陶水榭

  亭式水榭

  1964年淅川出土二层绿釉陶水榭,通高45厘米,池径40厘米。下为圆盆形水池,榭立于水池中央,与池边有桥相连。池岸上有武士俑、猎手和鹿等。池中有鱼、龟、鳖、鹅、鸭等动物。榭楼底座为圆形,上有四根立柱承托第二层。第一层中端坐一俑,四周有立俑相围。顶部为四阿顶,并立有一瑞鸟。水榭建筑设计简洁,但辅助景物极其复杂,富有自然情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淅川出土的二层陶水榭

  淅川县宋湾河林场出土的三层绿釉陶水榭,通高53厘米,池径43厘米。圆盆状水池,池内架有桥,池沿上环列家畜家禽动物俑和人俑。榭的下部是圆形平座,正中有立柱支撑上部。圆顶,光面,无瓦垄。第一层水榭内有站立、正坐、抱物的多个人物。二、三层与一层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尺寸略小,第三层四阿顶有一元宝形正脊,脊上栖息一鸟。此水榭与上述淅川出土的二层水榭造型大同小异,但不及它精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淅川县宋湾河林场出土三层绿釉陶水榭

  1972年灵宝张湾2号墓出土的二层绿釉陶水榭,该水榭底部为一方形水池,池岸上有鱼、龟、蛙等。池边四隅各有一造型相同的四角横尖顶亭子。水池正中为二层榭楼,楼身为方形,也是四角攒尖顶,不覆瓦垄。第一层和第二层形制相同,同为四角立柱,并且两层平座四角都有俑。此水榭制作规整,风格写实,目前仅见开篇所介绍的这一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河南省灵宝县张湾二号墓出土绿釉陶水榭

  从以上实物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塔式陶水榭的设计精巧,结构相对复杂,不仅有四阿、庑殿等传统木构建筑的屋顶形式,而且大量使用平座结构和一斗三升的斗拱承托技术。制作工艺上全面运用了捏塑、镂刻、浮雕等手法;装饰中出现的浮雕裸体人象以及人形柱制作精巧;建筑的各个部位,如三层阁楼的施柱逐层收小,镂空的阳台与窗棂,形式丰富的屋脊装饰等,都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亭式水榭的制作则大多规整,结构相对简单,榭体通透,装饰风格比较写实,榭中塑造的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生动,小桥连接池亭,富于生活气息,一定程度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景象。

  而无论是塔式陶水榭还是亭式陶水榭,榭中多置持械守卫的武士,披坚执锐,如临劲敌,尤其是一些塔式水榭墙壁相对封闭,形似碉堡,防御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均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210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