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分享培生哥的集邮故事「讲述集邮者自己的故事」相同爱好,不同经历!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9/16 23:18:00
培生哥 集邮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有故事的人周华健 - 有故事的人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的表达体现在喜怒哀乐上,也体现在不同的生活态度上。有的人嗜烟,有的人贪杯,有的人喜色,有的人爱赌,也有不少人玩收藏。收藏古董古玩一般人玩不起,只能收收小东西。我小时候收藏过邮票、火花和香烟壳,但能坚持下来的只有邮票,其中原因是除自已的兴趣爱好外,还幸运地遇到了几位邮票收藏的引路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建军30周年纪念邮票(1957年)

        我爸爸的哥哥(大伯)49年5月到山东参加革命工作,在山东成家,至62年回杭首次探亲。其间和爸爸妈妈的联系都是靠通信的。从我懂事起就知道大伯每次寄信来都贴纪念邮票,且在信念背面写上"邮票剪下请寄回"。爸爸说大伯从小爱集邮,他还有不少的外国邮票。我小学毕业时已是家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了,给大伯回信自然落在我的肩上。每次回信后我都到邮局买邮票,点名要纪念邮票。有时只有普通邮票,我会一脸无奈,沮丧的把信投入信箱,回来告诉爸爸没有买到纪念邮票。爸爸也开始注意邮票的发行,每周都要给我二毛钱去邮局问问有没有纪念邮票,有就买2张回来备用。

         久而久之我也被这花花绿绿的纸片吸引。集邮本买不起,只得把邮票纷乱地夾在练习本中。时间长了,感觉到需要自制一本邮票本,便找来马粪纸,白纸和玻璃纸,裁裁剪剪,粘粘贴贴,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一本简易的集邮本。集邮是从信销票(实际使用过的邮票)开始,凡亲戚朋友,学校老师都是我收集邮票的对象。外婆是我最大邮票的来源地,外婆有2个弟弟,一个在宁波,一个在西安,因外婆是文盲,所以写信任务就是我的。每次寄信我也仿效大伯,在信封背面写上"邮票剪下请寄回"。收集回来的邮票放入盛有水的碗里脱胶,约半小时邮票就与信封纸分开了。然后用夹子将邮票放在干手帕上吸水、晾干,小心翼翼的插入邮票本中。到学校我拿出邮票本和同学交换。    功夫不负有心人,读初中时在班上我算是集得好的,有十来套完整的邮票,尤其建国十周年的五套纪念邮票我已收集了三套,其中有一枚开国大典,是我的最爱,多次拿到班上炫耀。结果遭劫,课间操后回到教室,发现集邮本不见了。我象挖了心头肉样的号陶大哭,痛定思痛我怀疑班上的"阿德"偷了我的邮票,跟踪了他好几天,越看越像,却又找不到证据。我从此断绝了和他的来往。父亲知道后对我说,"给你一块钱,从头来过”。以前集邮我从没有花过钱,我拿着一块钱来到武林路安吉路口一个专买集邮品的小摊,买了几套盖销票(新票未经使用直接在邮票角上加盖邮戳)。

从此我走上一条新的集邮之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荷花》特种邮票 80年发行,现价220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父亲由于小时候在西湖划船谋生落下风湿病,从我懂事起就知道父亲有心脏病,一劳累就引发心力衰竭,卧床不起。我念初二的那年暑假父亲心脏病发住省立医院(今省中医院),是我陪他住院的。每天查房有许多医生来问诊和检查,那时没有很多的检查设备,全凭一个听诊器诊断,为病变是二尖瓣还是主动脉瓣争论不休。医生天天关照父亲卧床休息为主,还时不时检查下肢是否水肿。我睡在父亲的病床下边(地上铺条草席),手上栓根绳子在床边。晚上父亲要小便拉拉绳,我就醒了,赶紧起来协助。五点不到病房就忙开了,我起来打开水,协助父亲洗脸刷牙,泡茶(父亲嗜茶),陪着他病房内散步,吃早饭。然后等着医生给父亲查房,听主任分析病情。才知道父亲的病是不可能治愈的风心病,只有不劳累,吃得淡,防感冒,才能不加重病情。

        我陪父亲住了约十天,病情缓解后出院。住院期间我和父亲聊天范围很广,话题最多的是邮票话题。从大伯集邮,一直到最近的新邮票。我说最近发行有2套邮票都非常精美。①蝴蝶,20枚一套。②黄山,16枚一套。平时发行邮票以2一4枚一套居多,这样的量且有高面值的邮票买不到也买不起。但黄山这套邮票我太喜欢了。此前我多次走过邮电路都锦生门市部,其陈设的织锦画最多的是西湖十景和黄山风景。黄山的群峰峥嵘如鬼斧,云海飘渺似仙境令人神往。我巧舌如簧的向父亲叙述黄山邮票的漂亮,企图动员他放点"血”,父亲了解了邮票的大致情况却没有了下文,我也不敢再啰嗦了。大约一年多后父亲把我叫去,拿出一个小邮袋给我,说黄山邮票价格实在高,我收了十多枚信销票给你,缺几枚,也算支持你集邮。我接过邮袋还是很高兴,这是父亲给我的最高奖励。以后我的零用钱也从每天2分增加到3分,其实我的零用钱都用来集邮的。

集邮也给我的生活带来若干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从1976年起开始攀登黄山,若干年就会邀请朋友或家人再去攀登一次,至今共有八次上黄山的记录,这些足以证明黄山邮票对我的深远影响。许多反映各地风景的特种邮票,一直勾起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保持每年一次外出旅游的激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黄山》特种邮票

        由于文革以及下乡插队我中断了一段时间集邮。农村回来后我常跑邮市,目标是补缺,每个月根据经济实力补2一3套邮票。79年父亲又一次住院回来后病退了,基本在家养病不外出。一天他拿出一个本子对我说,这是我平时买的邮票,我也出不了门,就送给你。我打开一看全是我缺的盖销票,包括那套蝴蝶。也有一些文革的信销票和编号新票,约四十套。太珍贵了!我说爸爸我会保存好的。直到今天只要我打开邮册,看到黄山和蝴蝶邮票,父亲慈祥的面容立即呈现在我眼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蝴蝶》特种邮票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这人间温情,至少有一半是出自人性里与生俱来的孝心,及与孝心相对应的父母的天性。无论在这个社会里扮演什么角色,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总是有爸妈为他撑起的一方天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邮市。邮市最早在延安路邮局旁边的弄堂里自发形成,很快人满为患影响到交通和治安,邮市自发地转移到了少年宫原工业展览会的空地上。后由工商部门出面在市工人文化宫围墙边搭棚开市场,因票友众多,喧嚣过甚,引起周边居民不满又影响市容,最后政府重做规划,落脚在湖墅路二百大收藏品市场里。我像条小鱼,一路跟随邮市变迁,倘徉在邮海中,真是大开眼界。普票、大龙票、民国票、解放区票、纪特票、文革票、编号票、JT票以及各种首日封、邮折、明信片应有尽有。我收藏的这点邮票简直是沧海一粟。来自全国各地的邮商云集,軍用书包装着满满的百元大钞(我以前从未看到过这么多现金),坐地起价,收购各种紧翘邮票。邮票的投资价值显现出来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年的延安路邮局旧址上,建起了现代化的购物中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市工人文化宫围墙边(老照片)

        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个原则,量力而行。第一,收集面以JT票为主。文革前的我收集盖销票为主,收全了;文革票市场价太高,买不起就收信销票;编号票以后收新票,至今是收全的。第二,每个月动用工资(可怜当时30多元一月),不超过5元钱,不能影响生活水平。其实我基本未动用工资就把邮票集齐了。因为我集邮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

         第一,妻子的外快。妻子是服装厂的缝纫工人,车工技术出众,针脚扎实,缝线细腻。我和家人的衣裤均出她手。那年我想买小型张《红楼梦》却苦于无钱,一天学生刘晨歌来访和她谈集邮。她见师母在缝制裤子,便建议介绍几个人来做衣服,称点外块也好买邮票,我们从未收费做过衣服。我教高中时的学生刘晨歌介绍了省卫生厅几个单身小青年来做裤子,效果不错,就一发不可收拾,接连不停地收私活了。当收入刚满100元,妻子就交给我,让我买喜欢的邮票。我立即去补了《红楼梦》小型张一枚。喜滋滋了好几天,晚饭后哪儿也不去,乖乖地坐在缝纫机旁看妻子做衣。时不时帮忙整整面料,修修线脚,而且学会了烫衣。读大学时,同学张静霞、朱虹、梁华…都曾成我家的顾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楼梦》小型张,81年发行,现价1500元

       

 第二,我的外快。82年我大学毕业到护校工作,不知什么原因刮起"应知应会"的学习风。各单位没有高中文凭的人员要补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几门课,市里统一考试验收。当时市卫生局宣传科长周健住我校宿舍,知道我是原杭州十四中老师,就请在卫生局给卫生系统的这些人(挂号的,检验的…)上课。有这样的好事,每节课5元,一下午算3节,4门课全包。当时卫生局长和书记刚换,三日两头看我在大声喧哗,都不禁好奇,"这是谁啊?样样都上”。当时我一个月有150元的"外快",全抛进了邮市。最得意的是小型张《从小爱科学》我花四百元买进,一点不心痛,如今市值破万。一轮教学2个月左右,持续了好几年。先后有杭州电池厂,岳湖楼,园管局,服装厂…十几家单位都来请我上课,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外快帮我补齐了大部分最难收集的高价邮票。

        第三,以邮养邮。以邮养邮,即把自巳富余的邮票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买入自已急需或喜欢的邮票。我也象小学生一样周日出现在延安路邮局旁边的弄堂里,手持打开的邮集推销邮票。为了增加邮票的来源,我曾几次去上海卢湾区体育馆采购邮票。上海卢湾区体育馆是除北京月坛外国内最大邮市,价格略低于杭州。周五晚11点多火车(4元车票)去,天亮前到上海,冲冲地在人山人海的邮市中觅一些略紧翘的小型张,坐12时的火车返回。周日就抛出这些邮票。我初次尝到了"赚差价"的甜头,就是太辛苦,一天一夜不睡。当时最贵的小型张是"长城加字",1枚2元面值要350元。在100元时就想买了,但手上钱不多,100元我可以买好几套其他邮票,所以没有买。不料价格象坐了直升飞机,很快破300元,奔500元去了。朋友劝我赶紧买,贵的永远是贵的,以后代价更大。所以才有我跑卢湾做倒卖的辛苦事了。当我买到《长城加字》后心满意足极了,从此再也不做买进卖出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长城》加字,79年发行,现价4000,未加字1500元

         集邮的乐趣在过程,觅得心仪的邮票更是其乐无穷。其实集邮的过程是我有苦有甜的人生过程阅历的一部分。我想起了一句话:阅历这种东西,杀掉了幼稚,也误伤了纯真。是啊,这也许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谢"这两个字是我们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但每当我打开邮册时,每一位帮助过我集邮的朋友们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眼前,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用我那颗心里沉甸甸的心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叶师傅,杭州留下人,邮票公司的退休工人。叶师傅大我十岁不到,爸爸说她刚到保俶路邮局当营业员时,还是一个十七、八岁梳着马尾辮的小姑娘。因为邮局就在我家马路对面,我(还是初中生)和父亲常过去问有没有"纪念邮票”,日子一长就熟了,知道我们集邮。每当有新的邮票到,叶师傅就会隔着马路叫"张师傅邮票到了",父亲就立即派我去买。可惜地方邮局的邮票供应不定时,尤其是发行量小的到不了下面,小型张我连见都未见过。我下农村中断了几年集邮,回来后不知道她调到延安路新成立的邮票公司上班。1980年我在延安路浙江医科大学读书,一天走过延安路邮局发现开了家邮票公司,门庭若市。一天发行新邮票,我挤进门市部。突然柜台里一个声音叫住我。"张培生,今天终于碰到你。你们家是集邮的,一直记挂着你们,今天总算碰到你了。"叶师傅像遇见亲人一样的高兴,"你们家是老实人,以后买邮票找我"。我大喜过望,连声说"好的、好的、好的。"从此以后每周六下午我一定到她办公室去买邮票。她会告诉我下周发行新邮的时间,然后她将入库前的手头邮票拿出来让我选购。有缺的几张小型张她都是陆续用公司价给我补齐,新发行的小型张每次给我5张以上(买一张都不容易)。有时她会说明天早一点到门市部来看看,但不告诉我卖什么邮票。结果有紧翘的袋票(10元不到,市场价要高六、七倍),我排几次队买几袋,用于市埸交换。70年到74年发行的统称叫编号票,我就是这样全补起来了,还略有富余。邮票公司紧缺的,她帮我找邮商低于市场价买。90年发行《韩熙载夜宴图》,当时一票难求,她先后帮我收了几十版。她专门带我去著名集邮家、杭州集邮协会会长张包子俊先生家拜访,介绍我加入集邮协会。可以说叶师傅是我集邮生涯的领路人,直到95年(大约)她退休,我竟没有送过一次礼,请她吃过一顿饭。今天想想也奇了怪了,"缘份"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韩熙载夜宴图》90年发行

        叶师傅退休后,我们一直保持象亲戚一样的来往,总算有了一次我报答她对我集邮支持的机会。她有个在富阳山里的姐夫患癌症,我几次和她夫妻到富阳接他来杭看病。一天,她打电话说姐夫病很重,痛得死去活来,要来杭州治疗。我立即联系同学安排医院,半夜12时和她夫妻赶到富阳接她姐夫。她激动地说:"张培生靠得牢的!人走茶不凉。"我说:"叶师傅,只要我办得到,你一句话我没有二话说。"她有个外娚女在瓶窑余抗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先生是部队干部。转业时市里同意安置在杭州,一家医院也同意接受她,但余杭二院院长却不放人,叶师傅找到我。由于工作关系我和余杭卫生局徐局长熟,我先后几次陪她外甥女夫妻专程到临平找局长。徐局是个儒雅之人,不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指示。徐局几次去瓶窑找院长,听院长的意见,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院长几个月后放人了,成全了他们一家。区区小事,快二十年了,外甥女和她先生中秋节和春节必年年来看望我。真是"恩恩怨怨"(没有怨)何时了!

        我这一辈子遇到的"恩人"不知有多少,几乎在每个时间节点上,读书、下乡、十四中做老师、护校做校长、医高专做副校长、杭师大做护理学院长,都有象叶师傅那样贵人相助,我从末请过客,送过礼。我自惭有点"忘恩",特别是我初中班主任方老师、卫生局岑处长、浙一周永庆、浙大陈仰光给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无一回报。每当回忆往事,我都会想起他们,借此感恩他们!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帮助别人,应为有德之人。所以我一直像他们那样诚恳的尽力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人生如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1973年发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杭州集邮协会活动纪念封,会长张包子俊题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正的朋友,不管男女,理解你,能懂你,尊重你,在乎你,珍惜你,才可称之为朋友。交一个真诚的朋友,是一笔财富;交一个有情的朋友,是一种荣幸。交一个知心的朋友,是你一生的幸运。这是昨日友人在微信发的一段话。我看了感到格外亲切,贴切。以邮交友,我交到了这样的朋友。

        79年我结婚不久,妹夫带了他的朋友周文锦首次来看我的邮票。周在西湖水域处工作,也是集邮爱好者,听说我集邮特地来看看。隔了一周又来看我,拿出三枚高面值的邮票送给我,说上次看到你有几套邮票中缺这几枚。一套邮票中高面值发行量特少,所以邮量的价值和收集难度除题材外主要由发行量来决定的。单枚高面值的邮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我也不知他怎么收到,或许高价从邮商那里收来的,反正我只有心中的热乎乎。从此他成了我集邮的良师益友。

         不久杭州集邮协会举办首届邮展,周文锦带我参观,其中有一框是他的收藏品,是以航天为专题的邮票。因我国航天刚起步,没有发行过航天邮票。邮展上类似题材全是外国邮票。我记得有苏联的57年发射人造卫星(人类首次)纪念邮票,以及61年苏联首次发射载人飞船邮票,都很珍贵,只是觉得周文锦很厉害,这么多外国邮票他都能通过国外邮协联系买来的。他送了我几枚精美的航天邮票,我保留至今。他集邮很广,对普票(即平时贴用的邮票)情有独钟。普票有编号的解放后至今发行了33套,收集的难度极高,尤以普5(天安门图案)为最。大约90年代初他告诉我化1万元收了套普5(现市价5万6),是把家里值钱的变换以及将库存多余的纪特,文革票清仓去换来的。他说珍贵的永远是谁贵的,升值的空间也大。从此我收集邮票也改变方向,先收集难度最大的、升值空间大的邮票,少走了许多歪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部分外国航天邮票

        我和文锦成了无话不说的"铁哥"们。他小我3岁,但生活的阅历比我丰富,生活的态度比我豁达。除集邮外,他常邀我坐船去西湖中阮公墩(当时还是一个小荒島)泡一天,看书,钓虾和喝茶,过得象神仙一样。看淡人生,笑面人生是我和他交友后逐渐成了我人生观的一个方面。他只要有事我也鼎立相助,20年前他夫人患乳腺癌,肿块直径8公分,发现太迟了。我立即陪她去肿瘤医院找李院长,李院长星期六加班开刀,手术很成功,加上其他措施,至今未再复发。直到今天我们天天微信问好,交往不断。

       叶师傅退休后,来了位接班人叫周勇,退伍军人,巧得很是我学生弟弟的同学。我们很快成了"忘年交”,他小我10多岁,并没有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尽管由于工作忙,我集邮从95年起只买本年册,不再逛市场了,但信息还是不断的,主要来源于周勇。周勇热情、有情义和脾气好。有时朋友缺些票找他帮忙,他尽量帮忙,没有市场里去收来,贴钱也要解决。有一年他首长马司令(时任金华軍分区司令)邀他一家过年。我们几个朋友举家都去了。我没有当过兵,住师部招待所,第一次感受到軍人的威严和热情,至今难忘。直至今天我和周勇都是兄弟相称,互帮互助至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徐悲鸿《奔马》

      

  郑以科,是我校教师梁立的先生。梁立是我校的优秀教师,为人正直,教风严谨。任护理系主任时不幸患肝癌,顽强地和病魔抗争了八年。期间我(包括我退休后)常去探望她,他先生很感动。2003年的一次交谈中,他知道我集邮。2004年春节他送我一册他们公司的精美邮票年册,他说我不集邮,就送给你。以后他每年送我一册,直至2009年,他离职。我们一直保持着纯真的朋友关系,看着这6本年册我特别地感叹,真正的朋友情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小爱科学》79年发行,现价18000元

       

   集邮过程给我带来太多的精彩,也懂得更多的人生意义。在结束全文时我想用昨日另位朋友发的一段话作结。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而在另一个人面前却是无价之宝,遇到一个懂你的人很重要,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后悔,去猜疑,去生气,去惋惜,去痛苦……?!生命中每一天,都要让自己快乐点,不要让自己老的太快,却明白的太迟,用顺其自然的心态,过随意而安的生活。因为一晃就老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开国大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 培生哥

来源 | 萨尔茨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