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发行于1967年4月20日~1970年1月21日的“文”字邮票,由于在集邮界已被视作“现代文物”,
文票的实寄封也早已成为最受青睐的集邮品,
有些紧俏品种目前市价已逾千元,即使普通的“文革”实寄封也在百元上下。
种种迹象表明,文票实寄封呈稳步上升之势。
一、特征
1、:封幅小。
文票实寄封的外形特征仅有64开本大小,卦幅一股为92×150毫米,比现在的信封要小得多。
由于寄信人要在较小的信封正面写上不少文字,大多将邮票贴在信封的背面,这与现今有很大的不同。
小巧玲珑的文票实寄封,使购买者很容易在众多的实寄封当中,将它挑选出来。
2、文票实寄封邮戳的盖销大多不够规范,即只有原地盖销戳的多,而既有原地戳又有落地(到达地)戳的少。
这是由于“文革”时期一些正常的规章制度受到冲击,才造成一大半信件没有落地戳这一特殊现象。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以“没有落地戳”为由,就断定某枚实寄封是假的。
二是原地戳盖得不完整,很少见有全戳和大半个戳的。
这是因为,文票大多有毛主席像、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如果盖得过多,势必影响到画面整洁,搞不好很可能被视为政治问题。
为此,邮政部门都下发了文票盖销的相关规定。
少数地方为了避免出政治问题,邮戳干脆就不盖在邮票上,而是盖在旁边的信封上。
三是原地戳与落地戳上的时间极为接近,说明信件在邮途中所走的时间比较短,特别是北京与其他的大城市之间。
例如笔者收集到的一枚实寄封从北京发出,原地戳为“1970年11月30日19时”,而到达地“湖北武汉”的落地戳为“1970年12月2日16时”,信件在路上的行程仅有45个小时。
记得笔者1968年在北京时,多次发回武汉家中的信件都很快:
8分平信,基本上都在两天以内,这种速度,即使是今天的“特快专递”,都可能无法比拟。
而邮资10分的航空信(需加贴蓝色的“航空”二字标签)甚至还要快一些。
如果“文革”期间(包括“文革”之前一段时期)从北京发出、到达地在1000~2000公里的大城市的信件,
其原地戳与落地戳上的时间相差在四五天以上,
那么,这枚文票实寄封是根本不了解这段实情的造假者伪造的。
3、政治色彩极为浓厚。
绝大部分的实寄封都印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最新指示以及相关的政治口号如“欢呼党的九大胜利召开”“严阵以待,务歼入侵之敌!”“一定要解放台湾”等等;
不少的“文革”实寄封还印有《雷锋日记》《王杰日记》以及《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等书中介绍的英雄人物的画像,
此外,《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的画面也占到不小的比例(图2)。
4、信封上常见寄信人抄录的语录及留言。
“文革”期间非常崇尚政治语言和英雄文化,广大群众非常乐于在信件上抒发对毛主席的崇拜,一般大多在信件的背面抄录一条流行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最新指示,或者写有虔诚的祝福语言如“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或者摘抄一句《王杰日记》《金训华日记》等。
例如笔者收藏的一枚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第一枚“学毛著”)实寄封,寄信人就在信封的背面,用隶书极为工整地抄录了一则1969年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牺牲的上海知识青年金训华的日记:
“每做一件事,想想是否适合人们的需要;每说一句话,想想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每走一步路,想想是否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这篇金训华的日记与信封上的知青邮票互相映衬,成为一件经典的文票实寄封。
二、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一般遵循这样一条规律:
“双戳”(原地戳和落地戳)齐全的优于只有原地戳的;
邮戳清晰整洁的优于模糊不清的,邮票整洁完好、品相上佳的优于污染、残缺的;
信封上印制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最新指示以及“文革”政治口号、宣传画、革命样板戏的,优于没有上述内容的。
邮票贴在信封正面的优于贴在背面的,
盖有少数民族地区特殊邮戳(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相对照)的优于盖有普通邮戳的。
从市场价格上来看,实寄封的价格一般相当于同种信销票价格的2~4倍。
例如文16《钢琴伴唱(红灯记)》“铁梅”实寄封目前每封市场价为120~150元,为信销票的3倍左右;
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中“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实寄封的价格也基本上相当于其信销票价格的2.5倍左右,分别达到250元和300元左右;而少数实寄封与同枚信销票的价格比略小或者略大。
如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俗称“戴军帽语录”)的实寄封单价目前上升到1300~1500元)就只有信销票价格(700~800元,堪称信销票价格之最)的2倍左右,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其绝对价格本来已经很高的缘故:
而文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泽东同志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实寄封(图8)价格,却足足相当于信销票价格的4倍之多,达320元,而该枚信销票的价格为70~80元。
这显然是这枚实寄封存量较少的缘故。
三、谨防赝品
由于文票实寄封行情不断看涨,一些不法分子就打上了它的主意,特别是比较高档的实寄封。
他们造假的手段,一般采用“拉郎配”的手法将真实的信封和真实的信销票拼凑在一起,因为信销票的价格大大低于实寄封的价格,造假者有利可图,这类赝品最容易在初涉实寄封的集邮爱好者面前蒙混过关。
对此,关键要在购买时仔细观察原地戳在邮票上的部分与信封上的另一部分是否吻合,字迹是否清晰可辨,邮戳上的文字和数字是否有人为改动现象;
如果有落地戳的,还要与前者进行对照,仔细察看二者的年月日及时间是否相符、是否合理:
如果邮寄的两个地方,相距并不是很远,而邮戳上的时间却相距数十天或者数月以上乃至隔得更远的,那么这枚实寄封肯定有问题;
如果落地(到达)戳的日期反而早于原地戳的,来个先后颠倒,那立马可以断定是伪造的。
也有个别的伪造封,采取遮盖信封上原有价值较低、票幅较小的邮票,来个瞒天过海,取而代之。
对此,我们可以撑开信封的开口,借着灯光,就可发现原有邮票的阴影,使其败露。
总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伪造的实寄封还是能比较容易辨别出来的。
凡是购买较高档的实寄封(一般二三百元以上),只要谨慎一点,完全可以避免上当。
(致敬邵春华老师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处理
编辑:柯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