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云南元青花为何多见火葬罐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10/29 10:27:00

  来源: 收藏杂志

  元明时期,受当地民族习俗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一带,生产一种专门用于火葬的青花瓷罐,其器型高大,形制规整,纹饰华丽,并以其产量大、存世多而闻名全国。

  2002年冬,云南禄丰县黑井镇派出所从当地农民手里收缴了一批火葬罐。这批火葬罐是当地农民在黑井镇石龙后山以挖地垒埂为名,将地深挖1.5至2.5米后挖出的。笔者在与朋友闲谈中,一知情人透露了这个情况,遂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随后与一位同事赶往黑井,发现现场已被挖得一片狼藉,黑井镇石龙村后山的山坡台地上有挖土的痕迹,地面上还有不少碎瓷片。此后在县公安局和黑井镇派出所的联合侦破下,共收缴火葬罐41件。这批火葬罐包括青花罐27件,青釉瓷罐10件,陶罐4件。2003年7月,经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家三级以上文物有25件,一般文物15件,资料文物1件。这批火葬罐系盗挖,未经正规发掘,现按鉴定时代介绍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代青釉模印贴花盖罐

  罐高31.3厘米、口径15.2厘米。造型规整,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色青灰,底无釉。盖顶有宝珠钮,盖上饰两道附加堆纹,间贴4朵模印莲花,莲花上并印有“常乐我净”4字(编者注:“常乐我净”又称“涅槃四德”,语出《涅槃经》等佛经)。盖与罐身均饰青灰色釉。出土时罐盖被挖缺一块。盖直径13.6厘米、高12厘米。罐直口、鼓腹、平底,腹部较大,腹部以下渐收至底部,足胫部较短。胎土质料细密,施釉厚薄均匀,罐口部无釉。肩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堆纹下贴模印花纹佛塔、双首鸡、华盖、白鹇、莲花、双鱼、牡丹、凤凰。模印花纹的釉色均为灰白色。模印花纹造型逼真,生动写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末明初青花凤穿牡丹纹盖罐

  罐高25厘米,口径18.6厘米。盖为莲秆形钮、荷叶边,盖上绘有两层青花纹饰,内圈绘缠枝花叶,外圈绘蕉叶,间绘二道弦纹分隔。盖直径21厘米、高9厘米。盖的釉色和青花色调与罐身一致。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短。胎色灰白,胎质细密,胎表面较为平整。罐内外都施釉,釉色灰白,莹润,釉面有细微的冰裂纹。青花色深蓝,纹饰布局层次清楚,罐外所饰釉下青花纹由5层组成:颈部绘折枝花果纹;肩部绘凤凰穿牡丹纹;肩腹相交处绘水波纹;腹部绘折枝牡丹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瓣中绘水涡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元末明初青花折枝花果纹罐

  罐高32厘米、口径10.5厘米敛口,斜肩,鼓腹,平底。胎色灰白,胎质细密。不注重修胎,足胫部有拉坯时留下的凸棱痕。釉色青灰,釉料不纯,釉面有气孔,施釉厚薄不均匀,口部和底部无釉,罐身有小块剥釉现象。青花色黑蓝,所饰纹饰为青花加附加堆纹,肩部绘云纹,肩腹相交处饰一道附加堆纹,腹部饰折枝花果纹,足胫部绘水波纹,绘画粗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初青花人物琴棋书画纹盖罐

  罐高24厘米,口径17.2厘米。盖为莲秆形钮、荷叶边,盖上绘有二层纹饰,内圈绘缠枝花叶,外圈绘蕉叶,间绘两道弦纹分隔。盖的釉色和青花色调与罐身一致。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短。罐外施釉至底部,釉色灰白。青花色深蓝。罐身饰有4层纹饰:颈部绘回纹;肩部绘4组人物画,仕女头梳高髻,神态自若地在松、竹、兰、石间抚琴、弈棋、阅书、赏画,全然如一幅文人水墨画;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初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罐

  罐高34.5厘米,口径16.3厘米。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短。罐外施釉至底部,釉色青中闪黄。青花色黑蓝。罐身饰有5层纹饰:颈部绘回纹,肩部绘狮子滚绣球,腹部绘折枝牡丹,肩腹之间绘一道水波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初青花牡丹纹罐

  罐高34厘米,口径16.4厘米。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短。罐外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闪黄。青花色黑蓝,罐身饰有5层纹饰:颈部绘折枝花果;肩部和腹部均绘折枝牡丹,肩腹之间绘一道卷草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初青花凤穿牡丹纹盖罐

  罐高30.2厘米,口径14.5厘米。盖为莲秆形钮、荷叶边,盖上绘有二层纹饰,内圈绘缠枝花叶,外圈绘折枝花果。盖的釉色和青花色调与罐身一致。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短。罐外施釉不及底部,釉色灰白。青花色黑蓝。罐身饰有5层纹饰:颈部绘折枝花果;肩部绘凤凰穿牡丹;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肩腹之间绘一道水波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瓣中绘水涡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初青花牡丹纹罐

  罐高36厘米。卷唇,直颈,鼓腹,平底。罐体硕大,胎体厚重。肩部和腹部均绘折枝牡丹纹,肩腹之间绘两道弦纹分隔,绘画较为写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罐

  罐高33.4厘米,口径14.9厘米。器形硕大,造型规整,为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罐身内外都施釉且均匀,罐外施釉不及底部。釉色青灰中闪现出淡黄。罐身绘有5层纹饰:颈部绘二道弦纹,肩部绘狮子滚绣球,腹部绘折枝牡丹,肩腹相交处绘一道卷草纹,足颈部绘变形莲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青花鱼藻纹罐

  罐高32.5厘米,口径13.9厘米。器形硕大,造型规整,为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罐身内外都施釉且均匀,罐外施釉不及底部。釉色青灰中闪现出淡黄,釉料不纯,釉面有颗粒凸起。罐身绘有5层纹饰:颈部绘折枝花果,肩部绘鱼藻纹,腹部绘折枝牡丹纹,肩腹相交处绘一道水波纹,足胫部绘变形莲瓣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中晚期青花菊纹盖罐

  罐高34.6厘米,口径14.8厘米,腹径27厘米,足径16.8厘米。器形硕大,胎体厚重。盖有宝珠钮,钮基部为圆柄,荷叶边。盖上饰有二层青花纹饰,内层绘菊花纹,盖边沿绘圆形图案。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长。胎色灰白。盖的釉色和青花色调与罐身一致,釉色青灰,青花色黑蓝。所绘花纹为4层:颈部绘几何纹,肩部绘蕉叶纹,腹部绘缠枝菊花,足胫部绘变形莲瓣,各层纹饰间绘二道弦纹分隔。绘画风格较为粗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中晚期青花水波纹盖罐

  罐高25厘米,口径11.9厘米。器形亦硕大。盖有宝珠钮,盖上绘有写意的菊瓣纹。罐卷唇、直颈、斜肩、鼓腹、平底,足胫部较长。罐身内外都施釉,釉色青灰中闪出淡黄,但罐外施釉不及底部。胎质粗糙,釉料不纯,釉面有颗粒凸起。不注重修胎,罐身有不甚明显的粘接痕迹,由两段贴接而成,有拉坯时留下的刀削痕,胎色灰白。肩部绘折枝花果,腹部绘横排列的水波纹,腹下部绘水波纹,绘画风格粗犷。

  30余年来,禄丰县黑井镇一带出土火葬罐不下400余件,流散到社会的就不知其数了。虽然上世纪80年代曾在禄丰县境内发现了两处窑址,包括元末明初时期烧造青釉、铜红釉、青花的罗川窑,明代烧造青釉、青花的白龙井窑,两窑都以生产盘、碗、碟以及一些小件器物为主。这批新收缴的火葬罐无疑为研究云南青花瓷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关背景

  云南青花瓷的分布几乎遍及云南全省,东起曲靖市、南到中越边境、西至腾冲、北到丽江,均有数量不等的发现,以火葬罐为最多。火葬是佛教的一种葬俗,这种葬俗在云南延续的时间很长,在南诏(唐)大理国(宋)时就已流行了几百年,只不过那时人们使用的是金属铜或陶的火葬罐。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从云南北部,以“革囊”为渡,越过金沙江,克鹤庆、剑川,征服了大理国,继而统治云南全省,设了“中庆路”云南行省。众所周知,元政权所奉行的国教也是佛教,而自唐宋以来云南自号“妙香佛国”,这样在宗教上,云南的宗教和元政权奉行的宗教没有太大的冲突,火葬的习俗得以沿袭,火葬罐的制造也日趋精美。

  公元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选派赛典赤·瞻思丁出任“平章政事行云南中书省事”,将军政大权集中,“下立州县”,鼓励发展经济、文化,致力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设施,提倡儒学,尊崇佛教。在手工业方面,为加强管理,在各路设立“人匠提库司”。公元1368年,明军分路进入云南,继而占领云南全境,这样大量的内地军民人等纷纷进入云南,形成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军民中的各类技术人才也随之纷沓而至,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业带来很大的促进。云南省华宁县慈云寺中的《重修慈云寺功德碑》明确记录了这样的事实。碑文这样记录到:“……冶北里许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者,由江西景德镇办厂于此。为生活计,继汪氏、张氏、彭氏,以及刘、柯、诸姓、杨诸姓,因亲及友,接踵萃处焉。”所有这些都为云南青花瓷的烧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的提供了社会条件包括人力物力,有的铺平了技术方面的道路。

  对云南存世的青花瓷按使用的情况和数量进行统计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葬具(火葬罐),以各类广腹罐居多,数量最众;实用器, 以瓶、碗、盘居多;明器,以瓶、盅、杯、盏、缸、盒、钵居多。据现有的藏品情况来看,似未发现产品的款识标记和纪元,所见者仅为墓石等类佐证材料。

  本文根据云南禄丰/徐惠萍《一批被收缴的青花火葬罐》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0年《收藏》05月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