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蒙特利尔
奥运会曾被人视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运营方面的失败案例,其理由是
奥运会场馆建设耗资巨大,活动结束后经营不善,影响举办城市经济发展。而蒙特利尔奥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席米歇尔·盖则认为:蒙特利尔奥运会并非一场财政灾难,事实是,在奥运历史上,蒙特利尔奥组委是第一个资金筹集有盈余的组委会。
文/图本报特派加拿大记者王栋、邱瑞贤、刘蕤红、潘敬文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蒙特利尔陷阱”这个奥运话题。为此,记者特意赶赴加拿大专访了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席米歇尔·盖、规划总监保罗·豪厄尔。
本报记者: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经常被人视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运营方面的失败案例,甚至出现了一种说法“蒙特利尔陷阱”(指奥运会场馆建设耗资巨大,活动结束后经营不善,影响举办城市经济发展)。我们看过一些对您的采访,发现您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能具体谈谈吗?
蒙特利尔奥运结余2.3亿加元
米歇尔·盖:在加拿大有市、省和联邦政府。1976年奥运期间,联邦和省政府并未参与举办工作,只有蒙特利尔市政府真正参与其中,但其财政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奥组委当时通过发行彩票、纪念币、销售电视转播权、赞助等手段筹资。那届奥运会,奥组委筹集了4.3亿加元,最后收入结余2.3亿加元。有人说蒙特利尔奥运会是一场财政灾难,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事实是,在奥运历史上,蒙特利尔奥组委是第一个资金筹集有盈余的组委会。
本报记者:那又如何解释赤字一说呢?
米歇尔·盖:当时建造的设施包括:游泳馆、奥运村、主
体育馆、停车场、两条地铁等。组委会不应负责筹资及建造所有设施。蒙特利尔本身就需要游泳馆、体育馆、道路,蒙特利尔本来就要建造这些设施,来满足城市本身的需要。这些设施不应由奥组委或蒙特利尔奥运会负责筹资建设,奥组委应该只是租赁使用这些设施。
但最后,这些设施的建设费用都成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的成本,连公路、铁路也算进运动会的成本了。
本报记者:您的意思是,造成“赤字”的原因是把一些不该由奥运会承担的费用也算进了奥运会的成本?把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算作了奥运会的直接成本?
米歇尔·盖:很多奥运主办城市的投入巨大,譬如巴塞罗那,将大片土地重新规划、改建。这是奥运会的费用吗?不是,这是整个国家的费用!这些建筑将被国民长期使用,只是利用了奥运会这个机会建造。真正的奥运会成本只有用于筹备和运作奥运会的大约十亿美元,其他的投资是长期性的。像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于1976年,32年过去了,人们还在使用它,它还会矗立100年。
有些人在财务上完全将这些事情割裂开来。唯一的原因,是他们讨厌奥运遗产。这些政客通过反对奥运会,反对当时的市长让·德拉皮奥。
场馆建设费不应算奥运成本
保罗·豪厄尔(PaulHowell):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我们使用了主体育场;奥运会之后的30多年里,该体育场还在使用——把所有费用归入奥运会的成本是没有道理的。
本报记者:那其他奥运主办城市是怎样计算成本的?它们都不把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计算在内吗?
保罗·豪厄尔:它们并不把这些叫做奥运会成本。以慕尼黑奥运会为例,他们有一个组委会来运作奥运会,组委会人员的工资由政府支付。组委会的工作包括设法筹集资金,譬如发行纪念币和销售纪念品,但不是商业化的运作。政府提供场馆设施,即便体育场馆的建设费用超出预算,也不归入奥运会的成本,只算作体育场馆的费用。
媒体总喜欢抓住赤字做文章,但对赤字问题的本质又不了解。我写了一本关于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书,今年会出版,将澄清赤字的事情,说蒙特利尔奥运赤字并不准确。
本报记者:为什么隔了那么长时间才写?早一点向世人披露内幕效果岂不是更好?
保罗·豪厄尔:早在1976年,我们已经计划要写这本书了。但我们得工作,要谋生啊。
办大赛前要尽可能做足计划
本报记者:你们刚才说“这些政客通过反对奥运会,反对当时的市长让·德拉皮奥”,请具体解释一下。
米歇尔·盖:在中国,全国上下都支持奥运会。在上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奥运会也得到了大众的支持,但有些政治势力反对奥运会,反对当时对举办奥运会充满热情的蒙特利尔市长让·德拉皮奥,这最后变成了反对奥运会。
保罗·豪厄尔:他们憎恨奥运会,尽力丑化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形象。所以才有“赤字”的说法,这是出于政治需要,让人们觉得奥运会浪费了很多钱。
本报记者:根据你们的经验,两位对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有什么建议?
米歇尔·盖:要尽可能做足计划,越细越好。只要有一个细节计划得不好,就会代价惨重。洛杉矶奥组委一位委员曾对我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计划做得太多了,但他们却因照搬我们的计划而得益。计划永远不会有过多的时候,如果发生问题,就是因为计划得不够。举例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幕前,有国家退出。我们为此要重新安排田径、拳击等赛程,要取消部分比赛……当时没有发生混乱,因为我们提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相应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退赛。
记者手记
应向奥运专家虚心求教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前者彪炳史册,被认为创造了奥运会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后者备受指责,被很多人视为奥运会在运营方面的失败案例,认为其场馆建设耗资巨大,活动结束后经营不善,影响举办城市经济发展。两届奥运会,相隔不过8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两个城市的客观条件大不相同。
洛杉矶的条件非常优越:体育发达——因此会有大量观众;美国有很多世界级大公司——它们提供的赞助成为奥运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媒体竞争激烈——电视转播权是奥运会的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
旅游业发达……
但对蒙特利尔而言,奥运会似乎是个超出其能力的项目:体育不发达——体育氛围不够浓厚;本土缺乏大公司——虽然蒙特利尔奥组委引入了赞助商模式但并没有吸引到足够的赞助;旅游业不发达(只有老城、地下街、皇家山等几个旅游景点)……
对比洛杉矶奥运会和蒙特利尔奥运会,总结它们的经验教训,简单概括之:举办大型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客观条件相匹配。
笔者采访过的众多奥运官员与专家学者都认为,今时今日的中国,完全具备举办奥运、世博、亚运等世界级活动的条件,举办这些活动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研究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不仅要研究这个地区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举办大型活动,更要研究如何利用大型活动来促进这个地区的长远发展。
中国要办好奥运、世博、亚运等世界级活动,我们应该向各个领域的专家虚心求教:向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副主席大卫·西蒙、蒙特利尔奥组委副主席米歇尔·盖、规划总监保罗·豪厄尔以及有关学者专家请教如何办大型活动,向海外华人领袖请教如何按照西方惯例又体现中国尊严办事,向奥运媒体专家请教如何有效地与世界主流媒体沟通。
(王栋、邱瑞贤、刘蕤红、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