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9/3/27 21:34:00

2019年03月27日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岭南第一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仙人拇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俯瞰五仙观,岭南第一楼被绿树完全庇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拱北楼遗址就在繁华的北京路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万斤古铜钟

  在中国古代,受限于建筑材料和水平,闳宇崇楼并不多见。但在南粤大地,曾有过四座建筑被清代学者屈大均称为“崇楼”。《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在南者曰拱北,北曰镇海,西曰观海,在大观桥上(今废),中曰岭南第一楼。”

  时过境迁,曾在明代与镇海楼齐名的岭南第一楼现藏身于幽静的五仙古观中,外观为明朝钟楼式建筑,内部装潢却是清朝建筑风格,其万斤铜钟、拱券门洞展现出古代先进声学建筑知识;而始建于晋代的拱北楼已不复存在,遗址于2002年被发掘,一个关于古都南门城楼跨越千年的故事开始被人知晓。

  岭南第一楼

  名气大:明代岭南建筑“双璧”之一

  镇海楼是广州人熟悉的岭南古建筑。事实上,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岭南第一楼与镇海楼曾是岭南建筑“双璧”,由于建于更早年份的明洪武七年(1374),其名气还一度盖过镇海楼。

  这两座楼为何都被称为崇楼?所谓“崇”,在古籍《尔雅》和《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高也”和“嵬高也”,“崇楼”即是高楼。建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高五层,“崇楼”之名实至名归,而两层高的岭南第一楼建在坡山上,对比起古代时周边的低矮民居,“崇楼”之名也是贴切。

  如今,岭南第一楼位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大殿后方,为明代钟楼式建筑,高17米。首层面阔13.9米、深11.9米、高6.8米,堆砌的用料为红砂岩石,有考古专家考证,该岩石与西汉南越王墓内巨石一样,均可能采自番禺莲花山。而楼正中开一个宽3.8米、深5.7米的拱券门洞,人站在门洞下,抬头便见楼上悬挂铜钟的内部,肃穆之感油然而生。据史料记载,岭南第一楼曾在明朝万历年间重建,而第二层的木构架又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改建。

  古铜钟:巧用科学 钟鸣十里相闻

  沿着建筑两侧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四面开放式的木构方亭,重檐歇山顶、饰有鳌鱼宝珠的正脊。木构方亭内,一口铜钟高高悬挂。据了解,该铜钟高3.04米,口径宽2.1米,重约一万斤,比岭南第一楼建造时间晚四年,是广东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钟体铸有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而钟底下建有方形竖井的直通门洞。

  据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续编》记载,建楼的起因是为了“以压胜海啸,遂为阖郡雄镇”。但有趣的是,正因为这口铜钟,这座楼又被称为“禁钟楼”。“所谓‘禁钟’,指的是不能随便敲击。”越秀区文博中心业务部主任何健飞介绍,相传,只有在遇上火警、战争等灾难时才能撞击鸣钟,无事时敲钟会引发祸害。

  何健飞介绍,由于钟口之下正对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与券型门洞相通,形成一个巨大“共鸣器”,致使敲钟时钟鸣远播,十里相闻。这样巧妙的装置,显示古人掌握了先进的声学知识,也被现代建筑学家美名为“中国古代利用声学建筑钟楼的典范”。

  万斤铜钟,到底用什么吊起?如今,吊起大钟的是一根特制的粗壮钢筋,而大钟下方也焊烧了两根工字钢,双重“保险”是为了防止大钟因意外事故坠落。但在没有先进焊烧技术的古代,竟是一条细细的葛藤充当钢筋的作用!据书籍《五羊古观》记述,古人确实曾用一根细藤吊起铜钟,但这根藤的来源却无法考究,民间则传是黄大仙的宝物或吕洞宾的法器。之后数百年葛藤一直吊着铜钟,坚韧如初。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华时,有一名英国商人听闻葛藤之事,为了带走这件“宝物”,他怂恿观中道士用铁链换掉葛藤,之后走到沙面江边,想用江水洗掉藤上的灰尘,谁知葛藤一沾水就变成鱼儿,奋力游到西江去。有趣的是,时至今天,有熟悉广府民间传说的老人仍会说西江上游有一种叫“猪母葛”的细长鱼儿,就是这根葛藤的化身。

  仙人拇迹:白垩纪时期遗物

  在岭南第一楼的东侧不远处,有一池原生红砂岩石,内有长约4米,一大一小互相通连的两个瓯穴,合起来形似脚印状,传说为仙人留下的脚印,后人称之为“仙人拇迹”。

  当代地理学家曾考证,“仙人拇迹”的红色砂岩露头形成时间为4万年前至1500年前,经受着远古时代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和穴下泉眼的泉水浸淫,是与恐龙活动同期的白垩纪时期的遗存之物。

  “现在池内的自来水都靠水泵抽入,定期更换。”何健飞说,晋朝时广州城区的珠江宽达1500米,后来由于沙泥淤积,珠江岸线不断向南退去,加上周边地势不断升高,穴下的陀泉也枯涸,“虽旱不竭”的奇观也随之消失。

  与陀泉一起消失的,还有古迹“坡山古渡头”。何健飞介绍,如今刻写有“坡山古渡头”的石匾被移至岭南第一楼后方,石匾上压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但在晋代,这样的石匾放置在岭南第一楼所处的坡山的山脚,是当时珠江北岸的渡口。

  关于“仙人拇迹”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时期,在仙迹池畔曾建有一所中山同乡会小学,常有学生把小鱼虾放入池内,尽管从未投入饲料喂养,每年秋季学校总能捞出几大桶鱼虾用作食堂加菜,味道十分鲜美,但若有人平时偷捞煮吃,食用者会腹痛难忍。

  拱北楼

  千年南门城楼遗址现闹市

  门洞路面、石门槛、石门枕和门楼磉墩……自2002年6月拱北楼遗址在北京路地下重见天日,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步行街的繁华交相辉映,不仅吸引无数游人驻足留影,一个关于古都南门城楼跨越逾千年的故事也开始被人知晓。

  据了解,挖掘出的拱北楼遗址长32米,宽4.7米,距离地面1.8米及以上,共有层层叠压的5层城楼的建筑基址,分属清代、明代、南汉至宋代多个历史时期。

  “受限于宽不足5米的发掘面,只能依稀判别出不同时期的楼基情况。”何健飞介绍,因后代修路破坏,清代基址仅剩基础垫土层和木桩孔;明代基址可看见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还有一块较完整的“抱鼓石”;南汉至宋代的基址有跨度不同的3层结构,挖出砖铺路面、门枕石等遗迹。

  始建于晋代 曾五建五毁

  拱北楼原名为清海楼,大概始建于晋代。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岭南官署位于今天的南越王宫遗址内,官署对出是北京路一带,当时的清海楼为南门城楼,位于现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稍北的位置,珠江江岸约在惠福东路以南。

  南汉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刘隐下令拓宽广州城,在清海楼上建了瞭望楼,上面挂匾额并题字“清海军节度使府”。当时若站在楼上朝南边远眺,可见“大槛飞轩,高明式叙,崇其栋宇”,一条大道直达江岸。到了宋开宝四年,正值南汉国被北宋灭亡之际,刘氏王朝下令在广州城到处纵火,清海楼也不能幸免。之后的北宋和南宋时期,清海楼又得到重建和改建。宋淳祐甲辰年(1244年),时任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的方大琮大规模改建清海楼,让其“改双阙为双门”。

  据史料记载,南宋改建后的清海楼坐北朝南,基座以石砌,外加砖,广为31.95米,深13.52米,楼高为7.06米,以坚木作柱,东西两面开两门以利通行,楼两旁建有翅楼,翅楼前有二亭。正因为当时这座楼雄伟壮观,双门高耸,附近店肆和民房都居其下,从此流传出“双门底”的地方称谓。

  青海楼之后历经数百年,到康熙年间因巡抚李士桢题字“拱北楼”而易名,寓意“环卫北辰、四方归顺”,拱北楼之名也由此开始。到了民国初期,为修筑马路,历经五次修建的拱北楼被正式拆除,自此彻底消除在人们的视野中。

  知多d: 镇海楼和大铜钟 都出自明朝人朱亮祖之手

  很多市民都熟知,古代建造镇海楼的原因是“以压紫云黄气之异”,但甚少人知道的是,无论是镇海楼的兴建,还是岭南第一楼大铜钟的铸造,均与明朝人朱亮祖有关。朱亮祖是谁?闽剧《洪武鞭候》和秦腔 《番禺令》都以他的生平作为故事原型。原来,朱亮祖原是元朝时一位农民起义将领,兵败后投靠朱元璋,为后者打江山出过不少力,后来成为明代开国元勋,封永嘉侯。据史料记载,建造岭南第一楼的是“左迁广东行省参政”的汪广洋,但他还没来得及铸大钟,就被朱元璋“复召为左御史大夫”。之后,代而镇守的朱亮祖接力,于洪武十一年(1378)铸造大铜钟,“以压胜海啸,遂为阖郡雄镇”;于洪武十三年(1380) 建镇海楼,“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者”。(叶碧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2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