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镇邮电支局院内的微波塔下,横躺着一个长4.25米、宽0.85米、高0.70米的花岗岩大石槽。听当地的老人们说,三堡镇是明清时期“两京”之间的一个军用驿站,原站址设在镇东的女娲山下,大约是现在三堡镇中心小学的校址处,这块大石槽就是三堡古驿站喂马用的大马槽。
▲2010年,女娲山下古驿站遗址上建起了三堡中心小学,曾经的老房子已没有踪影
老人们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起“两京”古驿道的故事。明代开国时,洪武皇帝朱元璋把国都建在应天府,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至顺天府,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应天府、顺天府由此成了当时全国最兴盛的两大城池,即历史上的“两京”。为了方便“两京”之间官员、物资、文书的交流和传递,大明王朝开辟了一条连接“两京”的水陆通道,称之为“驿道”。每隔60~80里设一驿站,水驿备船,陆驿则备马,为来往于“两京”之间的朝廷官员和驿使服务。
▲现存三堡镇邮电支局院内的古驿站大石槽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中心,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因其交通要冲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籍记载,徐州还是古汴水与大运河的交会点,因此,“彭城驿”当之无愧成了当时南北“两京”之间最重要的驿站之一。另外,在当时的徐州府北80里还设有“利国驿”,府南50里还设有“桃山驿”。明弘治年间,为保证军事及加急文书的迅速传递,又增设了军用驿站,也叫“急递铺”。“急递铺”每隔10里设一个,因此有“十里一铺”的说法。久而久之,“铺”就成了地名,如“三铺”、“四铺”等。又因为常被人误写作“堡”,于是,“三铺”、“四铺”就成了现在的“三堡”、“四堡”。
▲三堡镇女娲山
铜山县三堡镇位于江苏省与安徽省交界地区,是古代彭城通往宿州的必经之路,为明清时期“两京”之间“急递铺”之一。解放后,三堡乡政府为开发“驿站文化”,陆续寻访和抢救了一些古驿站、古驿道的遗迹,包括三堡镇古驿站的遗址、台上村古烽火台的遗址、四堡村的古“燕桥”和位于董山头村的古井等。
寻访中,乡干部了解到驿站的设施后因战乱全部被毁,仅留下四个喂马匹吃草料的石槽。因为这四个大石槽笨重又没什么用处,解放初一个被村民用作墙基埋在地下,另外三个就散落在荒野,后来因徐州市和宿迁市相继建设楚汉文化旅游点,即徐州市的戏马台和宿迁市的项王故里,散落在野外的三个大石槽被拉走了两个,还有一个在“破四旧”中被砸碎了,只剩下一个被村民埋在“锅屋”(徐州农村农家的厨房)墙脚下的大石槽。经过当时的徐州市邮电局、三堡镇支局与村民协商补偿,这个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大石槽终于回到了邮政的怀抱。
▲1995年5月,三堡镇政府、三堡邮政支局对石槽进行抢救性保护
从外观上看,这个石槽的槽口有4米长、56厘米宽、27厘米深,槽口两面各凿有四个栓马孔,可同时喂养八匹大马。据此推算,当时三堡驿站的四个大石槽最多时可以给32位驿使的坐骑喂食草料,可见三堡驿站在“两京”驿道上也是个规模较大的“急递铺”。
▲凿在石槽两旁的栓马孔
从三堡镇往南5公里,是该镇的四堡村,在四堡村的灌沟河上,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的石拱桥,它就是有名的“燕桥”,是明清古驿道南京至北京的必经之地。据记载,燕王朱棣北伐,屯兵扎营于灌沟河旁,当时称为燕营,后来燕营便成了地名,就是现在的四堡村燕营自然村。明万历十八年建此桥时,便以村名命名该桥为“燕桥”。
▲横跨四堡村灌沟河上的“燕桥”
传说中,“燕桥”有“四个平、四个端,四个蘑菇四个尖,四个石猴把两边”,是指当时的桥头和桥面两旁建有石护栏,护栏柱头上分别刻有石猴、石蘑菇等,但现存的“燕桥”桥头和桥面上那些饰品已荡然无存了。桥下南面的桥墩上各有一只伏龟,以仰翘的龟首作为分水尖,据说是防备上游的洪水冲击桥身。在桥身的金刚墙上,还有两个石雕龙形吸水兽,瞠目正视河心,寓意能“镇水”。
▲“燕桥”金刚墙上的石雕龙形吸水兽和桥墩上的伏龟
“燕桥”为南北向三孔石拱桥,长30米,宽7米,高4.6米,桥孔采用青石券顶联锁式砌法,以中孔最大,单跨6米,左右两孔单跨各4米,两券之间作分水金刚墙以承券脚。传说建桥时为了加固桥身,在每一块青石缝里还浇注了铁汁,以致该桥历经400多年桥身仍保持完好,真正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桥工艺和聪明才智。站在“燕桥”旁凝思遐想,仿佛能看到400多年前古桥上马来车往的繁忙景象。
在“燕桥”附近的董山头村,还有一口保存完好的古井,相传是供驿道上来往的车马和驿使饮水用的。据说该井水质甘冽,即使是大旱年份也从不枯竭。不过现在董山头的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古井里的水也长久没有人取用了。
▲董山头村村口的古井
如今,“两京”古驿道已深深地埋藏在人们的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绿衣使者”和他们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继续驰骋在神州大地。
(文/图 谢安吉 刘立明)
(内容来源:《邮来友往》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