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雅昌艺术网
乾隆四十六年(1781)正月,嵇璜、和珅、董诰、纪昀、曹文埴、孙士毅等28位大臣,接到内臣通知,受邀参加乾隆帝举办的重华宫茶宴。
这是一场与茶相关的盛大party,与会者茶宴当日于黎明前齐集乾清门外,在奏事处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大臣平时难以涉足的重华宫赴宴。
会上,乾隆帝邀请众臣品赏用梅花、佛手、松子仁加干净的雪水烹制的“三清茶”,茶喝到一定时间后,乾隆帝以《快雪堂帖》为主题,召集群臣联句,也就是每人一句,共同创作诗歌。
这一操作听起来就让人“压力山大”,但对大臣而言,能被皇帝请去喝茶可是件无限荣耀的事情。因为这代表着皇帝的信任与重视,说明在皇帝眼中你不是个外人。
那么,都是哪些人才能被请去喝茶呢?以参加此次茶宴的人员为例:
嵇璜:《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会试正考官,太子太傅;
和珅: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
董诰: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副总裁;
纪昀:《四库全书》总纂官,参与撰写《石渠宝笈》提要;
曹文埴:《四库全书》总裁官之一,太子太保;
孙士毅:翰林院编修,纂校《四库全书》
……
由此可见,这些人除了官职高以外,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才气,特别是在诗文书画方面。想想也是,在茶宴上,如果对自己的“上司”乾隆帝不了解,不懂诗文书画,才学不够,在这样的场合,得有多惶恐不安啊!哦,不对,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你压根儿就没资格参加这样的盛宴。
乾隆帝为什么对有才气的人情有独钟呢?
4月30日至6月30日期间,在故宫文华殿举办的“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几暇怡情’取自乾隆帝常用的一方印章,意思是在政务之余暇,愉悦心遂,而书画是他几暇怡情的方式之一。”对于此次展览主题,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助理馆员赵梓汝解释到。
此次展览遴选院藏乾隆朝君臣书画100余件,有90%保留着清宫文物原貌,又有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展览通过乾隆宸翰、宗室书画、词臣书画、君臣唱和四个单元,旨在以乾隆帝及围绕在他身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宗室、词臣的书画为主线,展现乾隆帝“几暇怡情”的风雅情怀。
第一单元:乾隆宸翰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乾隆帝的诗文书画偏好。作为一代帝王,乾隆帝自幼就接受满、汉、蒙、藏多元文化教育,尤其崇尚汉族文化,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通。
(右)弘历13岁时临摹赵孟的《汉番君庙碑》,页面有老师的批语:“用墨太浓,字未端正”
(左)弘历13岁时临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临摹水平看,弘历此时的笔法尚显笨拙,页面上有老师肯定的红笔圈点和修改的笔画,代表了弘历书法基础学习阶段的水平
展览开篇,展示了弘历13岁时接受书法训练时的作品,一件为临摹赵孟的《汉番君庙碑》;一件为临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这是历代公认的初学习字者最佳的楷书范本。
不仅如此,乾隆帝性尚风雅,对文人士大夫饱含闲情逸致的文翰墨缘颇为推崇。“此次展览我们特意遴选了三幅乾隆帝的肖像作品进行展示,分别是《弘历采芝图像轴》《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像轴》。其中《弘历采芝图像轴》表现的是弘历23-24岁时的画像;《乾隆是一是二图像轴》中的乾隆帝有四五十岁左右;《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像轴》表现的是乾隆晚年的形象,这三幅作品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乾隆帝不同时期的面貌特征。”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邢陆楠介绍到。
清人画 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像轴 图中描绘了乾隆帝立于屏前抚琴的场景,画中乾隆帝身后的屏风由他本人亲自描绘而成
“这三幅作品有个共同点,乾隆帝都把自己装扮成汉族文士的形像,其中《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像轴》均有底本作参照,《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仿自清宫旧藏的一开宋代人物册页;《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像轴》与传为刘松年的《琴书乐志图》相近,所以初看这两幅作品与原作相近,只是乾隆帝把图中的文士换成了他的形象。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的肖像,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也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见,自青年时代开始,乾隆帝就对汉族的书画艺术和文化传统非常喜欢。”
“除了自己的形象外,乾隆帝也把原画中的文玩器用换成了他所喜爱的清宫内府藏品。如画幅右侧的彩漆紫檀圆桌上摆放了内府收藏的春秋时期汤叔盘、商代癸觚、商代斝、明代青花扁壶、明代玉香炉等器物。他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自己的形象和心爱之物代代留传下去。” 邢陆楠说到。
除了这些文人游戏外,在治国理政之余,乾隆帝也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以“几暇怡情”。总的来说,他的书法与绘画,伴随着临摹仿古而不断精进,其艺术风格乃兼众法,尤其受到元代赵孟的影响。
至于喜好,书法上,乾隆帝特别推崇魏晋时期的作品。乾隆十一年,他搜集齐了三位晋代大书法家的作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得到这三帖后,他非常欣喜,就把他们藏在养心殿的西暖阁中,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并亲自题匾,还撰写了《三希堂记》以示郑重。
清拓 三希堂法帖 乾隆十二年,他命梁诗正、蒋溥、嵇璜、汪由敦等人根据《石渠宝笈》,把魏晋以来的名帖摹勒到石头上,由宋璋、二格等人镌刻
对于这些作品,乾隆帝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希代墨宝之冠”,不仅在上面多次题跋,而且也多次临摹,“合临不下数十本”。由此可见他对魏晋风度的追慕,同时也是他对自己守护书法正统、追求完美的宣示。此次展出的《临三希文翰卷》就是他临摹的三希帖作品。
除了魏晋时期的书法外,乾隆帝对唐人以及历代的书法均有临摹,如《临唐人帖轴》,虽然是临帖,但是笔意是乾隆自己的,渗透着赵孟书体的韵味。
绘画上,此次展览展出了乾隆帝的《仿钱选观梅图轴》《仿赵孟沙渚双鸳图轴》,由此可见他对宋元绘画的喜爱。
乾隆帝的这些喜好,为宫廷书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绘画方面,他所倡导的“四王”山水画、常州派花鸟画以及人物画都有突出的成就。书法方面,宫廷书法仍然以传统的帖学为主导,形成庞大的馆阁书势。朝中宗室、词臣亦辅佐乾隆帝左右,奉敕、应制、唱和进行书画创作,彰显社会承平、文化昌盛。
第二单元:宗室书画
清顺治以来,皇家宗室就有非常严格的教育制度。他们自幼除了接受满蒙文化外,更重视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以此来提高文化修养。
乾隆朝宗室也同样如此,受乾隆帝雅好书画的倡导,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宗室书画家,如允禧、弘旿、永瑢、永瑆、永琰等,他们的书画不仅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更受到来自宫廷生活的影响。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乾隆朝宗室书画的发展风貌。
这一单元的第一幅作品展示的是《允禧训经图像轴》,“允禧是康熙的第21个儿子,也是乾隆帝的叔父。他无心政治,专心于笔墨丹青、文人雅事。这件作品描绘的是他们夫妻坐在一旁,对孩子训经的场景,由此可见清朝宗室对汉族文化教育的重视。另外,画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画面前方有两只小猫,其中一只爪子里有一只寿桃,而其中一个小孩手中也有一只,有为允禧祝寿的意思。”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伏冲介绍到。
允禧 盘山十六景图册 静寄山景,画面右下方的黄琉璃瓦屋顶,是乾隆盘山行宫所在地
而对于允禧的书画和诗文,乾隆帝也非常推崇,此次展览中,允禧的《盘山十六景图册》是乾隆帝巡游盘山时,特意带着允禧前去,并让他创作的。
“我们常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乾隆帝一生共去过30多次盘山。从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九年,历时十年时间,建成了盘山行宫,可称为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盘山十六景图册》描绘的就是静寄山庄、千相寺、万松寺、天成寺等盘山原有的著名景点,每张画中景物刻画细致详实,房室多为灰瓦屋顶,唯有静寄山画册中有黄琉璃瓦屋顶,这就是乾隆盘山行宫所在地。”
“画面结构上,每开画页都有对题,右边为画,左边为题诗,题诗中,大字部分是允禧抄的乾隆御制诗,旁边的小字是他的和诗。”伏冲说到。
永瑢,乾隆帝第六子,《五福五代堂记》为乾隆帝所作的御制文,乾隆四十九年,74岁的乾隆帝喜得玄孙,五世同堂,遂在宁寿宫建五福五代堂,并御制文《五福五代堂记》。
永瑢是乾隆帝的第六子,这幅作品用干笔勾勒花瓶,设色淡雅,古拙苍逸,颇有文人雅趣。画中有如意、瓶、梅、松树、茶花等,寓意“平安如意”,是应制为乾隆帝所做。乾隆十三年,乾隆帝把这件作品献给母亲,以示吉祥的祝福。
这件书法作品的见容为乾隆所做的御制诗,赞颂笔、墨、纸、砚四种文房用具,由此可见乾隆帝对文人雅事的推崇。
第三单元:词臣书画
词臣书画的产生是皇家宫廷书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词臣多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随时应召或奉敕进宫行文论诗,绘画书写,为皇帝和宫廷生活提供服务。艺术创作方面,作为乾隆帝身边的近臣,他们的书画也或多或少受到乾隆的影响。
本次展览所选词臣书画家皆为乾隆朝具有高文化素养且享有高职位的官员,其书法是当时宫廷书风兴盛的“馆阁体”代表,具有端庄、圆润、工稳、富丽的风格;其绘画恭谨、端雅,与宫廷生活趣味相协调。
励宗万,励廷仪之子,历官三朝,工书法,又以善画供奉内廷。《古风十五首》为乾隆帝即位前的诗作,励宗万40岁书写,为其馆阁体书法佳作。
钱陈群,乾隆“五词臣”之一,此卷是钱陈群于乾隆三十八年新年,进献给乾隆的帖子词,表达对皇帝的颂扬与祝祷之情。
此轴绢本,行书。张照,乾隆“五词臣”之一,工书法,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编纂者之一。“该书除了张照的字外,上面的诗塘部分是乾隆的御笔《题张照书旧作口号》一首,书于乾隆四十年,此时张照已去世三十年,他追怀故臣,并对张照的书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策展人赵梓汝介绍到。
梁诗正,雍正、乾隆两朝重臣,乾隆“五词臣”之首。该册共十二开,每开左侧为梁诗正书录的乾隆诗题,右侧为花卉,是应制佳作。
刘统勋,为官雍正、乾隆两朝,是乾隆的股肱重臣。该帖端庄俊谨,有晋唐人风采,是独具魅力的应制作品。
刘墉,刘统勋之子,乾隆帝重臣,因其书墨色丰厚内含骨力,嬴得“浓墨宰相”的美称。此册记录了重华宫建制和乾隆在这里居住学习的经历,是刘墉典型的应制之作。
纪昀,字晓岚,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纂官,参与撰写《石渠宝笈》提要。该卷书为《四库全书·子部》目录,字迹工整,点画周全,运笔经意,一丝不苟。
第四单元:君臣唱和
把君臣唱和单独列为一个单元,是因为这部分展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们是少有的君臣之间唱和往来书画题材的互动作品,作品中展示了君臣之间命题、唱和的风雅,颇有文人汇聚酬唱之味。
文章开头提到了“重华宫茶宴”上的诗文“联句”就是乾隆君臣唱和的一种形式,此外,乾隆帝也经常在几暇之余,召集朝中诸臣,就某件政治事件或诗文作品,与其唱和往来,这也是他畅抒情怀的一种方式。
例如这一单元的开篇,是一幅《乾隆帝一发双鹿图像轴》,画中表现的是乾隆帝与侍从(又说是和珅)骑马射猎的场景。“这件作品创作于乾隆四十三年,十年之后,乾隆五十三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平定台湾和缅甸前来进供。这两大事件似乎和十年前的幅画相印证,乾隆帝非常开心,就把这幅画拿出来,题了两首诗,诗的内容大概就是:十年前我画了这张画,十年后发生的事情正好和这张画对应上了。随后,永瑆、永琰、和珅、王杰、董诰恭和,永瑆在他的恭和中提到冥冥之中,十年前射中两鹿的事情正是今年两件大事的征兆。”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邢陆楠说到。
此图为乾隆帝明临摹明代唐寅的《事茗图》,图中描绘了文人雅士悠闲舒适的日常生活,乾隆帝时年四十四岁。后幅有词臣蒋溥、汪由敦、裘曰修、嵇璜、于敏中、董邦达、钱维城、金德瑛、王际华、钱汝诚十人奉敕恭和,以迎合乾隆帝寄情的士人情怀。
因为对“三希帖”极为喜爱和推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的重华宫茶宴中,乾隆帝就以《快雪堂帖》为主题,召集群臣创作联句,这些作品在此次展览中也有展示。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清朝重臣董邦达的《三希堂记意图轴》,图中描绘了王羲之创作的情景,画面上端,乾隆帝用章草专门为其题了《三希堂记》,画面周围另有词臣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汪由敦、裘曰修奉敕和诗恭跋。
除了“三希帖”,乾隆帝对宋人的西园雅集图,尤其是宋代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尤为喜爱。
西园雅集是北宋王诜宴请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文人雅士,聚在一起进行的文人交流的活动,当时,米芾还为西园雅集绘制图记,以示记录。乾隆帝对古代文人这种艺文交游的生活方式非常推崇,不止一次地以“宋人西园雅集图”为底本进行临仿。
此次展览中的《临宋人西园雅集图卷》中,乾隆帝描绘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晁补之、秦观、李之仪、张耒、刘泾、蔡肇、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应王诜之邀,于西园雅集的场景。引首乾隆御题“仿佛其人”,画面中钤有“乾隆宸翰”“几暇怡情”印,由此可见乾隆帝的向往。
此卷为梁诗正临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梁诗正时年四十八岁。引首有乾隆御题“亦足仿佛”,对此作赞赏有加。
董诰,董邦达长子,《石渠宝笈》收入其作品甚多,且多获御笔题识。此卷为董诰临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虽是临摹之作,但仍呈现“馆阁体”风貌。
于敏中,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是乾隆朝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此册为于敏中临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书风温雅敦厚,仍具“馆阁体”风容貌。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乾隆帝57岁临的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乾隆帝曾四次临写《米芾西园雅集图记》,词臣也多有奉敕临写,如梁诗正、董诰、于敏中等,均创作有《临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卷》,并受了乾隆帝的赞赏,由此可见他对对“西园雅集”题材的青睐。
除了“西园雅集”外,乾隆帝对“千尺雪”也特别钟情。“千尺雪”是江苏吴县寒山范氏山园中的景色,最初由明代隐居寒山的读书人赵宧光命名,乾隆帝首次南巡时,看到寒山的“千尺雪”,尤为喜爱,就命人将其仿于西苑淑清院、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等处,且同名为“千尺雪”。并命画师绘制各处的千尺雪图,供他赏玩。
乾隆帝本人也绘制有千尺雪图,此次展出的《盘山千尺雪图卷》,描绘的是盘山的千尺雪景,引首自题“对此清泠”,并于图中记复命董邦达、钱维城、张宗苍分绘西苑、热河、寒山的“千尺雪”,以寄托情思。尾纸有乾隆帝晚年题咏避暑山庄千尺雪诗十首,足见对“千尺雪”的喜爱。
乾隆帝的近臣董邦达、张宗苍、彭元瑞等人也都创作有千尺雪图,或书写过乾隆帝创作的关于千尺雪的诗文。
此卷为董邦达奉乾隆帝敕命画的西苑千尺雪图,笔墨苍润,颇具文人趣味。
此卷为张宗苍受乾隆帝特知,奉敕画的寒山千尺雪图,并获御题多处。
此册彭元瑞以馆阁体,记录了乾隆帝历次南巡途中所作的寒山千尺雪诗,共计余首。四处千尺雪,乾隆帝每有经临,必会赋诗纪念,以释其情怀。
结语:“我们展览初衷不是比较,而是对乾隆朝君臣书画的一个基础陈列,希望观众通过观赏这100余件作品,对这段时期书画艺术风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些作品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故宫博物院藏有最为丰富珍贵的清宫文物,乾隆朝君臣书画也是馆藏的特有资源、数量丰富、品质精良。我们这次展览打破以往展现乾隆盛世的综合展、而是第一次以书画为主线,旨在以乾隆帝、宗室、词臣的书画作品,展现乾隆帝王身份下的士人情怀及受其情怀影响下的宫廷书画。”对于此次展览的意义,策展人赵梓汝说到。
在邢陆楠看来,“这些作品的内容很多都是围绕乾隆帝的政务展开的,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和潜在的观者,自己是一个勤于政务的明君,所谓‘几暇怡情’并非丹青误国,而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图的,在诗文及书画中,都能看到乾隆帝对国家、臣子,以及政务的关心。”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部分文字参考“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的作品图说。)
“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年4月30日至6月30日
展览机构: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开放时间:8:30~17: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