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祥云”火炬熄火率最低 探访华帝奥运火炬典藏馆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5/17 10:4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火炬陈列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火种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黄启均向记者介绍火炬的内部结构。 摄影:实习生 张宇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广东省内的传递已经结束,但火炬传递掀起的奥运热潮才刚刚开始。近日,记者来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燃气具独家供应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的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这里除了收藏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外,还收藏了从1936年起的部分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火炬,共15个曾点燃过奥运圣火的火炬珍藏品。这些火炬被陈列在华帝“奥运火炬典藏馆”内。与此同时,馆内还收藏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台、火种灯和奥运会特许产品“火舞祥云”的火炬珍藏品。

  夏季奥运会火炬

  只差两支

  华帝奥运火炬典藏馆总展览面积82平方米。这里陈列着十几个珍贵的奥运会火炬,由会客厅改建的展览大厅装修十分简练。华帝总裁秘书李鸿铮告诉记者,目前这个展馆是暂时的,但即使有了新的展馆,也不需要多余的装修,因为奥运火炬本身就是最耀眼的装饰。

  走进“华帝奥运火炬典藏馆”,记者看到,两边摆放着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圣火传递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以及2002年盐湖城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火炬。展馆正中央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在所有火炬中,“祥云”是唯一一支由红色为主色调的,因此显得格外醒目。同行采访的十几位媒体记者都争先恐后地与“祥云”合影。

  据李鸿铮介绍,早在今年4月15日,华帝奥运火炬典藏馆就正式开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外公开。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从展开这项收藏工作开始,华帝用了不足两年时间就从世界各地的火炬收藏者那里得到了现有的15支火炬。到目前为止,典藏馆内的夏季奥运会火炬尚差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为了寻找这些珍贵的火炬,华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向记者介绍火炬的时候,华帝集团董事长、总裁黄启均开玩笑地说:“我的秘书最近两年的工作就是找火炬。”而找到火炬后,更艰巨的任务是要说服这些火炬收藏者将火炬转让给华帝。

  谈起收藏火炬的过程,李鸿铮说:“去年的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我们遇到一位意大利的火炬收藏家。在向对方介绍了我们来自中国,并且是北京奥运会的燃气具供应商后,彼此很快建立起信任。当得知我们要搭建奥运火炬典藏馆的设想后,他欣然同意将自己收藏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火炬转让给我们。”而这支最具纪念意义的火炬也是典藏馆内所有火炬中价格最昂贵的一支。

  在得到这支火炬后,华帝开始了更漫长的收集工作。他们和全球最大规模的火炬收藏机构取得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搜索。虽然火炬的数量还不齐全,但到目前为止,华帝已经花费了近50万欧元。对于这样的无偿投资,黄启均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还会不惜余力地寻找另两支剩下的火炬,并且将尽可能地收集更多冬奥会火炬。

  广州站传递场面

  最为火爆

  至于搭建火炬典藏馆的目的,其实是华帝集团董事长、总裁黄启均的设想和提议。作为“祥云”全球传递的技术专家,黄启均在两年前就萌生了收集历届奥运会火炬的念头。黄启均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对奥林匹克情有独钟。典藏馆的落成则展示了华帝与北京奥运会的亲密关系。”据记者了解,华帝公司不仅是北京奥运会燃气具独家供应商,同时也是奥运会“祥云”火炬、圣火台和火种灯的制造商。目前,在奥运会特许专卖店出售的奥运会特许产品“火舞祥云”也是由华帝制造。在此之前,华帝还独家研制并生产了九运会、十运会以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火炬。2007年,十运会火炬还入选了国际奥委会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

  作为火炬境外传递的技术专家,黄启均幸运地当选了北京奥运会境内传递火炬手。在5月7日的广州站传递中,黄启均担任第187棒火炬手。回想起广州站传递盛况空前的景象,黄启均承认:“这是我见过的火炬传递中最火爆的场面,我被广州市民的热情震撼。”黄启均认为,广州成功打响了火炬在境内大城市传递的第一炮。

  在结束采访前,黄启均向记者介绍了典藏馆内每一支火炬的特点。他告诉记者,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柏林奥运会火炬。指着这支款式有点陈旧的火炬,黄启均说:“在70多年前德国就能制造出这么先进的火炬,充分证明了德国当时在工业上具备的领先技术。”此外,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也得到黄启均的偏爱。遗憾的是,这个设计简练的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多次因自然环境影响而熄灭,证明火炬的设计和技术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境外传递每天写日记

  在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内传递开始前,黄启均作为火炬的技术工作者,参与了火炬在境外80多万公里的传递行程。回想起这段辛苦的旅程,最让黄启均难忘的是整个火炬团队工作人员的奥林匹克精神。由于圣火传递工作的特殊性,在30多天的境外传递中,他们在每个传递城市的地面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不停地起飞降落,不断地转换时差,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这份艰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然而,在整个传递过程中,整个团队的100多名工作人员竟然没有人生病。黄启均认为,这不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多么强壮,而是在完成这份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怀抱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

  据记者了解,在火炬传递过程中,除了人为的破坏,火炬还可能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被熄灭。对此,黄启均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种的保护。

  据了解,为了保持圣火持续燃烧,即使是在传递过程的飞行途中,圣火灯内的火种也不会熄灭。如果在传递过程中火炬意外熄灭,再次点燃火炬的火种也是取自火种灯内的火种。黄启均告诉记者,在火炬传递的路途上,火种灯是重点保护对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24小时看守,包括黄启均本人也曾参与看守火种灯的工作。据悉,到目前为止,“祥云”火炬是有史以来熄火率最低的奥运火炬。黄启均告诉记者,4年前的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时,就曾频繁地出现火炬熄火的现象,为了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发生,“祥云”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吸取了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火炬的特点,确保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顺利进行。

  在完成工作的同时,黄启均在境外传递的路途中坚持每天写日记。他将自己在不同城市的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并且用相机抓拍了很多珍贵的瞬间。在采访黄启均时,记者见到两本珍贵的日记本。由于大部分日记是在飞机上完成的,因此字迹很潦草。但在翻开每一篇日记的时候,黄启均都能说出一个感人的故事。有记者提议,让黄启均将这些日记整理出来,再配合他沿途拍摄的1000多张照片,一定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但黄启均表示,这些都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留到以后老了再拿出来看看,更有意义。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黄启均通过文字流露出的却是朴实的一面。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和希腊人是‘绝配’。”当记者对这句话感到茫然的时候,黄启均解释说:“希腊人的工作习惯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那种不慌不忙的状态,所以说是‘绝配’。”此外,“孤独、压力、担心公司……”“语言不同,严重影响我的工作”等等,都是黄启均记录在日记本里的内容。

  传递火炬的标准姿态

  在跟随火炬全球行的同时,黄启均还亲眼目睹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火炬手传递火炬的精彩场面。但是,在传递过程中,一些火炬手的姿势并不标准。在不断观察和切身体验后,黄启均总结出一套最适合火炬手传递的标准姿势:左手持火炬,手掌握住火炬下半身的中间位置,使火炬保持垂直状态。火炬顶端要始终高于火炬手的头部。在交接棒时可采用双手握住火炬,在转身和点燃对方的火炬前,应该注视火炬。最后,一定别忘记要保持笑容。因为传递火炬是每一名火炬手人生中最难忘的200米。

  黄启均告诉记者,他认为火炬传递到目前为止,整个过程都是完美的。即使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遭遇过困难,甚至留下一些遗憾,那也只是这个完美过程中的一些插曲。(本报记者 黄越滔)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