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天下 2023-09-26 13:01
国内艺术收藏品资产模大约等于房地产总量,大约300万亿左右。随着艺术品市场将金融资产化,海量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艺术收藏品金融资产化,大量收藏品家将迎来春天。文化市场十年发展史:2010年,大众对文物艺术品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珍视高度。2011年,文物艺术品中珍稀品种的上涨幅度与以往相比有很大提高。2012年,天价艺术收藏品火爆各大媒体、电视节目、鉴宝专家,艺术收藏品交易进入疯狂阶段。2013年,百花齐放,民间鉴定、收藏百花齐放,鉴定、拍卖、抵押公司多如牛毛。民间文物流通性激发。一些收藏家先富起来。2014年,艺术沙龙、艺术茶吧、展馆、拍卖行业蓬勃发展,展览、拍卖、大型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文物在艺术品市场探索求真。2015年,各种古玩网站转换模式为交易平台。民间博物馆发展迅猛。购买古玩的方式将由捡漏淘宝的方式向金融理财的方式转变,文物艺术品在金融行业初露锋芒。
2016年,文企对接,拥有精品文物艺术品已成为少数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顶级企业与收藏机构合作,纷纷建立博物馆,博物馆成为新企业标配。2017年,资产增值,文物艺术品资产化起航,文物国际交流成为常态。文物艺术品将成为稀缺品种,文物艺术品价格高企。2018年,资产流通,文物艺术品作为金融担保物地位确立,文物艺术品抵押贷款成为融资重要手段。2019年,财富聚集,文物艺术品投资成为银行业为富人理财的最大卖点,国内信托业开始对社会公众发售文物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文物艺术品共同投资基金也应运而生。
2020年(预测),新富豪群,拥有古玩是品位与财富的象征,文物艺术品成为上流社会的标签,文物艺术品成为中国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收藏家成为新富豪群体。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到,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将会走向正规化路线。艺术品金融化后,将会大大降低民众参与门槛。投资者投资与交易的是艺术品的金融份额,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艺术金融从真正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据权威数据统计,2017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达637亿美元,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实现12%的增长。其中美国市场266亿美元,中国市场为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同比上涨14%。在全球经济形势遇冷、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却“触底反弹”,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乃至全球艺术品市场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前兆。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财产投资组合中,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占比达20%,而在中国国内一线城市中,这个比例仅为5%。
而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权威数据统计指出,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的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预计到2028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30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十年之后,如果中国国内能实现家庭、个人财产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达到欧美20%的水平,那么届时,中国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要知道,中国国内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规模只有几千亿元。
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从几千亿的规模猛增到六万亿,市场需求和容量将扩大10倍左右,中国国内艺术品市场将名副其实的迎来发展“黄金期”。诚然,一个市场连续十年增长并非“奇迹”,而若能在十年的时间实现十倍以上的增长,就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上一个发生在中国的“奇迹”就是房地产:2008年中国房地产GDP才1.27万亿,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就变成了10.98万亿,十年间增长了近十倍。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房炒不住”,房子承担了家庭、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而艺术品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增值保值”属性,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就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前段时间网上盛传的一段“王健林谈艺术品收藏”的视频无疑也印证了贝利尼的话。眼下,当楼市回归“房住不炒”的理性,大量的社会资产、财产将失去“增值、保值”的重要渠道。当此之时,艺术品市场迎来大发展,正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随着金融资本大量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将变成一种投资品,其“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将被无限放大。
尽管艺术品不像“衣食住行”那样,是生活必需品,但“增值、保值”却是实实在在的“刚需”。未来十年,当人们逐渐解决“衣食住行”难题,如何让资产、财产“增值、保值”,就是最大的“刚需”市场。并且,这种“刚需”不只针对富人阶层,也针对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