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倪郁烈 金卡邮苑集邮 2023-10-01 19:01
收录于合集
#集邮226个
#倪郁烈6个
#温州邮政史4个
金乡,中国抗倭第一镇,隶属浙江温州苍南县,是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抗倭卫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镇,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邹鲁之邦”的美誉金乡远古时称瀛州。( 瀛洲系三国时代周瑜训练水军的“横屿船屯”范围之内,属“回浦地”。)南宋建炎三年,始建“金舟乡”;相传古代闽奥诸候纳贡中原,船载金银珠宝经此北航,触礁覆舟,故名。后金舟乡自宋初沿用至明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奉命筑城置金乡卫,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明代是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浙南抗倭重镇,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城防格局。民国夏绍俅辑《金乡镇志》记载:“金乡镇城池:周九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二十余丈,高二丈一尺,址厚二丈,垛口一千六百五十个。门楼四座,水门三座,窝铺四十座(久废)……” “一亭二阁三牌坊,四门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顶桥,十字街口大仓桥。”一首流传着的清代民谣,以寥寥数语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金乡卫城的城池风貌。一亭就是位于东大街、南大街、卫前街、凤仪街交汇处的丰乐亭,这种位于十字街头的凉亭在温州地区是独一无二的;二阁就是文昌阁和魁星阁;三牌坊都是乾隆、嘉庆时钦赐的贞洁牌坊;四门就是东南西北门,即迎旭门、靖海门、来爽门、望京门;五所是部署在城内的5个千户所,即前所、后所、中所、左所、右所,分别防守卫城的五个方位;六庵堂就是宦隐庵、圆通庵、福聚庵、玉泉庵、西林庵和水月堂等六个庵堂;七井就是分布于卫城内狮山、球山之下,供城内军民饮用的七星井等七口井;八巷就是分布于卫城内如同迷宫的八条小巷,这种布局有利于开展巷战;九顶桥分别是大仓桥、定远桥、张家桥、鲁公桥、火神桥、木桥、驿馆桥等九座桥,均驾于城内九曲河之上,其中大仓桥位于桥中心的仓桥街、俞巷街、城西街、城北街的十字街口,为闹市区所在地。遗憾的是金乡古城墙毁于1958年,加之上世纪70-80年代的“填河改路”和年久失修的明清建筑大量坍塌,各种现代建筑的交错杂糅,护城河内层层叠叠的民居高低错落,古镇样貌早已丧失殆尽。如今的金乡镇已不再是历史上的卫城,成为温州十大小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跃入全国先富集镇行列,名闻遐迩。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金乡设邮政代办所,属古鳌头邮局管辖。民国卅六年(1947年),金乡境内步班邮路二条(由古鳌头邮局管辖),计176里。
1.古鳌头-金乡,金乡-古鳌头。逐日班,双差对开,在金沿路交换邮件,全程96里,日负重25公斤。
2.金乡-赤溪 -沿浦邮路,间日班,全程80里,在宜山交换部件。
图1为民国卅七年(1948年)十月十一日金乡邮戳,此戳是全中文三格式日戮,上格为“浙江",中格以右往左排列"卅七.十月.十二".下格为“金乡"。
(图1) 图2是一件1954年寄出的金乡同春酿造厂公函封,上面用钢笔书写"上海河南中路339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启"。信封左上角贴一枚普7“天安门”邮票800元,符合当时的国内外埠平信邮资。邮票销"浙江平阳金乡"全中文三格式实线日戳,上格为"浙江",下格为"平阳金乡",中格以左往右排列"54.12.31"。信封正面左下角没有注明金乡同春酿造厂的地址,关于金乡同春酿造厂,据《金乡志》(未刊本)相关记载称:金乡同春酱园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由金乡陈陶庵等发起,邀集同乡陈荣斌、夏克安、沈再根、沈永根及自己弟弟陈荣经共七人出资创办;另一份草于1957年《金乡酿造业经济改组方案》记录,“同春创建于公元1919年,筹备资金捌仟元,公推陈陶庵为经理,租借本镇西门张宅”。1938年同春生产的“甘露”牌酱油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1956年,金乡同春酱园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金乡酿造厂。
(图2) 图3是一件1955年寄出的金乡基督徒聚会处公函封,上面用毛笔书写"上海南阳路一四五号福音书房启"。信封左上角贴一枚普7“天安门”邮票2000元,符合当时的国内挂号信函邮资(平信800元+挂号1200元)。销平阳金乡全中文三格式实线日戳,上格为"浙江",下格为"平阳金乡(处)",中格以左往右排列"55.2.16"。此封信经平阳鳌江中转,销平阳鳌江全中文三格式点线日戳。上格"浙江",中格以左往右排列"55.2.17",下格为"鳌江"。
(图3) 信封背面有挂号签条痕迹和印刷的基督教宣传语以及上海的投递邮戳。上海投递邮戳日期为1955年2月20日(图4)。
(图4) 邮戳上可以分析此封所经由的邮寄过程:浙江平阳金乡1955年2月16日收寄此信件,经步班邮路(鳌江至金乡),于2月17日到达鳌江中转,再经温州于2月20日到达上海,邮程五天。
基督教聚会处又称兄弟会、地方教会。一九二九年平阳桥墩,王禹亭、张悟生等人在矴步头建立聚会处。地方教会自称无上下组织隶属,以地名为名,无论大小均一律平等,故称之为:兄弟会。在教会里,不设牧师、教师等聖职人员,只有信徒、同工、长老称谓,他们只负责聚会时的整领兼办理一些事务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