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收藏要敢为天下先

1楼
震荡上行 发表于:2008/6/6 11:08:00

  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收藏以来,许多人对他的收藏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觉得这样一位既不是世家出身,又没有文物收藏科班证书的人,在收藏领域取得令人炫目的成就,很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当我们了解了马先生的收藏经历之后,不能不为他敢为天下先的睿识而叹服。

  马未都初入收藏之门的时候,还是“文革”后期,那时候的文物古玩还蒙着“四旧”的色彩,三元五元的官窑瓷器,十元八元的红木家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遍地都是“捡不完的宝”。然而那时候的人们热衷的是用古董换电视机,明式椅子还没有一把电镀折叠椅的价钱高。最典型的故事是,当他花100元买了一个瓷器,兴冲冲地向编辑部的同事显摆时,大家都以诧异的眼光看着他。在这样的时候,马未都凭借他对文物的喜爱,凭借对收藏鉴定的钻研和领悟,成为收藏界的“黑马”。观复博物馆中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收藏品,80%以上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价位相当低廉时购进的。

  如果说马未都收藏的成功之道在于把握了文物长期处于低谷、前后人都没赶上的机会,那么,北京市首届藏书状元、被誉为“红色收藏家”的秦杰,同样是因为“敢为天下先”而取得了非凡成就。秦杰16岁便正式入行开始收集和研究古代的字帖和书籍。1987年以后旧书价格飞涨,作为工薪阶层的秦杰渐渐无力购买越来越贵的古籍,他决定避热趋冷,走向红色收藏之路。那时的近代革命文献时间跨度较短,供应充足,价格也低,当时还没有引起收藏界的足够重视。“延安的出版物两元钱一册,晋察冀的每册一元钱,非解放区的刊物每册五毛钱,成捆成堆地买来,摆放在床上分门别类,精挑细拣。”经过7年的收藏,秦杰终于在北京市首届藏书状元的评选中崭露头角。那时,上海、南京、天津评选出来的“藏书状元”中,藏书都在2万册以上。而和秦杰一同参选的人中,有专家、学者,其中不乏藏书两三万册的名家。秦杰展示给评委的,是他收藏的40本革命先烈的早期著作,其中包括失散多年的李大钊学术著作《史学要论》、闻一多《七子之歌》首刊原件、毛泽东晚年追寻多年未果的《政治周报》、周恩来早年亲自编辑的刊物等,“避热趋冷”的收藏策略,使他一举夺冠。

  “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敢为天下先的人,才能敏锐地捕捉时机。民间收藏家许善斌另辟蹊径,从事证照收藏,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大玩家。许善斌1994年刚进潘家园的时候,因为囊中羞涩,玩不起字画瓷器,选择了奇石收藏。后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票证和证照,他就成了证照的“狂热追求者”。许善斌看到,证照市场上,有钱的嫌它价值低,有才的嫌它知识含量低,许善斌瞄准这一时机,很快成为了这块市场上的“老大”,并利用他的400多张珍藏,出版了展示“文革”岁月细节的《证照中国:1949-1966》。

  张春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