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谈谈实寄封的研究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12/8 5:06:00

十年集邮 2023-12-07 16:10
十年集邮十年集邮,专业解读集藏知识,专注分享集藏文化,是您收藏路上的点灯人……
5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近年来,集邮者越来越重视收集“自然”的实寄封,这是集邮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因为一些“自然”的实寄封是组集的最佳素材,特别是符合参加竞赛级的集邮展览的要求。但是,集邮者在集邮研究中,应该有选择地收集哪些实寄封呢?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当时的邮资标准。其次,注重收集某一邮政时期的实寄封;如普通旧信封印有毛主席像、语录、歌曲及名人手写封等文字,这是邮政史实的反映,也是实寄封自然的表现。第三,注重收集各种特殊的实寄封,对于研究邮票、邮戳、签条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1收集各种邮票实寄封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邮票发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邮政业务的需要。有人说邮票与邮政是“鱼水关系”,其实更恰当的比喻也许是“白藕、绿叶、红莲花”的关系,三样原来是一家;邮政是根本的主干,邮票是其上绿叶繁茂,红花绿果油然而生。先有邮政后有邮票,继而有了实寄封。
  (1)首日实寄封;在发行某一枚(或某一套)新邮票的第一天,把新邮票贴在信封上(普通的或特制的),并用发行新邮票当天的日戳或纪念戳盖销,但纪念邮戳一定要盖在邮票上,经邮局实际传递的信封为首日实寄封。
  (2)首航纪念实寄封;是收集难度较大的集邮品种之一。因为新开辟的航线,首次航班仅一次,错过机会,就无法弥补。这里,介绍以下2种:
  (3)首(尾)日实寄封;在某一时期调整邮政通信资费,通信的第一天或最后一日,信封贴足邮资,加盖邮政日戳称首(尾)日封。
  由此引伸而在某一事件的最后一日,贴用任何现行邮票,加盖邮政日戳,亦称“尾日封”。如在信封上加印广告,影响邮局加盖处理戳记的清晰度,自1987年7月1日起,中国各邮局一律不再收寄或传递信封上印有广告的信件。
  (4)纪念实寄封;为纪念任何可资纪念的事件,由邮政部门或其他单位印刷或绘制,贴有任何现行邮票,加盖相关邮政日戳,是可遇不可求的集邮品种之一。
  (5)变体票实寄封;在邮票印制过程中,严重漏色、错色、漏打齿孔等,这种变体票较少出现。“文革期间”漏色票中,“文18”第一图因漏色出现少量“无刺刀”邮票,因而,“无刺刀票”实寄封较为少见。
  (6)高值票实寄封:高值邮票比低值邮票种类稀少,印量偏小,仅用于包裹单或国际航空邮件等特殊封,故其实寄封的收集难度较大。
  (7)名人手写实寄封:有些名人通信用的实寄封片上,邮票、邮戳、信封和收寄件人等通信内容集于一身,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保存价值,用来组编相关内容的集邮展品至关重要。
2收集相关邮戳研究邮史以实寄封上的邮戳为主要对象;如我国近代邮政的开办日,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等?又如孙君毅先生的《清代邮戳志》等!可以说“今日邮戳即是明日之邮史”。
  反映在实寄封上的邮戳,一般有销票日戳、风景日戳、投递日戳、经转日戳,及其它相关邮戳,仔细观察这些戳面上的文字、代号和数字等,是研究邮政史和相关通信史料的可靠证物。
  (一)邮政日戳:通过对实寄封上面邮戳的研究,能够管窥邮政生产的全过程,也就是对邮件的收寄、内部处理等,在实寄封上一般都有所反映。
  (1)收寄日戳;即“销票戳”。我国邮章规定销票日戳要盖得清晰,如果不清,应当在封面空白处另盖一个。在销票日戳上,我们可以看到“开(分)筒”。“开箱”、“营业”、“售邮”、“平信”、“挂号”等字样,这是说明实寄封上的收寄方式及种类。有的实寄封上面的日戳还盖有“封发”、“分拣”,这样的销票日戳,是在集中盖销时产生的。
  (2)风景日戳;。邮电部颁布的《邮电日戳使用管理规定》中指出,风景日戳“应加盖在邮电部门发行的风景日戳卡、风景日戳册等集邮品上”。不准加盖在未贴邮票的空白纸上。由此可知,风景日戳未盖在邮票上的封是不能入集参展的。
  (3)国际邮政日戳;邮政日戳的一种,专用于盖销国际邮件。
  (4)投递日戳;即俗称“落地戳”,还有经转日戳。邮件的投递日戳一般都在中心局集中加盖,挂号邮件、进(出)的平挂信函都必须加盖当班投递日戳,并保证加盖日戳的清晰而无遗漏。
  (5)难得的瞬间邮戳:集邮爱好者想得到一个盖有开始时间的邮戳,要多看新邮预报,报刊消息,同时也希望各地邮政部门为集邮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等。
  (6)邮戳不予盖销邮票;为不污损文12邮票上的毛泽东形象,保持票面完美,邮电部于1968年7月底发出紧急电报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戳”。结果给部分人钻了空子。一枚《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双方往返使用多次,全国各地邮局反映很大。为此,邮电局对“破例不予盖销”这一现象于1968年11月即得到迅速纠正。邮戳不予盖销邮票,而盖在邮件正面空白处,这在我国邮政史上是第一次。
  (7)邮政函件汇费执据单;是研究新中国邮政用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收藏的解放初期挂号函件汇费执据介绍如下;
  解放初期,为解决邮政业务急需,在中国人民邮政执据尚未印就前,经邮政总局同意,沿用中华邮政执据(此单据沿用时间不长)。当时,邮局收寄挂号函件汇费使用的是三联式,第一联为挂号函件执据交给汇款人。(如有查询可将此据交验)第二联汇票自行封入挂号信内(但要交汇兑窗口寄递,并将此单缴验办理)。第三联存根专备查询之用。(此单批准受款人姓名、住址、汇费款数,注有汇号,由发票员签名盖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00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