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北京诚轩2023年秋拍-古钱 金银锭精品成交回顾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12/10 1:10:00
原创 正德收藏 正德收藏 2023-12-10 00:16 发表于广东收录于合集#拍卖资讯14个#钱币行情12个#钱币拍卖8个北京诚轩2023年秋拍-古钱、金银锭、纸钞专场,本场共575件拍品,亮点包括北宋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清代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清代湖北官钱局五十两、一版币壹万圆牧马、二版币大黑拾等。成交率87%,成交金额1498万元。其中古钱23项,金银锭162项,现就精品古钱、金银锭成交情况回顾如下:

乾隆时期元记十两金锭 GBCA MS 63清乾隆时期“元记”十两金锭一枚,重量:369克;金锭中部砸完整的“元记”葫芦形印,上下各打“宝”字戳,背面左右对称各打一枚“鼎元”铺印,1984年由荷兰Geldemalsen号沉船打捞出水;金锭呈长条型,两端微翘,色泽纯正,缝隙间尚有少量泥土附着,沉睡海底二百三十二年,仍保存完好,弥足珍贵,附1986年佳士得公司拍卖会特制木盒,GBCA MS63纪录:1986年4月28日至5月2日,佳士得公司The Nanking Cargo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And Gold“南京货物”专场拍卖会拍卖品成交价格: RMB 701500北宋淳化元宝佛像金钱 华夏 古 XF85北宋“淳化元宝”背双佛像金质供养钱一枚,直径:24.3毫米,重量:11.5克,成色90%以上,淳化年间太宗赵炅为供奉五台山寺庙而专门铸造,币面行书“淳化元宝”四字,为太宗御笔亲书,是目前所见唯一铸有佛造像的北宋皇家金质供养钱,大部分入藏各级公立博物馆,民间所见甚少,经评级入盒者尤罕,极其珍贵,华夏评级 极美85成交价格: RMB 483000“民国年造 甘肃省 管保来回 天保炉 匠人王佐 五十两零 十足色”方宝/GBCA MS60民国时期甘肃“民国年造 甘肃省 管保来回 天保炉 匠人王佐 五十两零 十足色”方宝一枚,重量:1866.6克,锭面另打花码数字“”(六十七□);甘肃方宝形制近似于江西方宝,但宝面略为宽大,铸行时间已近中国银两流通尾声,因此数量极少,迄今仅发现十余枚,真品一物难求;拍品铸造精整,通体无伤,七枚戳记均清晰满打,铭文全字口,周身包裹均匀的浅咖色包浆,温润原光跃出表面,品相出众,GBCA MS60
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宣布白银国有,禁止白银作为货币再行使用,杜绝白银外流。然而,甘肃省经济落后,清代以来,滥发不能兑换之纸币无数,民众苦不堪言,甘肃民间也因此习惯贮藏金银,藏区甚至只接受金银交易。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尽管大力推行法币券,但银两在甘肃仍可继续流通。此种五十两方宝,即为当时兰州地区以通用足纹银铸造,银铺将“管保来回”戳记直接打于锭面,意为确保信用,担保成色。—参阅戴建兵著《中国近代银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页326-328。成交价格: RMB 460000湖北“光绪二十九年 九月 湖北盐饷 官钱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2清代湖北“光绪二十九年 九月 湖北盐饷 官钱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781.6克;盐税系湖北税政重要税项,因此,盐税折银是湖北税锭集藏不可或缺之重要品种,夙为藏家竭力追捧;此枚由官钱局销铸的五十两盐饷,银质洁白,铸造规整,戳记整饬端庄,宝面充盈白润原光,存世较少且品相出众,极为珍贵,GBCA MS62
盐饷,顾名思义是以盐税充作军饷。晚清国库极度空虚,各地方督抚只能借助厘金制度自行筹饷,提供军需,湖北、湖南二省军饷,就有六成以上来自厘金。咸丰四年(1854),清廷还曾下令拨盐引抵充江北、江南大营军饷。同治年间曾国藩整顿盐务,奏折中也曾提及以盐厘接济军饷。光绪二十二年(1896)湖北官钱局成立之前,该省各县上解包括盐饷在内的税银,均委托“公济益”“恒记”等几家大银号销铸,官钱局成立后,改由其铸造成形制统一的五十两大宝。成交价格: RMB 402500清代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 华夏 XF82清代“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一枚,直径:47.1毫米,工部宝源局以精黄铜铸造,工艺精美,钱文端庄大气,雕刻深峻,笔划峻拔分明,地章平整,穿口精雕,包浆温润熟美,尽显宫钱风范,收藏级佳品,华夏评级 完美92
宫钱始于汉代,兴盛于宋辽金,清代发展至鼎盛,是为皇家特定用途而制作的钱币,由官方铸钱局铸造,其用途包括祭祀、庆典、赏赐、祝寿、玩赏、压胜、供养等等。
清代宫钱制式多样,品种丰富,包含了内廷制钱、祭天、装饰、赏赐、上梁、坠帐、包袱钱等诸多用途。钱文内容多为吉语类,如“长命富贵”“万寿无疆”“吉祥如意”“富寿康宁”等。其中,以正面铸年号,背铸“天下太平”的四字吉语钱最为典型,尺寸较大,黄铜精铸,乾隆至宣统朝均有铸造,多用于宫中三大节(元旦、万寿、冬至)等重大庆典的装饰。清代宫钱制作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材考究,铸造规范,书体严谨,图文精美。书体一般选用法度严谨、体现皇家尊贵与威严的楷、隶、篆三书。材质则不拘一格,纯金、纯银、鎏金、精铜皆有,甚至还有珐琅彩和玉质钱。单就精铜宫钱而言,所用铜料就需经至少六次熔炼后方可开铸,因此制成的钱币铜色金黄,拂之细润,代表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卓越审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收藏价值。成交价格: RMB 391000明代“银作局 花银伍拾两”银锭/GBCA MS63明代“银作局 花银伍拾两”银锭一枚,重量:1859.7克,明代宫廷内府银作局销铸皇室用银,造型弧首束腰,耳翅略高,宝面开阔平坦,铭文镌刻深峻如斩,内容简明扼要,系明中后期银作局铸锭之典型器;拍品通体完整无损,保存状态难能可贵,虽原始皮壳颇为厚重,仍有大片银光跃出宝面,可见成色卓越;此类五十两大锭迄今发现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入藏各级公立博物馆,民间流传者少之又少,具有宝贵的明代金融史实物史料价值及历史货币文物价值,GBCA MS63
银作局是明代内府最重要的金银器制作机构。《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秋七月庚戌......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银器用。”由于明代皇权集中,内府宦官机构十分庞大,囊括内宫一切事务及部分非宦官机构、外朝官员所辖诸多事务。皇室所需各种手工业品,亦基本由内府打造,久之形成颇具规模的内廷手工业生产作坊。掌管内府手工业者,主要有四司八局十二监,共二十四个衙门,银作局即其中之一。《明史·职官三》记载:“银作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打造金银器饰。洪武三十年置,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
银作局位于紫禁城旁西华门大街,除制作金银钱、金银铎针、金银豆叶等器饰外,还因祖宗旧制,兼造金银锭,主要供内廷自用或钦赏。银作局工匠人数一般在二百至三百之间,不仅职业专一,且分工细致。由《大明会典》可知,嘉靖年间银作局就有工种十三项,包括花匠、大器匠、镶嵌匠、抹金匠、金箔匠、磨光匠、镀金匠、银匠、拔丝匠、累丝匠、钉带匠、画匠、裱褙匠。
银作局所铸金银锭形制规范,成色一等,铭文均为刻字,早期年份、用项、匠名等一应俱全,文字冗长,后期则将内容简化,仅錾刻“银作局 花银XX两”,实物留存至今均不多见。成交价格: RMB 287500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00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