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界的辉煌似乎正在迅速消退,从曾经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夕阳西下,这一变化令人痛心。
为何1982年之前的JT票如此受到追捧?原因无外乎发行量少、价格高昂以及消耗量大的诸多因素。套票的最低发行量曾达到100万,而实际发行量往往低于这一数字,造成了稀缺性的局面,也为中国邮票的辉煌岁月奠定了基础。如今的集邮市场却陷入困境,新邮打折不断,曾经的收藏热情已大不如前。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现有收藏者的心情,也使得新兴收藏者难以入局,市场亟待变革来拯救这一曾经的“第一大门类”。
集邮市场的现状:从辉煌到低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邮票收藏在整个收藏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年,随着邮票发行量的急剧增加,市场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6年的680万发行量到如今的500多万,市场上的新邮价格也逐渐滑坡,打折现象愈演愈烈。2006年,套票的价格可以炒到百元以上,但如今即使价格下降也难以出售,这种反差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邮票发行量的巨大与收藏者数量的减少。1997年,集邮者数量达到历史巅峰的1700万,市场需求与供应不成正比。然而随着收藏热潮的消退,许多集邮者纷纷退出市场,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2006年,即便收藏者还剩500万,市场上的发行量达700万。如今,集邮者数量锐减至70万,500多万的发行量显然已经显得过剩,市场也因此遭遇寒冬。
变革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拯救集邮市场
面对当前的市场困境,邮政部门亟需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首先,预定制度的调整是当务之急。
现行的预定政策明显偏向老预订户,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稳定旧有的收藏者,但却无法吸引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