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马未都:
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
收藏家文物鉴定家
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机床工人开始收藏之路一无家学二无师传,马未都怎么走上收藏之路?
北京的潘家园,是北京旧货买卖的集散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时常看到马未都的身影。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在做收藏之前,他只是一位回城没几年的机床工人。最初,非常质朴的动机,培养了他在文物方面的兴趣。不经意间,马未都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
记者:一开始的时候,你怎么对文物收藏感兴趣了?
马未都:我从小就对旧东西感兴趣,对新东西不感兴趣。我记得小时候,学校带着去看博物馆,老师总说跟上跟上,但我永远落在最后,我要看明白,弄清历史的成因是特别重要的。
记者:你到底对哪一点感兴趣?
马未都:我最早感兴趣的是瓷器,我觉得生活中看不到这么漂亮的东西,它们为什么都在橱窗里?
记者:为什么我用的都是粗瓷碗?
马未都:对,为什么历史上的东西,都比我们现在的漂亮。后来也是偶然的因素,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会儿,我那时候刚到工厂,刚改革开放,从地摊上买过几块钱的东西,当时就花几块钱,也挺高兴的,拿回来就琢磨它是什么?
记者:真的假的?
马未都:那时候也没真假概念,第一个概念是好看不好看,以最原始的审美态度,没受过任何陶瓷美学的教育,你就凭直觉觉得这东西好看,就买回来拿着玩儿。
记者:什么时候,这个兴趣渐渐归入正轨了?
马未都:大概是1982、1983年那会儿。我第一次看见人家给我拿一个青花罐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一句话,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人家说这个青花,可以分出历史朝代,我当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什么人跟你说的?
马未都:一个文物局的老头,说青花可以分出年代来。我认为青花就是一个白瓷上画着蓝色的花,这怎么能看出700年来的变化?每个朝代都能分出来?那个老头就说,你只要认真地看,就能看出来。然后我就专门去买了一个100瓦的电灯泡,特亮,搁在床头的台灯上,天天抱着看。
记者:晃着100瓦的大灯泡看?
马未都:你不能想像,看一个东西在那趴几个钟头,翻来覆去地看,抱在被窝里。让正常的人看,是有点不正常的。看到睡着了,然后半夜突然就醒了。
记者:梦里面,忽然有什么东西提示了你?
马未都:对,过去佛教上有一句话,叫积思顿示,就是你想得久了,突然有一天你就明白了,这个东西道理一样,就是你看得久了,突然有一天就彻底明白这个事了,东西都是有规律的。
赚稿费用来买古董在马未都对收藏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他的另一方面的才华开始展露出来。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他的小说上了《中国青年报》,此后,马未都从工厂车间跳到《青年文学》编辑部当编辑。后来,他又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受好评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之后,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虽然在文学道路上受到了瞩目,但马未都那个时候关注最多的还是收藏,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挺幸运的人,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对收藏有利的时代。
马未都:我赶上了一个前后人都没赶上的机会,我刚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文革刚结束,改革刚开始,文物长时间的低谷期,让我从头抄到尾。今天的文物,尤其重要的文物非常昂贵,你再有钱,也是望而却步。我原始积累的那10年,1980年到1990年,没有这么多人竞争。
记者:你靠什么去支付这些文物需要的钱?
马未都:最主要来源首先是工资,其次是稿费。上世纪80年代写了很多东西,那时候稿费虽然跟今天比是低的,但跟文物比是高的。我第一篇小说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给了60块钱稿费,我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当时月工资是多少?
马未都:也就几十块钱,我忘了,30多块吧,可能就这些钱,但当时一个乾隆官窑碗才5块钱。
记者:现在多少钱?
马未都:怎么也得几十万块钱吧。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人到我们家,拿着乾隆的青花大碗,然后他说要8块钱,我说太贵了,然后我说就5块钱。他不卖给我,他说怎么也得6块。我说我就不要了。不要了,那人就走了。后来过了一会儿,又回到我们家敲门,说那我就卖给你吧,5块钱。这个低谷期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大概到了1987年的时候,北京琉璃厂开了一个内部商店,这个商店只对中国人开放,叫弘光阁,那时候的官窑,比如雍正,乾隆时期的碗盘一类,都是400块钱一个。当天开张那一天还打9折,300多块钱一个。
记者:你还支付得起?
马未都:对啊,我记得我那时候写一篇报告文学,转载几十遍,每次都有几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