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收藏旧票证往事未如烟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6/30 10:4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对曾经生活于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早期的人们来说,生活中的票证可以说是“第二货币”。中国票证闻名世界,改革开放以后,严格的票证制度日渐松动,自1993年粮票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后,各种票证日益受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家的关注。
    “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特殊文物,它是一个断层,之前不曾存在,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中山票据收藏家唐先生说。每当他翻开一本本的集票本,饥饿年代的坎坷往事又一次跃然纸上,酸甜苦辣百般滋味,让亲历者的他感慨万千。

一张票证一段回忆
    出生于1948年的唐先生戏称自己属“解放牌”的那一代人,亲身体验着新中国从贫穷昨天、走向繁荣今天的变化。
    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票证伴随着他们走过20世纪的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计划经济的时代,各个地方和部门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有相关的票据,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更有“世界之最”之称。有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的约有2441个地方,品种约有30万。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人称为“神州第一票”的它依然在全国多个地方继续使用,直到1993才正式停用。在粮票中,军票与国家票都具有崇高的地位,因为它们可在全国范围内通行,而地方性粮票只限于当地范围内使用。
    唐先生所收藏的票证多是六七十年代期间饿着肚子攒下来的。那阵子,因为经常去外省出公差,他在中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对每一位远行的人们来说,粮票就是他们的通行证。凭借出差证明,唐先生取得了一些国家粮票,也兑换到西安、内蒙、江西、山东、黑龙江、郑州等多个城市的粮票。待粮票将近消逝前,他又通过朋友收集到一些军用粮票。后来,他又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供销员处购得了一大部分的藏品,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老人有一个心愿:希望有后辈能把他这一份来之不易的藏品好好保存下去。
    “老人说,每一张票证都承载着千斤的历史。”如今,走过千山万水,阅历人生百味的唐先生也对历史的存留产生了恋恋不舍的感情,他说,许多动人的故事也许会因时代的久远而日渐被人遗忘,但许多触动心灵的回忆将终因其承载物的保存而被再度勾起。

没有粮票寸步难行
    回想起那个饥饿的年代,城镇成人居民每个月最多只有29斤的粮食,体力劳动者最多也就是36、38斤。唐先生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每月仅仅配有24斤的学生口粮。早餐二两、正餐三两,一天基本消灭八两,碰上哪个月份有31日,他不得不从30天中“挤”出一天来填饱肚子。由于食物紧张,每个月分发给人们的粮票一般都消化得所剩无几,以致能保存至今的粮票得以成为现代收藏的新宠。
    从某种意义上看,粮票甚至比货币更值钱。有钱的不一定有票。没有粮票,就吃不上饭。唐先生清楚记得,小时候随父亲去贵州支持大西南的途中在衡阳转车时,不能使用广东的粮票,饥肠辘辘的他们想去面档买碗面吃,几次不成。幸好最终得以在当地农贸市场买到一些番薯,一家人在旅店里自己煮熟吃。
    离开了粮票,任何人都是寸步难行。因为饥饿,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唐先生当年听说,有人因抢夺十几斤的粮票而坐牢。某地的一位知名画家的儿子擅长妙笔生花,虽有钱但没有粮票,他便向朋友借了一张粮票,依葫芦画瓢地仿造了一张“手绘版”,竟成功地把餐厅服务员给蒙混过去,让他饱吃了一顿。但最后,假粮票还是被人发现了。结果,画家之子锒铛入狱。因为画了这五斤的“粮票”,他被判处五年的徒刑。

票证里的人生酸甜苦辣
    有的收藏者看重票证的品相,有的收藏者在意系列与套数,但唐先生说:“我更看中每一张票据的内涵,越是破旧,反而越显示它的经历丰富。”作为中国票证时代的亲身经历者,在他所收藏的票证中也蕴含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四清运动”期间,唐先生是小榄中学的一名初中生,老师正被人批斗,课堂的黑板上天天写着“自习”。没课上了,十几岁的孩子只好开始工作,不久他便在劳动局觅得一职,每月工资30元,“进去后才发现我们还算是‘高材生’。”
    他永远地记住了这一天:1966年8月20日,他踏入社会的第一天,在中山县食出保养场食堂里吃了第一顿饭。饿着肚子,他把自己的饭票省下来,作为永远的纪念。
    票证中,地位紧跟粮票后面的是布票。当时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每年每人尽分得大概一丈三尺六的布票,仅够缝制一件“文装”和一件“春秋装”(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服饰、以灰色斜纹布缝制)。每天回家,他便将衣服小心翼翼地换下,将它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床头。1973年,靠着六七个朋友的布票周济,唐先生才得以为婚礼凑足服装与床品。
    挑食的现代人或许很难想象,一张鱼、肉票对当年肚子里少有油水的唐先生他们来说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那时候的人们买肉偏爱大肥肉,把油炸出来,蘸点虾膏、面豉酱、豆瓣酱等可以吃上一个星期。因为刚出生的大儿子没奶吃,唐先生便拿一个月的肉票与邻居换得一罐鹰唛炼奶,为此,一家人煮了一个月的番薯芥菜。
    1976年,他揣着300张工业品侨汇票与390元的人民币现金,到孙文西路的华侨商店买回一台12英寸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自此,每天下午,家门口便成了露天小剧场,围聚了三四层的街坊观众与唐先生一家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台小匣子,通过它,他们看到了八套样板戏以外的其他文化节目。
    侨汇供应证—— —侨汇证是侨汇物资(商品)供应证的简称,各省、市按一定的比例发放给归侨、侨眷的供应工业品主副食品等当年国内紧缺生活用品的凭证。
    中山市是华侨之乡,根据华侨给家乡侨眷、归侨的侨汇款项的多少,侨汇供应证的面额通常有伍元、拾元、贰拾元、叁拾元、伍拾元和壹百元等。因使用对象特殊,人数有限,此票发行量很小,加之处于物资匮乏时期,现因存世量少而成为珍贵的票证收藏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