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短到长,壶嘴变化大
现代使用的壶,壶嘴的样子似乎差别不大,当然也有一些壶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而加入特别的装饰元素。
可是,看了李文的壶,记者才发现壶嘴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的变化过程。
“最早的壶是没有壶嘴的,实际相当于一个罐子,后来在罐的上部开一个小孔,能倒水就行。”李文介绍说,壶嘴的长度、造型是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改进,才变成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唐朝末年,当时社会新兴一种叫做“点茶法”的饮茶方法,先将茶末放在茶盏内,用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将茶末调成膏状,再继续注入适量沸水从而变成可以饮用的茶。这种饮茶方式特别强调水流顺畅,水量适度,落水准确。壶嘴便由晋时的鸡首状变成了管状或多棱状,还有个形象的名字——“流”。
到了五代,汤瓶的器型变化较多,“流”变得更长一些。为了易于控制水量和准确度,防止余水滴漏,人们在设计上进行了改进,把“流”修饰成尖角形。
到了元代,“流”的设计变化较大,由唐宋时期设于肩部,改为置于腹部,“流”长而曲,把、流基本与瓶口平齐,流贴附于腹下部。为便于倒水,嘴向外倾斜,由于过长易损坏,人们在流与颈之间连以S形饰物。
到了明朝,茶壶基本保持元代形制,只是流的曲线部位增加成S形,流与把手的下端设在腹的中部,结构合理,更易于倾倒茶水,并且能减少茶壶的倾斜度。流与壶口平齐,使检查水可以保持与壶体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形制秀丽丰满。
清代饮茶之习与明代相同,茶具无显著变化,体形较前代缩小,流短直,设于腹部。
“朝着更方便、更实用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壶嘴变化的轨迹。”李文这样形容。
“两件套”、有嘴无孔,壶的形制趣味多
壶的身上,除了有古人生活经验的累积,还体现了不少生活情趣。在李文的藏品中,记者就看到几把壶的设计,不仅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还凝聚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李文收藏的近百把壶,年代最早到汉朝,材质是青铜的。历朝历代中除了没有元代的壶外,其他朝代的壶他都有收藏。各种各样的壶,有铜制的、陶瓷的、锡制的、铁制的、紫砂的等等。
李文有一把东晋的青釉鸡首壶,盘口、高颈、圆腹、平底。肩部刻双弦纹,一端设高昂的鸡首,引颈高冠。
非常奇特的是,鸡首嘴尖无孔,仅做装饰。与此相比,李文另外一把南北朝的鸡首壶,则是“嘴尖有孔”的。对于这把有嘴无孔的鸡首壶,曾有藏友提出是陪葬品,制作的时候比较注重象征意义,而忽略实际使用功效。也有的藏友认为,可能是当时的匠人故意所为。
逛市场、看文献,收藏丰富退休生活
说起收藏了这么一大屋子的壶,李文觉得是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退休以后,注意力一下从工作岗位上移开,搞收藏使得自己得到新的精神寄托。”
李文有不少藏友,年纪都比他小,可是他常常虚心向这些晚辈藏友请教,或是邀请他们到家里看自己的东西,一起切磋。
李文说,搞收藏除了要看文献、资料以外,吸收他人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别的藏友只要有水平,他都非常乐意听取建议。
谈到老年人玩收藏,李文有不少心得。
他认为,老年人玩收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行,不要因为收藏而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遇到价钱比较贵、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藏品,就不必买。
如果只是有点怀疑、价格比较低的,那是可以买回来的,如果真的是“捡漏”成功固然好,即便是假货,也可以研究一下别人是如何造假,积累辨别假货的经验。
李文说,他就经常故意买些便宜的假货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