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一张的纪念钞,门槛低意义大,这显然是一种极佳的与民同乐的工具,然而,13亿人的国度才发行600万张,一些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居然只有2000多张的额度,还有一些非省会二线城市,人口其实也不少,却只有300~500张的近乎摆设的发行量。
从发行结果看,尽管没出什么乱子
,可是也谈不上成功。我没做过具体调查,但凭一些网络、交易市场的表现来看,这600万张纪念钞里有多少比例进了那些真正爱奥运的老百姓手里?有多少进了那些雇人排队甚至内外勾结的二道贩子手里?答案似乎不容乐观。
此外,我还搞不懂的是,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将发行共400万张纪念钞,其中香港近300万,澳门也有100万出头,要知道,香港目前人口差不多在700万,澳门更是只有50万左右,换句话说,香港基本一个家庭就能买到一张,而澳门可以一人买两张。不知道当初这个发行数字当初是如何确定的?
我觉得,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发行机构错估了市场热情,而在于某些人根本不会从普通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想问题。
笔者的不少同事都提了自己的设想,比如说从发行之初就公开宣布首批发行2000万张并根据需要无限量增发无限量兑换,你对奥运的热情够高,想一人收藏一万张也可以,而且既然是1比1兑换,也无需考虑新增流动性的问题,事实上因为收藏的缘故反而会冻结掉大量流动性。再比如说,可以设计发行一整套高中低端的纪念钞,从5元纸币发到100元,面额越低发行量越大,这样可以兼顾大众的需求和少数高级收藏者的需求。还有,即使要维持小量精品发行的目的,也可以效仿股票申购那样摇号,用身份证号码抽签,就跟奥运会门票的销售方式一样……
不一一多举例子了,但总之是有大量好办法可以又好又快地发行,也可以让社会更和谐,奈何发行奥运纪念钞的决策者们从未想过广开言路听听群众呼声,一味闭门造车又不肯认错,甚至当社会上广泛传言央行要增发纪念钞时,还有官员说“我们没听说过”,一副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的官腔。
好在,纪念钞毕竟是娱乐性的小事,无伤大雅,但愿这些大员们在设计其他政策时不要也用同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