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他收藏贝壳价值十多亿

1楼
震荡上行 发表于:2008/7/23 10:45:00

60年前,金县(现金州区)向应乡土门子村的一户农家里,迎来了一个男孩,以海为生的村子添丁了。男孩8岁那年特地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海军服,在照相馆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孩子瘦小、紧张,双手紧靠裤线,目视前方,谁也没想到,这张照片竟预示着他与大海会结下近一生的不解之缘。


  海之结缘

  开始当过“逃兵”

  张毅上学时一直是优秀的学生,中学时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1964年,初中毕业,本想考高中的张毅接到了一个通知,一所学校收保送生,那个年代,能保送上学是件很光荣的事,张毅被学校保送到了这所高校。入学后,张毅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水产技术学校。

  刚干了两个月,张毅回家了。谈起当年的趣事,已近花甲之年的张毅笑得合不上嘴。“刚到海上实习特别失望。”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刚满16岁的孩子,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可上海后,船上的生活极为枯燥,而且老船员大多粗犷豪放,脾气暴躁,让他很不适应。

  张毅的举动让家人都吃了一惊,在亲人的劝导下,张毅又回到了学校。幸好有了这次风波,激励起张毅的雄心,反而从此与海相伴。

  在他的名字中,有一个“毅”字,性格要强的张毅在此后的学习中,刻苦钻研,最终踏上了变幻莫测的大海。

  海之惊魂

  渔船垂直于海面

  “是不是男人,上了海就知道。”7月10日,在辽渔集团的办公室里,张毅经常能提到男人与海的关系。

  张毅记得1979年一次在台风中作业。当时年轻气盛的张毅没有听从总部的指挥,带着船只冲进了台风中心捕捞。

  庞大的渔船在台风下的大海里,就像浴缸中的小玩具,几层楼高的海浪拍在船体上,竟将船头压进海面下。迎着海浪,渔船几乎90度垂直于海面之上,掌舵人身体半悬空中,只能双手死死地抓着方向盘。但所有人都坚守岗位,最终战胜了台风,满载而回,可张毅却为这次行为受了处分。

  1984年,当36岁的张毅成为我国最大的渔业联合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后,为开辟远洋领域,1985年,他亲自带队开发北太平洋白令海。在这里,10级台风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经常出现,冰冷的海水,呼啸着涌上甲板,“不管多厚的衣服,两下就结一层冰,我们经常要拍碎身上的冰,接着敲掉甲板上的冰”。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气象预报、观测仪器的前提下,张毅硬是在这里开发了一片渔场,成为全国第一个北太平洋远洋渔场。

  随时要豁出性命的恐惧和危险考验着海上人的神经,而长期远离陆地、远离人群,那种寂寞难以言表。张毅告诉记者,在海上,人容易凝固,经常痴痴地坐在甲板上看着远方。

 

  海之痴迷,一生收藏2500种贝壳

  大连星海广场东侧,一个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古城堡建筑,曾收藏了张毅用毕生之力收集的2500种贝壳,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贝壳博物馆,那里承载着张毅对海的痴迷。“张毅喜欢贝壳。”一个大连人都知道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却始于简单的邂逅。

  还在当船员时,一次张毅在东海捕捞上来一只贝壳,形状非常特别,见惯了海上生物的张毅从没见到过这样特殊的品种,张毅爱不释手,把它带回大连,后来找人查询才知道,这个贝壳叫鹑螺,极为难得。

  “人总要有点爱好,这样生活才有滋味。”张毅这样解释他对收藏贝壳最开始的兴趣。

  鹑螺向张毅开启了海洋的另外一面,从那时起,张毅开始专注于收集各种各样的贝壳。在张毅的展示室里,这位60岁的老人像一个孩子似的,双眼发亮,给记者展示着他的“宝物”,有千年前已经结晶的贝壳菊石;有陆地上五颜六色的贝壳;有淡水贝壳。这些是张毅几十年往来全球各地收集的一小部分,而很多藏品早已绝迹于世了。

  对于张毅收藏的贝壳,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流入市场,其价值起码要值十几亿人民币。

  “这些贝壳都是无价之宝。”张毅说,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贝壳,他特别成立了贝壳研究所,专门为贝壳收集分类。在他办公室的角落里,堆放着几本尚未出版的贝壳研究的书,是这个研究所的成果,“这书只要一出版,肯定轰动世界”。

  海之愧意

  拖网“捕空”近海资源

  昨日,在江苏苏州太仓举行的中国第四届航海日活动中,张毅获得“航海终身贡献奖”。航海终身贡献奖评选活动是由交通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6部委在涉海单位组织推荐评选的,全国共有12人入选。

  “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张毅坦言,几十年的海上经验,他历经太多变迁,从近海资源枯竭,到开拓远洋渔业,他认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远不及对月球的认识,“海洋有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后一块可利用空间”。

  对于大海,张毅其实怀有一种愧意。当年他支持研制的大型疏目拖网,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大大提高了捕捞效果,但随着技术被广泛利用,不少沿海渔民纷纷采用了他的发明,导致近海资源进一步枯竭。

  在日后的发展中,张毅充分考虑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1994年,在他带队开发新西兰渔场,首次捕获近千吨世界珍稀的奥林克拉非鱼,在国际渔业领域引起轰动。但这种鱼的交配期极不稳定,鱼龄可高达120岁,虽然价值可观,为了保证种类繁衍,张毅却依然放弃了对奥林克拉非鱼的捕捞开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