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努力,终夺奥运金牌
■摄影/特约记者 姜晓文
场外的陈燮霞活泼开朗,面对记者镜头不时做出鬼脸■供图/新华社
两年奥运名额争夺战 关键时刻意外受伤
最后一刻赶上奥运末班车———
昨天上午,陈燮霞在北航举重馆举行的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女子举重在时隔4年之后收复在雅典奥运会唯一的失地的诺言。17年举重路,两年奥运名额争夺战,关键时刻意外受伤,陈燮霞的冠军路走得很艰苦。
入选
■三姝争艳
各有优势
由于开展女子举重运动较早,中国女举在国际举坛整体优势明显,过去两届奥运会8人出战取得7金1银赫赫战绩,无愧“梦之队”的美誉。在世锦赛等国际大赛中,中国女举也是所向披靡,国家队中几乎没有不是世界冠军的队员,48公斤级这样的重点级别尤其如此。
强手如林固然让中国女举调兵遣将拥有更大空间,但每个级别只能派1人出战的现实却让举重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幸福的烦恼”。中国女举48公斤级阵中,具备奥运夺金能力的共有王明娟、杨炼和陈燮霞3人,因此该级别的奥运人选长时间呈现三姝争艳的局面,到今年4月全锦赛之后演变为杨炼与陈燮霞两人争锋,直至举重队进驻奥运村前才定下陈燮霞参赛。
王明娟、杨炼均是少年成名,前者是2002、2003和2005年世锦赛冠军,后者在2006年世锦赛上称霸,并创下抓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1983年出生的陈燮霞在3人中年龄最大,但直到2007年才为人所知,先是在当年4月的亚锦赛上夺冠,并以120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下半年又在世锦赛上全取3金。这一连串的闪亮表现使她跻身奥运人选的竞争行列。
回顾3人近年世界大赛成绩,每人的总成绩都在210公斤以上,拿到昨天的北航赛场均可夺冠,3人竞争一张奥运入场券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3位姑娘一直坚持“和谐竞争”,互相促进。今年4月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后,陈燮霞说:“我们场下关系都很好,不管谁外出参赛,回来都会给对方带毛绒玩具之类的小礼物。”昨天夺冠之后,陈燮霞眼含热泪表示,夺得金牌要感谢两位队友。在湖南老家看比赛的王明娟也为队友的表现高兴:“她6次试举全部成功,比得非常完美,我要向她祝贺。”杨炼也曾表示,无论是谁夺冠,都是中国队获得金牌。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赛后一度泪流满面,在生日当天迎来首金的举重掌门人说,这块金牌是中国举重团结一心的结果。
竞争
■厚积薄发
大器晚成
“阿霞是大器晚成型的运动员。”陈燮霞在八一举重队的教练张菊华说。张教练1998年给自己的老师高凯文当指导不久即开始接触陈燮霞,2002年起担任陈燮霞的主管教练,说起爱徒的成长经历如数家珍。
“阿霞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磨炼,但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她终于走到了今天。”2002年陈燮霞参加广东省运动会,以抓举88.5公斤,挺举107.5公斤夺得48公斤级亚军,2003年城运会获季军。2004年全锦赛前12天,此前训练状态不错的陈燮霞突然阑尾炎复发,打了几天吊水后上场以90公斤获抓举亚军,总成绩仅列第五。2005年全运会,陈燮霞又拿了个第五。练了十几年举重的陈燮霞距离顶尖集团总是差那么一步。全运会的备战,陈燮霞练得非常苦,由于抓举相对较弱,每天这一项的训练时间达两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有一天甚至练哭了。“她不是不坚强,而是手都抓破了;对她这样的老运动员来说手是不容易破的。”张菊华回忆说。不过令张菊华比较欣慰的是,练举重那么多年,陈燮霞一直没有大的伤病,实力逐步提升。
2005年冬训,陈燮霞练得非常扎实,训练成绩达到抓举95公斤,挺举120公斤(现世界纪录)的水平,可惜来年的全锦赛她还是无法取得突破,只获得第三。陈燮霞曾坦言,当时曾经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难以割舍。张菊华说:“场下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得很轻松。那时候我们常谈心,鼓励她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那年7月阿霞进入国家队,也迎来了运动生涯的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