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潘家园里淘宝记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8/11 11:16:00

  本报记者 李萍报道

  好东西是淘出来的,如果信奉这个,不妨去北京的潘家园逛逛,练练眼,练练嘴皮子,也是一大乐趣,但是,最好赶早。

  周六清晨4点多钟,潘家园图书市场已经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许多书商在这里买书,不论作家和出版社,只数麻袋和称重量;不少小贩在这里进书,也是不问价格不看新旧,只管往三轮车上装。买书的个人,更是各式各样,有学者也有俗人,有收藏家也有读书人,有富者也有穷人。图书更是五花八门,有新品也有古董,有外国的也有古文的,有名家的也有无名氏的。而不到8点,许多书商便已经开始甩卖:“两块钱一本了啊!”

  这仅仅是周末潘家园图书市场的景观。潘家园,目前已经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

  市场上,有4000多个古色古香的铺陈着铜壶陶罐、木雕石刻、皮影年画的摊位;穿戴了民族服饰介绍苗家绣品、西藏唐卡、和田玉石的摊主;在各自的行当中早已赫赫有名的“葫芦徐”徐肇庆、“表医生”刘书利、“毛笔张”张洪远的绝活儿。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也有人称,除了军火、毒品、人口,只要你能想到的物品都能在潘家园找到。

  潘家园目前也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汇集。

  在潘家园逛地摊的国内游客,有不少文化界的耆宿,美术界的名家,电视台的名嘴,演艺界的大腕儿,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据说,六小龄童最爱买有猴子图案的印章,张信哲家中有些摆设就采购于此。赵钢、万梓良、崔永元等也都是这里的常客。

  对国外游客来说,“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希腊总理希米蒂斯、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都曾来这里游览购物。2000年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比尔·阿切尔一行逛过潘家园市场后讲道:“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我们真心地喜欢在这里购物。”

  都说潘家园是淘宝者的天堂。甚至现在,地摊前的一些逛客,还总想着花一块钱淘个红山玉龙、两块钱捡个唐三彩、三块钱买个张大千。

  但其实,这些来潘家园捡漏的,不少是专业的收藏爱好者,喜欢逛潘家园的很多人,更是收藏家、古玩商,自然收获会大些。即便如此,甚至不少名人大家,也曾有在潘家园被忽悠的经历。常有初入行者,兴致勃勃地以为捡到了极品,专家一鉴定,常是赝品。

  因为就现在而言,潘家园的主流商品是仿旧工艺品、新工艺品和民俗品。偶有古董,能捡到“漏儿”,只是客观的一种附带现象。靠的是眼力,不是运气。对普通的民众来说,不懂收藏行规,即使遇到真货,也可能因为略高一点的价位而错过,遇到了赝品,倒可能出了大价钱。

  对大多数并不是收藏者的民众而言,到潘家园其实并不是去淘换古董文物。在他们眼里,潘家园就如国外的跳蚤市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潘家园淘换着宝贝。常是趁着周末,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搜索着自己心仪的书刊、玩具、饰品、摆件。碰到了自己稀罕的小玩意,也会估摸着出个价。

  其实,即便是不淘宝,仅仅去潘家园逛逛,就已经不虚此行了。“皮影、花窗、古玩、服饰……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物质缩影。很多人来潘家园即使不买东西也能逛上半天,因为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记忆,或满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想象。”潘家园旧货市场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丽梅说。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